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瓔珞金鎖吉讖

鎖定
“瓔珞金鎖吉讖”是清代曹雪芹創作的讖語。
作品名稱
瓔珞金鎖吉讖(chèn)
作    者
曹雪芹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處
《紅樓夢》
文學體裁
讖語

瓔珞金鎖吉讖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瓔珞金鎖吉讖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作品體裁:讖語

瓔珞金鎖吉讖作品原文

不離不棄,
芳齡永繼。
(出自《紅樓夢》第八回。前一句為瓔珞金鎖正面所題文字,後一句為瓔珞金鎖反面所題文字。) [1] 

瓔珞金鎖吉讖作品賞析

通靈寶玉吉讖(第八回)
通靈寶玉
(正面)
莫失莫忘
仙壽恆昌
(反面)
一除邪崇
二療冤疾 三知禍福
[説明]
通靈寶玉本是補天之餘的頑石,因嚮往人世繁華,經仙僧“大展幻術”,“變成一塊鮮明瑩潔的美玉”,又鐫上了一些字,由下凡的神瑛侍者夾帶着它投了胎,成了賈寶玉落草時銜着來、以後一直掛在脖子上的美玉。關於通靈玉,前此曾多次寫到,但都未詳述,現在因寶釵要“細細的賞鑑”,才對它作了詳盡的正面介紹。吉讖,希望將來能應驗的吉祥語。
[鑑賞]
通靈玉即石頭,是曹雪芹虛擬的小説的作者,小説也就被虛構成是石頭入紅塵所經歷見聞的故事。石頭是隨伴着賈寶玉的,所以實質上也等於是賈寶玉所經歷的故事。
那麼,為何不乾脆直接虛構成作者是賈寶玉,而要轉個彎假託是他身上掛的石頭呢?這兩者有什麼不同嗎?有的。至少有一點不同是很明顯的:如果明白宣稱小説是賈寶玉講的自己經歷見聞的故事,那麼凡寶玉不知道或不可能知道的事就不能寫了,如同以第一人稱寫的小説、日記體小説那樣,這限制是很大的,創作上是很不自由的。石頭就不同了,它既是神奇的、“通靈”的,當然就什麼事都能知道,包括它不在場的、暗中發生的、甚至只在心裏想的。這樣,就可以很自由地表達,與通常第三人稱寫的小説毫無區別了。此外,不讓賈寶玉充當作者恐怕還有個重要原因,即曹雪芹不願別人(哪怕是知內情的人)將自己混同於他創造的人物賈寶玉。
但石頭與寶玉又形同一體,被視作“命根子”,則仙僧所鐫之字也必然是切合寶玉的。“莫失莫忘”是告誡語,也就是説若能如此就會吉祥。那麼,實際上是悲劇人物即不祥的賈寶玉,是否不慎“失”掉過玉呢?是的。據脂批提示,後半部原稿有“誤竊”、“鳳姐掃雪拾玉”、“甄寶玉送玉”等情節,看來還真的失掉過,只是詳情已不可知了。反正很可能還是現實的合乎情理的寫法,與續書所寫莫名其妙地神秘失蹤,致使寶玉迷失本性成了瘋癲不一樣。
其次是通靈玉背面的三句話。前兩句“除邪祟”、“療冤疾”,我們在第二十五回“魘魔法叔嫂逢五鬼,通靈玉矇蔽遇雙真”中可以讀到。寶玉、鳳姐被人施邪術臨危,經癩僧將通靈玉持誦使之靈驗,轉危為安。至於“知禍福”,似可從上一首詩“堪嘆時乖玉不光”句看出,這不是玉能知禍而不現光澤嗎?有一點應指出,此類非現實的情節,不到必要時作者是不寫的,所以全書中極少有,縱然偶爾寫到,也總帶某種象徵性。甲戌本回末總評雲:“通靈玉除邪,全部只此一見(庚辰本眉批作“全部百回只此一見,何得再言。”),卻又不靈,遇癩和尚、跛道人一點方靈應矣!寫利慾之害如此!”續書似乎對神秘之事特感興趣,第一百十五回寫寶玉又病危,眼看無望,又有和尚送通靈玉來將他救活,如此不嫌重複地效顰前半部情節,實屬無謂,也完全不符合脂批所説原稿寫“通靈玉除邪”“只此一見”的話。
瓔珞金鎖吉讖(第八回)
(正面)
不離不棄
(反面)
芳齡永繼
[説明]
寶釵的金鎖雖不過是人工打造的金器,但鏨在上面的兩句吉讖卻“是個癩頭和尚送的”,且又有金玉相配之説。寶釵在賞鑑通靈玉時,寶玉聽丫頭説她項圈的金鎖上也鏨有字,故央求寶釵拿給他瞧。瓔珞,指項鍊、項圈之類裝飾品。
[鑑賞]
寶釵之瓔珞金鎖固為常物,不同於寶玉與生俱來的通靈玉之神奇,但因為也與癩僧拉上了關係,所以也就變得神秘而不再是一般的項飾了。在相互賞鑑中,通過丫鬟鶯兒和寶玉自己的話一再強調,彼此飾物上的兩句話八個字“是一對兒”,這些話本身不妨也視作是一種吉讖。作者思想上本帶有某種宿命的成分,藝術上又特別注重伏線照應,既然“金玉姻緣”是他們將來的註定的命運,所以先有這樣的暗示就不足為奇了。
與通靈玉上的吉讖一樣,金鎖上八個字其實也並不一定是吉利的,因為它也有“不”字作為前提條件,倘或“離”了“棄”了,那就談不上吉利了。從脂評提供的佚稿情節線索看,正是如此。庚辰、蒙府、戚序本第二十一回有脂批雲:“寶玉之情今古無人可比,固矣;然寶玉有情極之毒,亦世人莫忍為者,看至後半部則洞明矣。此是寶玉三大病也。(按:前有兩條脂批雲:“寶玉惡勸,此是第一大病也。”“寶玉重情不重禮,此是第二大病也。”)寶玉有此世人莫忍為之毒,故後文方能‘懸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寶釵之妻、麝月之婢,豈能棄而為僧哉!玉一生偏僻處。”由此可知,寶釵確是最終被“棄”而“離”的。吉讖暗藏深意,用語也是很巧妙的。

瓔珞金鎖吉讖作者簡介

曹雪芹(1715~1763或1724~1764),清代小説家,名沾,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漢人,大約在明代末年被編入滿洲籍。他出身於一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從曾祖父起三代世襲江寧織造一職達六十年之久。後來父親因事受株連,被革職抄家,家庭的衰敗使曹雪芹飽嘗了人生的辛酸。他歷經十年創作了長篇名著《紅樓夢》,死後遺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該書內容豐富、情節曲折、思想認識深刻、藝術手法精湛,是中國古典小説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