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瓊崖華僑聯合總會

鎖定
南洋各地瓊籍華僑抗日統一組織。1937年七七事變後,海外瓊僑紛紛建立抗日救鄉社團。
中文名
瓊崖華僑聯合總會
簡    稱
瓊僑總會
屬    性
抗日統一組織
總會地址
香港
新、馬、荷、印(今印度尼西亞)瓊僑成立南洋英荷兩屬瓊崖華僑救鄉總會,郭新任主席。韓光等人發起組織援馮(白駒)委員會。越南瓊崖華僑救鄉總會,以陶笏庭和符克為領導。泰國、印尼、香港等地瓊僑也成立瓊僑抗日救亡團體。在此基礎上,香港瓊僑馮裕芳、周文治、黃堅等人倡議,以瓊崖旅港商會和瓊崖旅港同鄉會名義,遍邀海外瓊屬各僑領來港,出席1938年11月在香港召開的海外瓊崖華僑代表會議,各地瓊僑領袖郭新、符致逢、王漠仁、王兆松、郭巨川(新、馬),黃有鸞、馮爾和、雲竹亭(暹羅),陶笏庭(越南),周文治、黃豎、馮裕芳(香港)等80多位代表出席會議,共商救國救鄉大計,決定成立瓊崖華僑聯合總會(簡稱瓊僑總會),總會設在香港。下設經濟部、宣傳部、組織部等,分別由王兆松、符致逢、黃有鸞、郭新任各部主任,黃堅任總幹事,王堅白任總會秘書長,共同負責總會工作,統一領導南洋各地瓊僑抗日救鄉工作。號召南洋各地瓊僑開展募捐運動,支持海南島的抗日鬥爭,獲各地瓊僑熱烈響應。新加坡、馬來西亞瓊僑捐助叻幣30萬元,香港瓊僑捐助港幣20萬元,暹羅(泰國)、越南瓊僑也捐鉅款。還捐款大批物品,如醫療器械、藥品、衣服布匹、膠鞋和文化用具等,通過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和其他途徑運回海南島,支援馮白駒(1903--1973)領導的瓊崖民眾抗日自衞團獨立縱隊。還發動海外瓊僑優秀兒女,組織瓊崖華僑回鄉服務團,返瓊參加抗日鬥爭,成立香港團、星洲團、安南(越南)團、暹羅團(後併入安南團)等4個團,共240人,衝破日軍海上封鎖線先後回到海南島後,即聯合組成總團,符克任總團長(符思之繼任),陳琴、梁文墀任副總團長。與全島軍民並肩作戰,長達2年多,符克、陳琴等100多位愛國青年被日寇殺害。總會按月匯寄國幣6000元給馮白駒的獨立縱隊;2000元給華僑回鄉服務團,直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