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環境醫學

(醫學學科)

鎖定
研究環境疾病的科學。隨着社會的發展進步,一些傳染病和營養不良引起的疾病等將會大大減少。但是,卻另有一大疾病正在增加。比如,有的病人在家裏呆久了就會頭痛、胸悶、鼻塞、眼癢,而離家上班或散步後,上述症狀便會消失。這類病主要起因於現代化的生活環境(尤其是城市),稱為環境病。 [1] 
中文名
環境醫學
外文名
Environmental Medicine
價    值
改善生態系統
類    型
醫學學科

環境醫學歷史起源

二十世紀以來,隨着煤炭鋼鐵石油化學工業交通運輸業的迅猛發展,新的城市和工礦區不斷出現,城市人口急劇增加。因此,廢水、廢氣、廢渣,以及農藥等有機合成物質、放射性物質和噪聲等嚴重污染環境而形成公害。
倫敦煙霧事件、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日本水俁病、痛痛病、四日市哮喘以及米糠油事件(多氯聯苯中毒)等重大公害,奪去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另外,嚴重威脅人類生命的癌症以及非特異性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增高,也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成為當代醫學的重要研究課題。
幾十年來,環境醫學工作者應用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和預防醫學的新成就,研究了環境因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及其發生、發展和控制的規律和方法。隨着環境科學的發展,環境醫學也逐步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

環境醫學研究對象

影響人體健康的環境因素大致可分為三類:化學性因素,如有毒氣體、重金屬、農藥等;物理性因素,如噪聲和振動、放射性物質和射頻輻射等;生物性因素,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其中以化學性因素影響最大。當這些有害因素進入大氣、水體和土壤造成污染時,就能對人體產生危害。

環境醫學環境污染特徵

環境污染一般具有以下特徵:環境污染物一般是濃度低、持續時間長,而且是多種毒物同時存在,聯合作用於人體;環境污染物在環境中可通過生物的或理化的作用,發生轉化、增毒、降解或富集從而改變其原有的性狀和濃度,產生不同的危害作用;環境污染物還可通過大氣、水體、土壤和食物等多種途徑對人體產生長期影響,受影響的對象很廣泛,包括老年、壯年、青年、幼兒,即整個人羣,甚至還包括母腹中的胎兒。
環境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極其巨大而複雜的。它們可從多種途徑侵入人體。大氣中的有毒氣體和煙塵,主要通過呼吸道作用於人體;水體和土壤中的毒物,主要通過飲用水和食物經消化道被人體吸收;一些脂溶性的毒物,如苯、有機磷酸酯類和農藥,以及能與皮膚的脂酸根結合的毒物,如汞、砷等,可經皮膚被人體吸收。

環境醫學毒物危害

毒物經人體吸收後,通過血液分佈到全身。有些毒物可在某些器官組織中蓄積,如鉛蓄積在骨內,DDT蓄積在脂肪組織中等等。
很多毒物在體內經過生物轉運和生物轉化,被活化或被解毒。不少器官如腎臟、胃、腸等,特別是肝臟對各種毒物有生物轉化功能。毒物以其原形或代謝產物作用於靶器官,發揮其毒作用。最後,毒物可經腎臟、消化道和呼吸道排出體外,少數可隨汗液、乳汁、唾液等排出體外;有的在皮膚的代謝過程中進入毛髮而離開機體。
機體對環境污染物的反應取決於污染物本身的理化性狀、進入人體的劑量、持續作用的時間、個體敏感性等因素。一般存在着劑量-效應關係,即毒物對機體敏感器官所產生的效應,隨毒物的劑量增加而增強。
毒物進入人體後,機體能通過代謝、排泄和蓄積在一些與毒作用無關的組織器官裏,以改變毒物的質和量。毒物劑量增加,超過人體正常負荷量,機體還可動用代償適應機制,使機體保持相對穩定,暫時不出現臨牀症狀和體徵,即呈亞臨牀狀態。如劑量繼續增加,以致使機體代償適應機制失調,便會出現臨牀症狀,甚至死亡。
環境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損害,可表現為特異性損害和非特異性損害兩個方面。特異性損害就是環境污染物可引起人體急性或慢性中毒,以及產生致畸作用、致突變作用和致癌作用等,此外還可引起致敏作用。非特異性損害主要表現在一些多發病的發病率增高,人體抵抗力和勞動能力的下降。
環境污染物作用於人羣時,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出現同樣的毒性反應,而是呈“金字塔”式的分佈。人羣接觸同樣程度的環境污染物,其中大多數可能僅使體內有污染物負荷或出現意義不明的生理學變化,只有一小部分人會出現亞臨牀變化,甚至發病或死亡。這主要和個體對環境污染物的敏感性不同有關。環境醫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及早發現亞臨牀變化和保護高危險人羣。

環境醫學學科分支

環境醫學主要研究內容有環境流行病學、環境毒理學、環境醫學檢測、環境衞生標準等。
環境流行病學的主要任務是對羣體進行回顧性或前瞻性調查,分析疾病發病率、死亡率同環境污染物的關係,闡明環境污染物對人羣健康的影響,為找出某些疾病的環境病因提供線索或建立假説,以便進一步深入研究。
環境毒理學研究環境污染物的急性亞急性慢性毒性,包括致畸致突變致癌作用的實驗和鑑定;研究毒作用的特點和劑量一反應關係(特別是確定毒作用的閾濃度)和毒作用的機理;研究多種毒物的聯合毒作用;為制定衞生標準、環境質量標準以及預防環境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損害提供毒理學依據。
環境醫學監測是通過對人體生物材料(血、尿、糞、頭髮和唾液等)中環境污染物及其代謝產物濃度的測定,利用生理學、生物化學、免疫學等手段,研究人羣體內污染物負荷及其對健康的影響,對環境質量進行環境醫學評價。
公害病及其預防是綜合應用臨牀醫學、毒理學和流行病學的方法,研究公害病的病因、致病條件和對健康損害的早期表現以及公害病的臨牀特徵和轉歸,為防治公害病提供醫學依據。
環境衞生標準是進行衞生監督、衞生評價和環境管理的重要法定依據。應用環境毒理學實驗和流行病學調查等方法,按照最敏感的原則,研究和制訂環境衞生標準具有重要的衞生學意義。
當前環境醫學的研究重點是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疾病如腫瘤、心血管疾病等的流行特點和規律;對環境毒理學的深入研究;以及利用現代分子生物學等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環境污染物所引起的亞臨牀變化和檢出高危險人羣,為健康預報和早期診斷提供依據等方面。
參考資料
  • 1.    曲偉 韓明安主編.當代漢語新詞詞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