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環境監測

(2011年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環境監測》是2011年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環境監測
作    者
史永純主編
出版社
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62829508

環境監測內容簡介

《高職高專環境類規劃教材:環境監測》按照高職高專環境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依據崗位對環境監測人員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編寫而成。通過項目引導的啓發式教學與技能訓練相結合的形式,融教、學、做一體化,使學生易懂原理、會操作,培養學生能夠完成環境監測工作任務的能力。
《高職高專環境類規劃教材:環境監測》共分十章。主要包括水和污水監測、大氣監測、環境噪聲監測、土壤環境監測、固體廢物監測、生物污染監測、放射性監測等章節。
《高職高專環境類規劃教材:環境監測》可作為高職高專環境類專業學生的教材,也可供環境保護部門及有關科技人員參考。

環境監測圖書目錄

1 概述
1.1 環境和環境污染
1.1.1 環境和環境質量
1.1.2 環境污染
1.1.3 環境污染的類型
1.2 環境污染物的特點
1.2.1 污染物的毒性與閾值
1.2.2 污染物的空間分佈
1.2.3 污染物的時間分佈
1.2.4 污染因素的綜合效應
1.2.5 二次污染物的形成
1.2.6 污染物的形態、遷移和轉化
1.2.7 優先控制污染物與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1.3 污染源的分類
1.3.1 工業污染源
1.3.2 農業污染源
1.3.3 生活污染源
1.3.4 交通運輸污染源
1.4 環境監測的基本內容
1.4.1 環境監測的目的和任務
1.4.2 環境監測的分類
1.4.3 環境監測的特點
1.4.4 環境監測的技術路線、程序和方法
1.4.5 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
1.5 環境標準
1.5.1 環境標準的地位與作用
1.5.2 環境標準的體系
1.5.3 環境標準的制定原則
1.5.4 水質標準
1.5.5 空氣質量標準
1.5.6 土壤和固體廢物及其他標準
思考題
2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
2.1 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
2.1.1 質量保證
2.1.2 質量控制
2.2 環境監測數據的處理
2.2.1 誤差與偏差
2.2.2 準確度、精密度和靈敏度
2.2.3 有效數字及運算規則
2.2.4 數據的處理方法
2.3 計量認證(實驗室資質認定)
2.3.1 計量認證的特點
2.3.2 計量認證的程序
思考題
3 水和污水監測
3.1 水資源和水體污染
3.1.1 水資源
3.1.2 污染物在水體中的遷移轉化
3.1.3 水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3.1.4 水體自淨作用
3.2 水質監測方案
3.2.1 地面水監測方案
3.2.2 地下水質監測方案
3.2.3 水污染源監測
3.3 水樣的採集和保存
3.3.1 地面水水樣的採集
3.3.2 地下水水樣的採集
3.3.3 廢水的採集
3.3.4 底質(沉積物)樣品的採集
3.3.5 水樣的運輸和保存
3.4 水樣的預處理
3.4.1 水樣的消解
3.4.2 富集與分離
3.4.3 其他方法
3.5 水體理化指標監測技術
3.5.1 水温的測定
3.5.2 色度的測定
3.5.3 殘渣的測定
3.5.4 濁度的測定
3.5.5 透明度
3.5.6 電導率
3.5.7 臭
3.5.8 礦化度
3.6 無機物的測定
3.6.1 金屬污染物的測定
3.6.2 非金屬無機化合物的測定
3.7 水體有機化合物監測技術
3.7.1 化學需氧量(COD)
3.7.2 高錳酸鹽指數
3.7.3 生化需氧量(BOD)
3.7.4 總有機碳(TOC)
3.7.5 總需氧量(TOD)
3.7.6 揮發酚類
3.7.7 礦物油
3.8 底質監測
3.8.1 底質樣品的製備和分解
3.8.2 污染物質的測定
3.9 水體污染生物監測
3.9.1 生物羣落法
3.9.2 細菌學檢驗法
3.9.3 水生生物毒性試驗
3.9.4 其他方法
3.10 富營養物質的測定
3.10.1 含氮化合物的測定
3.10.2 含磷化合物的測定
技能訓練
思考題
4 大氣監測
4.1 大氣污染基礎知識
4.1.1 大氣污染的定義
4.1.2 大氣污染物及其存在的狀態
4.1.3 大氣污染的形成和危害
4.2 大氣污染監測方案
4.2.1 基礎資料收集
4.2.2 監測項目的確定
4.2.3 採樣點的佈設
4.2.4 大氣採樣方法
4.2.5 採樣儀器
4.2.6 採樣時間和採樣頻率
4.2.7 採樣效率及評價
4.2.8 結果分析
4.2.9大氣污染物採樣記錄
4.3 大氣污染源監測
4.3.1 固定污染源監測
4.3.2 流動污染源監測
4.4 大氣污染物監測
4.4.1 氣態污染物監測技術
4.4.2 大氣顆粒污染物監測
4.5 室內空氣監測
4.5.1 室內環境污染概述
4.5.2 室內環境有害物質監測
4.6 大氣污染生態監測
4.6.1 植物在污染環境中的受害症狀
4.6.2 大氣污染指示植物的選擇
4.6.3 大氣污染生態監測方法
技能訓練
思考題
5 噪聲監測
5.1 聲及聲學基礎
5.1.1 聲的基本知識
5.1.2 聲壓、聲強和聲功率
5.1.3 聲級及其運算
5.1.4 頻譜分析
5.2 噪聲污染
5.2.1 噪聲的來源
5.2.2 噪聲的危害
5.2.3 噪聲的評價量
5.3 噪聲監測
5.3.1 噪聲監測布點及監測
5.3.2 噪聲測量儀器
思考題
6 土壤污染監測
6.1 概述
6.1.1 土壤組成
6.1.2 土壤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6.1.3 土壤污染特點和類型
6.1.4 土壤背景值和土壤環境容量
6.2 土壤污染監測方案
6.2.1 土壤污染監測項目
6.2.2 土壤樣品採集
6.3 土壤樣品製備、保存及預處理
6.3.1 土壤樣品的風乾
6.3.2 磨碎和過篩
6.3.3 土壤樣品保存
6.3.4 土壤樣品預處理
6.4 土壤成分的測定
6.4.1 土壤含水量的測定
6.4.2 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物的測定
6.4.3 土壤中非金屬無機污染物的測定
6.4.4 土壤中持久有機污染物的測定
技能訓練
思考題
7 固體廢物監測
7.1 概述
7.1.1 固體廢物的定義
7.1.2 固體廢物來源與分類
7.1.3 固體廢物的危害
7.2 固體廢物的制樣程序
7.2.1 樣品的採集與製備
7.2.2 樣品pH的測定
7.2.3 樣品水分的測定
7.2.4 樣品的保存和記錄
7.3 固體廢物有毒有害特性監測
7.3.1 急性毒性
7.3.2 腐蝕性
7.3.3 易燃性
7.3.4 反應性
7.3.5 浸出毒性
技能訓練
思考題
8 生物污染監測
8.1 概述
8.1.1 生物對污染物的吸收
8.1.2 污染物在生物體內的分佈
8.2 生物樣品的採集和製備
8.2.1 生物樣品的採集
8.2.2 生物樣品的製備
8.3 生物樣品的預處理
8.3.1 濕化消解法
8.3.2 灰化法
8.3.3 提取法
8.4 生物污染監測方法
8.4.1 光譜分析法
8.4.2 色譜分析法
技能訓練
思考題
9 放射性污染監測
9.1 概述
9.1.1 放射性基本知識
9.1.2 環境中放射性的來源與危害
9.2 放射性監測
9.2.1 放射性監測儀器
9.2.2 放射性監測方法
思考題
10 環境監測新技術
10.1 環境自動監測系統
10.1.1 自動監測系統概述
10.1.2 水質自動監測系統
10.1.3 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
10.1.4 環境噪聲自動監測系統
10.2 環境遙感監測
10.2.1 地基大氣遙感
10.2.2 大氣衞星遙感
10.3 便攜式現場監測儀
10.3.1 水質便攜式現場監測儀
10.3.2 氣體便攜式現場監測儀
思考題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