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環境毒理學

(2010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環境毒理學》是2010年6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建政。 [1] 
中文名
環境毒理學
作    者
李建政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06月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122077615

環境毒理學內容簡介

《環境毒理學(第2版)》是針對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安全工程、環境微生物、生命科學、生物技術等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而編寫,涵蓋了環境毒理學從分子到生態系統水平的大部分內容。《環境毒理學(第2版)》在闡明環境毒理學的基礎、擴展概念、毒性機理和一般研究思路的基礎上,分別討論了典型無機污染物、有機污染物、生物毒素與病原微生物的環境生態行為和毒性效應以及輻射與超聲波污染的毒性效應,介紹了水體、土壤、大氣等複合污染的環境毒理學與研究方法論,動物毒理學、植物毒理學、陸地生態毒理學、淡水生態毒理學和海洋與河口生態毒理學的一些具體研究方法,以及環境污染物的環境風險評價的理論和方法。《環境毒理學(第2版)》有利於讀者從概貌到細部、由表及裏、由淺入深地系統學習,研究方法和實例也為實踐提供了借鑑和指導。
《環境毒理學(第2版)》不僅可以作為高等院校環境科學各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從事環境毒理、安全工程和環境保護工作專業人員以及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閲讀參考。 [1] 

環境毒理學圖書目錄

第1章 概論
1.1 環境毒理學的概念及學科地位
1.1.1 概念
1.1.2 學科地位
1.2 環境毒理學的研究對象、任務及內容
1.2.1 研究對象
1.2.2 主要任務
1.2.3 研究內容
1.3 環境毒理學的產生與發展
1.3.1 毒理學溯源
1.3.2 現代毒理學的產生與發展
1.3.3 環境毒理學的發展
1.4 環境毒理學發展趨勢
第2章 污染物的環境生態行為
2.1 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和轉化
2.1.1 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
2.1.2 污染物在環境中的形態和分佈
2.1.3 污染物在環境中的轉化
2.2 外源化學物在生物體內的轉運
2.2.1 生物膜的基本結構和物質的跨膜轉運
2.2.2 外源化學物的吸收
2.2.3 外源化學物在生物體內的分佈
2.2.4 外源化學物的排泄
2.3 外源化學物的生物轉化
2.3.1 基本概念和一般機理
2.3.2 生物轉化的反應類型
2.3.3 外源化學物對生物轉化酶的誘導和抑制
2.3.4 生物轉化的物種和個體差異
2.4 外源化學物的生物蓄積與放大
2.4.1 生物蓄積和生物濃縮
2.4.2 超量蓄積
2.4.3 生物放大
2.5 外源化學物代謝動力學
2.5.1 概述
2.5.2 基本概念和基本參數
2.5.3 外源化學物代謝動力學模型
第3章 化學污染物的毒性作用
3.1 基本概念
3.1.1 毒物和毒性
3.1.2 危險性與危害性
3.1.3 劑量
3.1.4 效應和反應
3.2 環境污染物的毒性作用
3.2.1 毒性作用的類型
3.2.2 環境化學物的毒性分級
3.2.3 劑量與毒性
3.2.4 環境污染物的聯合毒性作用
3.3 外源化合物的毒性效應
3.3.1 個體水平的毒性效應
3.3.2 種羣水平的毒性效應
3.3.3 羣落和生態系統水平的毒性效應
3.4 外源化學物的毒性作用機理
3.4.1 分子水平的毒性作用
3.4.2 化學污染物的三致作用
3.4.3 細胞與亞細胞水平的毒性作用
3.5 影響毒性作用的因素
3.5.1 環境污染物的結構與性質
3.5.2 生物因素
3.5.3 非生物因素
3.5.4 接觸條件
第4章 環境毒理學方法論
4.1 生物學指標的概念及應用原理-
4.1.1 生物學指標的概念
4.1.2 生物學指標的選擇與應用基礎
4.2 生物耐受性與指示作用
4.2.1 生物耐受性機制
4.2.2 敏感性指示種和耐污性指示種
4.3 生物學指標
4.3.1 生化標誌物的選擇原則
4.3.2 常用分子生物標誌物
4.3.3 指示生物
4.3.4 種羣和羣落指標
4.4 環境毒理學模型
4.4.1 毒理學模型的分類
4.4.2 常見的模型種類
4.4.3 環境毒理學模型的優點和不足
4.5 生態系統毒理學研究方法
4.5.1 中宇宙和微宇宙
4.5.2 全系統操控
4.6 研究方法的選擇
4.7 複合污染的研究方法
4.7.1 研究的技術路線
4.7.2 試驗材料的選擇
4.7.3 實驗方法的選擇及條件確定
4.7.4 實驗設計
第5章 無機污染物的毒性效應
5.1 金屬污染物的生態行為和毒性
5.l.1 汞
5.1.2 鉛
5.1.3 鎘
5.1.4 鉻
5.1.5 銅
5.1.6 鎳
5.1.7 鉈
5.2 非金屬污染物的生態行為和毒性
5.2.1 硒
5.2.2 磷
5.2.3 氟
5.2.4 砷
5.2.5 臭氧
5.2.6 氯氣
5.3 非金屬無機化合物的生態行為和毒性
5.3.4 氰化物
5.4 顆粒物
5.4.1 性質
5.4.2 污染源
5.4.3 顆粒物的毒性
第6章 有機污染物的毒性效應
6.1 農藥
6.1.1 農藥的環境行為和環境效應
6.1.5 苯氧羧酸類除草劑
6.1.6 二吡啶基除草劑
6.1.7 三嗪類除草劑
6.2 多氯聯苯
6.2.1 理化性質
6.2.2 吸收、分佈與排泄
6.2.3 毒性效應
6.3 多環芳烴
6.3.1 環境中多環芳烴的來源
6.3.2 理化性質
6.3.3 環境行為
6.3.4 吸收、分佈與排泄
6.3.5 毒性效應
6.3.6 致癌機理
6.4 二噁英類化合物
6.4.1 環境中二噁英的來源
6.4.2 理化性質與環境行為特徵
6.4.3 吸收、分佈與排泄
6.4.4 毒性效應
6.4.5 分子毒性機理
6.5.1 來源與分類
6.5.2 毒性作用機制
6.5.3 對雄性生殖系統的影響
6.5.4 對雌性生殖系統的影響
6.5.5 致癌毒性
6.6 石油
6.6.1 石油污染物的環境行為
6.6.2 石油污染的環境效應
6.6.3 原油及石油餾分的毒性效應
第7章 輻射與超聲波的毒性效應
7.1 電離輻射的生物效應
7.1.1 輻射源
7.1.2 輻射生物效應的分類
7.1.3 分子水平的毒性效應
7.1.4 細胞與亞細胞水平的毒性作用
7.1.5 個體水平的毒性效應
7.1.6 生態效應
7.1.7 實例研究——切爾諾貝利事件
7.2 光輻射的生物效應
7.2.1 光輻射及其生物吸收
7.2.2 組織損傷效應
7.2.3 生物大分子損傷效應
7.3 電磁輻射的生物效應
7.3.1 生物體對電磁能量的吸收
7.3.2 熱效應、非熱效應和累積效應
7.3.3 三致作用及對植物的誘變作用
7.3.4 對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不良影響
7.3.5 電磁輻射對基因的影響
7.4 超聲波與噪聲的生物效應
……
第8章 生理毒素與病原微生物的毒理學作用
第9章 環境毒理學分論
第10章 環境毒理學常用研究方法
第11章 生態風險評價
參考文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