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瑪納斯湖濕地

鎖定
瑪納斯湖濕地是準噶爾盆地西部的一個大型鹹水湖及周圍鹽沼和草甸。
中文名
瑪納斯湖濕地
實    質
一個大型鹹水湖及周圍鹽沼和草甸
氣候狀況
温帶乾旱氣候
土地利用
鹽硝開採;圍墾農作

目錄

瑪納斯湖濕地簡介

瑪納斯湖濕地 瑪納斯湖濕地
準噶爾盆地西部的一個大型鹹水湖及周圍鹽沼和草甸。近30年來因農業墾荒截水,發源於哈比爾原山的瑪納斯河完全斷流,湖區已變成乾涸的鹽地和鹽漠。地下水位較高,離地面約2米。東面和南面是固定、半固定沙漠(古爾班通道古特沙漠)。
氣候狀況:温帶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温6℃,年降水量100~150毫米。
主要植被:温帶乾旱氣候。大多數地帶被荒漠植物梭梭羣落佔據。
保護措施:在其西南面有一面積為54,670公頃的梭梭自然保護區,由新疆林業廳主管。 [1] 
土地利用:鹽硝開採;圍墾農作。
干擾和威脅:農業墾荒造成湖區鹽漬化、沙漠化,濕地已名存實亡。
經濟和社會價值:鹽及地下水資源豐富。
濕地鳥類:新疆大學曾在該地採集到水涉禽標本19種包括黑鸛和灰鶴,但據馬鳴等人1986年5月下旬在大鹽池泥沼附近調查僅記錄到柳鶯、白喉林鶯、漠 、毛腳沙雞、啄木鳥、草原雕等。據説水鄰遷飛路過此地已不停留。 瑪納斯濕地以水庫、魚塘、沼澤、蘆葦灘等水系為主,濕地水域遼闊,池塘眾多,灘塗寬闊,植物叢生,形成了蘆葦羣落、荷花羣落等典型的濕地植被景觀。濕地位於世界候鳥遷徙路線3號線路中,內有國家一、二級珍稀鳥類保護動物15餘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7種,有短尾信天翁、黑鸛、中華秋沙鴨、白肩雕等。每年在此越冬的大天鵝有100多隻,灰鶴、蓑羽鶴有500餘隻。

瑪納斯湖濕地歷史文化

瑪納斯湖濕地形成8年來,水面一直都保持在一百平方公里,目前,瑪納斯湖濕地已被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這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石河子墾區實施節水農業創造的一個奇蹟。上個世紀50年代,瑪納斯湖面積為550平方公里,到了60年代,由於無節制的農業墾荒和截水灌溉,注入該湖的河道從此斷流。上個世紀90年代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石河子墾區引進滴灌技術,建成了中國最大的膜下滴灌基地,1999年以來,石河子墾區將每年滴灌節約的2億立方米水全部輸向瑪納斯河流域下游,使瑪納斯湖重現生機。目前,瑪納斯湖濕地面積已超過100平方公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