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琴瑟和鳴

(漢語成語)

鎖定
琴瑟和鳴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ín sè hé míng,意思是比喻夫婦情篤和好。最早見於《詩 ·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中文名
琴瑟和鳴
拼    音
qín sè hé míng
釋    義
比喻夫婦情篤和好
近義詞
琴瑟甚篤、琴瑟和鳴、琴瑟和好、琴瑟之好、琴瑟和同、琴瑟和調、琴瑟靜好、琴瑟之歡、琴瑟之樂

琴瑟和鳴引證釋義

比喻夫婦情篤和好。
沈受先《三元記團圓》:“夫妻和順從今定,這段姻緣夙世成,琴瑟和諧樂萬春。”亦作“琴瑟和好”。
②《聊齋志異孫生》:“孫由是琴瑟和好。生一男兩女,十餘年從無角口之事。”亦作“琴瑟和同”。
③《羣音類選<諸腔類點絳唇>》:“願心兒折桂乘龍,怎能勾魚水相逢,琴瑟和同。”
④《詩 ·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後用“琴瑟相調”比喻夫婦感情融洽諧樂。
⑤元 王子一誤入桃源》四折:“今日也魚水和諧,燕鶯成對,琴瑟相調。”
⑥明汪廷訥《獅吼記 撫兒》:“琴瑟相調,芝蘭又吐,三遷慈教推賢母。”亦作“琴瑟調和”。
⑦《羣音類選<玉釵記桂亭賞月>》:“琴瑟調和,百年相聚。”

琴瑟和鳴成語故事

18歲那年,李清照嫁給了太學生趙明誠。趙明誠是位翩翩公子,讀書極博,酷好書畫,尤其擅長金石鑑賞。他的父親官至宰相,也是官宦世家、書香門第。二人門當户對,意趣相投,時常詩詞唱和,共同研究金石書畫,有着説不盡的喜悦。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這嫵媚嬌憨的姿態是婚後的幸福,透出李清照內心的甜蜜。
結婚時,趙明誠21歲,在太學讀書,尚無俸祿。夫婦二人節衣縮食,經常典當質衣,到大相國寺蒐羅金石書畫。當時,大相國寺是京城最為繁華和熱鬧的所在,寺內可容萬人貿易,有專門出售書籍、字畫和古玩的地方。一旦發現難得的古物卻囊中羞澀,趙明誠會毫不猶豫地脱下衣服作抵押。回到家中,夫妻二人燈前對坐,説説笑笑,摩挲展觀,充滿浪漫與温馨。
閒暇之時,他們賞花賦詩,傾心而談,有時還會玩些智力遊戲。他們斟上香茶,隨意説出某個典故,猜它出自哪本書的第幾卷、第幾頁、第幾行。猜中者飲茶,不中者不得飲。每次比賽,李清照總是贏。當趙明誠抽書查證時,李清照已滿懷自信地舉杯在手,開懷大笑,笑得茶水濺出了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