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球子複葉耳蕨

鎖定
球子複葉耳蕨(學名:Arachniodes sphaerosora)為鱗毛蕨科複葉耳蕨屬下的一個種。植株高達1米。
中文名
球子複葉耳蕨
拉丁學名
Arachniodes sphaerosora (Tagawa) Ching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亞    門
真蕨亞門
蕨綱
亞    綱
薄囊蕨亞綱
真蕨目
鱗毛蕨科
複葉耳蕨屬
背囊組

球子複葉耳蕨形態特徵

植株高達1米。葉柄下約50釐米,粗約6毫米,禾稈色,基部密被深紅棕色、線狀鑽形鱗片,向上幾光滑。葉片卵狀三角形,長約50釐米,下部寬約40釐米,頂部略狹縮呈三角形,漸尖頭,基部圓形,三回羽狀;羽片9對,互生,有柄,斜展,接近,基部一對最大,長三角形,長21釐米,基部寬11釐米,尾狀漸尖頭,基部闊楔形,二回羽狀;小羽片9對,互生,有柄,基部下側一片最大,三角狀披針形,下12釐米,下部寬5-6釐米,尾狀漸尖頭,基部圓楔形,羽狀;末回柄羽片約8基,互生,基部上側一片較大,三角狀披針形,長4釐米,寬1.8釐米,尾狀漸尖頭,基部近對稱,楔形,淺羽裂,基部上側一片裂片較大,長圓形,鈍尖頭,具有淺圓鋸齒;第二對羽片披針形,長17釐米,下部寬約6釐米,二回羽狀;基部上側一片小羽片較大,三角狀披針形,長6釐米,基部寬2.5釐米,尾狀漸尖頭,基部不對稱,羽狀。葉幹後堅紙質,綠色,光滑,葉軸和羽軸下面偶有1、2棕色線形小鱗片。孢子囊孢略大,背生於柄脈上,每末回小羽片4-6基,在中脈兩側各排列成1行,並緊靠中脈;囊羣蓋褐棕色,近革質,宿存。 [1] 

球子複葉耳蕨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300-1500米山谷密林下。

球子複葉耳蕨分佈範圍

分佈於廣東、海南(五指山)、雲南南部。日本也有分佈。
模式標本採自日本。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