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現代經濟增長中的結構效應

(199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現代經濟增長中的結構效應》是199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振華。
中文名
現代經濟增長中的結構效應
作    者
周振華
出版時間
1995年03月01日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
7208019916 [1-2] 

現代經濟增長中的結構效應內容簡介

本書從世界性現代經濟增長進程的角度,展開對產業結構機理分析,考察產業結構變動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及其實現機制。傳統經濟增長理論通常是從總量角度研究生產函數,分析資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增長率及全要素生產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從而揭示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及源泉。本書的不同之處(創新之處),是從產業結構角度分析經濟增長的機理,揭示結構狀態及變動對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影響。因為現代經濟增長不同於以往經濟增長的本質特徵,就在於它是一種結構主導型的增長方式。首先,現代經濟增長中高增長率總是與結構高變動率相伴隨的;其次,推動現代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技術創新,總是首先在個別部門出現,繼而通過產業關聯擴散產生波及效應的。再則,現代經濟增長中的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是以國別之間的產業分工與協作為基礎的,並是通過國與國之間產業梯度轉移來實現的。因此,從結構效應角度來分析,更有利於揭示現代經濟增長的新的重大增長源泉。
本書的理論貢獻,在於提出了“結構效應”的理論假説。這一理論假説是在對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現象分析和歸納基礎上概括抽象出來的。它主要説明,現實經濟增長中產業結構效應的原因是什麼;這種結構效應表現在哪些方面;以及這種結構效應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方式及途徑;等。在構建“結構效應”這一理論假説過程中,作者採用了系統研究方法,不僅考察其內部結構,而且考察其與外界變量的關係;不僅把其作為動態系統研究,而且把其作為開放系統處理。這樣,就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層面揭示了結構關聯效應,結構彈性效應,結構成長效應和結構開放效應。 [1] 

現代經濟增長中的結構效應作者簡介

周振華,1954年生於上海。1982年、1985年分別畢業於牡丹江師範學院福建師範大學,獲法學學士和經濟學碩士學位。1985-1987年在南京大學經濟系任教。199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91年晉升為研究員。1994年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199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跨世紀“百千人才工程”。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上海經濟研究》總編輯。
長期從事產業經濟理論與產業政策研究,著有《產業政策的經濟理論系統分析》、《現代經濟增長中的結構效應》、《產業結構優化論》、《體制變革與經濟增長——中國經驗與範式分析》等書。主編《中國經濟分析》系列叢書、《上海經濟發展叢書》。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曾多次獲全國和省市級優秀論文獎。 [1] 

現代經濟增長中的結構效應作品目錄

第1篇 結構關聯效應
引論:模型設定
結構開放:理論模型
結構開放效應分析
爭取結構開放效應的能動性條件
結構彈性效應:供給分析
綜合分析:中國例證
結構成長:基本模型
結構成長效應分析
創新:成長效應的支點
二元結構改造
新結構成長:歷史跨越
結構關聯:技術水平
結構關聯:深化規模
結構關聯:聚合質量
第2篇 結構彈性效應
引論:模型擴展
結構彈性及其效應
結構彈性效應:需求分析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