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班超通西域

鎖定
始建國五年(公元13年),地近匈奴的焉耆國反叛,殺西域都護但欽。天風三年(公元16年),王莽派五威將王駿、新任命的西域都護李崇、戊己校尉郭欽等率兵進入西域。焉耆伏兵截王駿軍,姑墨、尉犁、危須等國也共擊之,王駿大敗,李崇還保龜茲。王莽政權被推翻後,李崇被殺,西域從此與中央政府終止聯繫。
中文名
班超通西域
外文名
Western banchao

班超通西域時代背景

自漢武帝時張騫始通西域,經過西漢王朝的長期經營,至漢宣帝時期,西域諸國已經臣服漢朝,西漢朝廷任命鄭吉為西域都護,漢之號令頒行於西域。但到西漢末年,社會矛盾日益尖鋭,朝政混亂,中央政府對西域的經營已經無暇顧及。王莽當政和篡位後,又對邊疆執行了錯誤的政策,歧視和苛刻對待匈奴和西域各國,如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王莽將包括西域各國在內的各少數民族國王稱號降為侯,引起了各國的極大不滿。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駐守車師的反莽派陳良、終帶,舉兵造反,殺戊己校尉刁護,逃入匈奴。始建國五年(公元13年),地近匈奴的焉耆國反叛,殺西域都護但欽。天風三年(公元16年),王莽派五威將王駿、新任命的西域都護李崇、戊己校尉郭欽等率兵進入西域。焉耆伏兵截王駿軍,姑墨、尉犁、危須等國也共擊之,王駿大敗,李崇還保龜茲。王莽政權被推翻後,李崇被殺,西域從此與中央政府終止聯繫。
東漢王朝建立後,莎車王康派使者至河西,表示思慕漢庭。光武帝劉秀建武五年(公元29年),漢立莎車王康為西域大都尉。建武十七年,莎車王賢(康之子)遣使至漢請派都護,光武帝開始從竇融建議,封莎車王賢為都護,後敦煌太守裴遵勸阻,光武帝又收回都護之印,改授賢漢大將軍印,莎車王賢因此怨恨漢朝,並詐稱為漢都護,奴役西域各國。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鄯善、車師、焉耆等十八國國遣子入侍,請東漢王朝在西域設置都護,但劉秀因忙於鞏固帝位,無暇顧及西域,故遣還侍子。莎車王賢見漢朝不派都護,即攻伐西域各國,西域大亂。[1]北匈奴趁機介入,西域大部地區遂為北匈奴所控制。至漢明帝中期,匈奴大規模進攻漢朝,致使“河西郡縣,城門晝閉”。為徹底解除邊患,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十二月,明帝任命耿秉為駙馬都尉,竇固為奉車都尉,翌年春,二將與太僕祭肜、騎都尉來苗,率漢軍及羌胡、烏桓、鮮卑、南匈奴等軍,兵分四道出擊北匈奴。[2]

班超通西域班超再通西域

班超班超,字仲升,漢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班超是當時儒學大師、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學家。班超自幼有大志,不修細節,然而內心孝敬恭謹,能吃苦耐勞。他也很有口才,能言善辯,博學多聞。
漢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班固被召入京任校書郎,班超和其母隨之遷居至洛陽。因家貧,班超常給官府抄寫文書來供養母親。班超長期伏案揮毫,有一次他曾停下工作投下筆嘆息説:“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
旁人聽了都嘲笑他,班超卻説:“小子安知壯士志哉。”

班超通西域歷史意義

班超成為了有史記載以來西行最遠的中國人,開創了中西交通的新紀錄,使絲綢之路再度開放,最後完成了統一西域的宏偉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