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班級活動

鎖定
班級活動是班級羣體為了滿足彼此的需要,有目的地作用於客觀事物而實現的相互配合的動作系統。其基本特點是:第一,班級活動是一種交往活動;第二,班級活動目的一致性,產生了共同遵循的行為準則與規範第三,班級活動的時空具有一致性;第四,班級在活動中分工合作,互相配合,責任依從;第五,班級活動導致一系列諸如暗示、模仿、感染、輿論、心理相容等社會心理現象的出現,產生良好和健康的人際關係 [1] 
中文名
班級活動
性    質
有目的地作用於客觀事物而實現的相互配合的動作系統
班級活動的種類多種多樣,按活動方式分,可分為課內活動和課外活動按活動內容分,可分為思想品德教育活動、文化學習活動、科技活動、文藝活動、勞動活動、遊戲活動、綜合活動等;按活動目的分,可分為目標內化活動、建設輿論活動、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活動、班級常規管理活動,培養自覺遵守紀律活動、培養學習興趣活動等。
所有這些班級活動、都有目的性和嚴格的要求,要求班主任和教師加強對活動的管理和指導,確保達到應有的成效。例如,對思想品德教育活動的管理要努力形成一種有效的運行機制,即有達成目標、有活動原則、有基本的教育內容、有活動的安排、有時間的保證、有科學的評價和考核辦法、有環境氛圍、有暢通的教育渠道。管理者只有不斷落實和充實以上條件,才能避免活動的形式化、隨意性和短期行為,保證活動的實效性。對體育衞生活動的管理,班主任和教師要幫助和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衞生習慣,如按時上早操和課間操、按時作息、科學地安排時司等。優秀班主任魏書生要求學生:每天做100次仰卧起坐、俯卧撐;坐如鐘、站如松、行如風、卧如弓,變“?”為“!”;每天堅持越野長跑10千米。這些做法都值得班主任和教師在班級活動管理中借鑑和效仿。
參考資料
  • 1.    全國十二所重點師範大學聯合編寫.教育學基礎: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