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珍壺軒

鎖定
珍壺軒是現代周文榮的筆名
江蘇·宜興人
江蘇省網絡作家協會會員
擅長寫作、有聲小説、媒體、紫砂研究
中文名
周文榮
別    名
珍壺軒,吾本無常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宜興
職    業
寫作,有聲小説,媒體,紫砂研究
代表作品
《虎王秘籍》,《龍門詭窟》,《紫砂怪談》,《銅棺山》

目錄

  1. 1 簡介
  2. 2 作品
  3. 長篇
  4. 中篇
  5. 短篇
  6. 3 榮譽

珍壺軒簡介

珍壺軒為作家周文榮的筆名,江蘇省宜興人,江蘇省網絡作家協會會員 [1]  ;從事小説、有聲小説劇本以及藝術類解析文章的創作。

珍壺軒作品

珍壺軒長篇

《神秘砂》
宜興地區,民間流傳着觀音大士一怒沉城的傳説。為了揭開這個謎團,幾個人走南闖北歷盡艱辛尋找太湖湖底古城的線索。最後,神秘的“太湖神道”出現在了陰霧的天氣裏,一行人隻身踏上這條只存在傳説中的土質馬路。等待他們的,將是一次更為驚心動魄的歷險。
《紫砂怪談》
由十來個光怪陸離故事構成的一本怪談類小説,每個故事都有着無法解開的謎團。
80多歲的雕刻“虎王”汪立之死了。臨終前,他再三叮囑老汪家後人汪誠,在合適的時候去趟遙遠的江南小鎮宜興,説早年有一套“虎王秘籍”壺,落在了宜興,要他幫着找回來。汪誠隻身南下,他原本以為這《虎王秘籍》記載的僅僅是雕刻猛虎的技法,然而,這套紫砂壺,卻牽出了一段塵封的往事。為了揭開這個謎團,宏國、周文、顧悠然四處奔走尋找線索;卻不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一位大商帶着一幫手下,盯上了他們。
本書由艾寶良先生錄製成有聲小説,在全國數十家電台播放。
——演播名家艾寶良點評:
“小説《虎王秘籍》把我帶入了那跌宕起伏的故事之中,同時也讓我受到了濃厚的紫砂文化的薰陶。那裏面的人物的傳奇經歷,至今仍歷歷在目。雖然小説進行了藝術加工,但是書中所體現的紫砂文化的傳承和藝術積澱,與人物原型是一脈相承的。我感到小説中人物的所作所為,在向我們揭示着一種精神:自尊,博大,和諧。我想這也應該是紫砂文化的精神,是真正的虎王秘籍。和書中不一樣得是,我們欣逢盛世,正是發揚光大紫砂文化的時代。”
《龍門詭窟》
幾十年前,河南洛陽,伊河邊的懸崖。 一幫南京來的地耗子,帶着紅毛公雞、火銃,以及部分探險用的工具,從懸崖上的一個廢石窟,進了漢代的古墓。
為首的周全小,精通古墓結構,帶着七八個人走甬道,過鬼門關,順利破了毒汁和火焰機關。 最終,他們順利到達了主墓室,摸到了幾件值錢的陪葬品。
獲得寶貝的一幫人,化悲痛為歡笑,為他們今天可以成為有錢人、萬元户,感到歡呼雀躍。
但讓他們沒料到的是,與漢墓一牆之隔,還有着一個面積龐大的地宮,那裏頭的寶貝,相比他們獲得的幾件陪葬品,無論數量,還是價值,那可都是無法用數字來估量。
本書已經錄製成有聲小説,有沐雪演播,喜馬拉雅網等有聲小説網站均可收聽。
《銅棺山》上、下
宜興銅棺山,周處所著的《風土記》裏記載了這山的一個傳説:漢代陽羨長袁玘去世之後,某日大雨,天降銅棺重新厚葬了這位陽羨長,古此山得名銅棺山。
據民間流傳,此山中空,內有寶藏,為了證實這個説法,寶叔帶領一幫學生跟考古隊一起進入了山腹,卻不料揭開了一個驚天的秘密。

珍壺軒中篇

《校園夢魘》
與20年後的自己不期相遇,會是怎樣的一個結果?時間穿越?又或是平行世界?答案在層層迷霧中抽絲剝繭般展開,結局,卻完全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夜深人靜的時候,請戴上耳機調大音量,聆聽《校園夢魘》,你會聽到幽靜校舍裏那泛着寒意的滴水聲,滴答,滴答......夢魘將至!
《槐桑公寓》
一個藝術學校,一棟殘破的老樓,因一次學生宿舍的改建關聯到了一起。
神秘的白衣女子、幽暗的下水道、錯位的記憶,慕容丹青腦海裏常出現的那句話:槐桑,究竟什麼是槐桑?

珍壺軒短篇

《混沌之徵途》、《老樓詭事》、《11樓的窗户》、《那個櫃子》、《鬼播音》、《龍嶺古墓》、《勾魂》、《鬼渡》、《花兒第七個世界》、《詭門關》、《童年詭事》、《妖仙兒》、《校園惡作劇》、《妖瞳》、《夜半敲門聲》...... [2] 

珍壺軒榮譽

2017年獲得銀河文學“驚悚在身邊”徵文活動頭等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