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玫瑰與十字架的象徵

鎖定
《玫瑰與十字架的象徵》是2005年1月1日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伯雄。本書主要介紹了十九到二十世紀初的藝術家愛情故事。
中文名
玫瑰與十字架的象徵
作    者
朱伯雄
出版社
上海書店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5年1月1日
頁    數
135 頁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806782736
紙    張
膠版紙

玫瑰與十字架的象徵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於歐洲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主要藝術潮流產生的根本因素的分析,主要的藝術家的作品風格,生平故事,以及這些藝術潮流對後來的藝術產生的影響。作者曾對拉斐爾前派有過深入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礎上又繼續延伸的象徵主義、神秘主義都能夠仔細地加以梳理,為讀者提供了詳實的史料,極具收藏和研究價值。這一階段的許多藝術作品非常優美,對於普通讀者而言並不多見,再加之藝術家本人生活經歷中的許多非常生動的故事更增添了本書的可讀性,配合大量精美圖片,更增添了本書的欣賞價值。

玫瑰與十字架的象徵作者簡介

朱伯雄,美術史論家,教育家,翻譯家。1951年考入東北魯迅文藝學院(即魯迅美術學院前身),後入中央美術學院深造,成為中國第一個美術史論碩士研究生。他還籌建了中國美術學院史論系,並擔任了第一任系主任,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學生。朱先生精通英,法,俄等多種語言。多年來,他頻繁的來往於歐洲,東南亞,美國,蘇聯。至今還擔任着美國哈佛大學文理學院美術史論系客座教授,馬來西亞藝術學院客座教授。通過講學方式,不僅向外宣傳了我們國家的美術理論研究成果,而且帶回來大量西方現代藝術的信息和資料,為我們史論專業的教學和研究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玫瑰與十字架的象徵目錄

歐洲“世紀末”(Fin de siecle)哲學與象徵主義
1848年的“拉斐爾前派”運動
頹廢生活與基督教精神衝突下的藝術彷徨
但丁·羅賽蒂的戀情生活
“拉斐爾前派”第二次高潮中的唯美主義
威廉·莫里斯的社會主義工藝運動
約翰·沃特豪斯的玫瑰愛情詩
玫瑰與十字架的象徵
在法國,象徵是一種神秘的暗示
勃克林、荷德勒的死亡藝術
克林洛、斯托克、託羅普與克諾普夫對情戀與淫慾的闡述
克里姆特的女性主題
蒙克與弗魯貝爾眼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