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麟

(抗日英烈)

鎖定
王麟(1902-1938),字志仁,四川省榮昌縣城關鎮(今重慶市榮昌區昌元街道)。1915年,王麟就讀於榮昌中學堂,從小立志報國,撰寫“國勢衰頹多憤慨,民生凋敝總憂心”掛於牀頭自勉。1918年,他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入成都熊克武創辦的國民革命軍川軍軍官學校,畢業後歷任餘際唐部排長、連長、營長。1928年,任29軍團長,後調任軍官訓練總隊總隊長。1931年,任四川省北川縣縣長。1932年,赴廬山軍官訓練團、南京中央軍官學校高等教育班受訓,1936年結業後復任29軍團長。1937年9月,任國民革命軍第22集團軍41軍124師739團團長,由綿陽、廣元一帶徒步出川抗日。1938年3月,在山東台兒莊戰役中,率部守衞滕縣阻滯日軍南下,與日寇血戰,壯烈殉國,追贈為陸軍少將。 [1] 
中文名
王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四川省榮昌縣(今重慶市榮昌區)
出生日期
1902年
逝世日期
1938年

王麟人物生平

王麟,字志仁。四川榮昌縣人。團長。追贈陸軍少將。四川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從小看到的就是軍閥混戰、兵災匪禍,百業蕭條、民不聊生。王麟13歲在榮昌中學堂讀書時,就深憂國難民艱,曾書一副對聯:“國事衰頹多憤慨;民生凋敝總憂心”掛在牀頭。16歲時考入國民革命軍四川軍官學校。畢業後歷任川軍第六師師長餘際唐部排、連、營長。1928年任二十九軍上校團長、軍官訓練總隊總隊長等職。 [2] 
1931年任四川北川縣長(該縣城2008年“5·12”大地震中被毀,易地重建。北川地處偏僻,交通不便,羌、藏、漢各族同胞雜居,經濟生產落後。王麟在北川鼓勵發展農業,減輕賦税;興辦文教,建立救濟院;主持編纂了多年失修的北川縣誌,親自撰寫並手書《北川縣誌緒言》,該緒言手書原件現存於四川省圖書館)。 [3]  據《北川縣誌》對王麟政績記載,他曾撥款萬元修建學校,興辦社會福利院……深受百姓擁戴。 [2]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王麟積極參加抗日戰爭誓師出征,任國軍第四十一軍第一二四師第三七〇旅第七四〇團團長。隨軍參加平型關戰役後,節節抵抗。 [2]  1937年9月率軍出川北上,轉戰陝西、山西、魯南抗擊日寇。王麟與日寇作戰勇猛,總是身先士卒,在山西曾身患重病,讓衞士用籮筐抬到前沿指揮戰鬥。 [3] 
1938年初,王麟在成都養病痊癒後申請從四川回到魯南抗日前線,並婉拒了孫震軍長留他在指揮部工作的機會,親率七四〇團在滕縣西北外圍一線阻擊日寇。3月16日午後奉王銘章師長之命馳援滕縣縣城,半夜抵達後即換防東關國軍守軍防務。3月17日黎明起,日軍飛機大炮對東關狂轟濫炸,在炸開的城牆豁口處,步兵屢屢攻城,王麟親率部下頑強抵抗,激烈時以大刀、刺刀與敵肉搏。中午時分,正在部署陣地的王麟被炮彈皮擊中面部重傷,抬往城內指揮所後未及搶救,壯烈殉國。即刻,王銘章師長電報軍長孫震:“立到,臨城。軍長孫。〇密。黎明敵即以大炮向城猛攻,東南角城牆被衝破數處。王團長麟衝鋒陣亡。現正督各部死力堵塞中。謹呈。王銘章。12.12. 叩。”(王銘章最後三封電報之一) [3] 

王麟後世紀念

王麟犧牲後,成都與榮昌等地都舉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動,國民政府予以褒獎並晉為陸軍少將優撫。 [3] 
毛澤東朱德等敬送輓聯,痛悼王銘章、王麟等英烈。毛澤東輓聯曰:“奮戰守孤城,視死如歸,是革命英雄本色;決心殲頑敵,以身殉職,為中華民族增光。”朱德輓聯曰:“一旅守孤城,為民族解放事業犧牲,是大好兒男,流芳青史;萬人興義奮,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將收復失地,復興中華。” [1] 
1997年9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王麟為革命烈士。 [3] 
2015年8月24日,王麟被列入民政部公佈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羣體名錄。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