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雅平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鎖定
王雅平(1957—),女,曾用名王亞平,筆名阿雅,吉林長春人,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全國美術考級委員會高級評委,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人物創作博士,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92年進修於中央美術學院。2007年中國藝術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王雅平的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性藝術大展,多次榮獲國內外畫展大獎,作品被國內外多家博物館及私人收藏,先後在韓國、新加坡、美國、芬蘭以及香港、澳門、台灣、珠海、長春等地舉辦個人畫展。
中文名
王雅平
籍    貫
吉林長春人
出生日期
1957年
職    業
畫家
主要成就
全國衞生美術攝影作品展三等獎,全國第六屆美術作品彙報展三等獎
代表作品
生命的使者,萌,生命的迴旋,清風徐來
曾用名
王亞平
筆    名
阿雅

王雅平活動年表

王雅平 王雅平
1991年 日本共同通訊社邀請赴日本東京參加畫展並領取金獎;
1992年 韓國漢城美術家協會邀請在韓國五個城市進行藝術交流及舉辦畫展;
1993年 美國華盛頓商務中心邀請參加美國西雅圖中國文化節並舉辦兩次畫展;
1995年 澳門舉辦《著名女畫家王雅平國畫邀請展》;
1996年 珠海舉辦《著名女畫家王雅平作品展》;
1997年 長春舉辦《女畫家王雅平中國畫作品展》;
1996年 1997年,參加96、97中國藝術博覽會;
2006年 芬蘭赫爾辛基國際文化中心舉辦《王雅平中國畫作品展》;
2007年 台灣採風、寫生、藝術交流及舉辦中國畫展;
2009年 芬蘭赫爾辛基國際文化中心舉辦《涓涓筆墨情——王雅平中國畫展》;
2009年在北京上上國際美術館《生活·態——雅平視覺藝術展》;

王雅平創作成就

1983年《生命的使者》獲全國衞生美術攝影作品展三等獎;
1985年《萌》獲全國第六屆美術作品彙報展三等獎;
1986年《生命的迴旋》獲第九屆全國版畫展優秀創作獎;
1988年《清風徐來》獲關東畫展優秀作品獎;
作品 作品
1989年《濛濛雨》在全國中國畫大獎賽中獲優秀作品獎;1991年《思緒》獲中日聯合舉辦的“中國的四季美術展”金獎;
1991年《絮語》獲第五屆國際藝術大賞賽優秀作家獎;
1992年《遙遠的聲音》獲92國際水墨大賽銅牌獎;
1994年《鄉鄰》獲第一回中韓書畫大展一等獎;
1994年《南國風情》全國第八屆美術作品展;
1995年《心泉》《等待》獲亞洲女畫家美術作品展優異獎;
1995年《秋紅伴秋聲》獲國際藝術大賞賽銀獎;
1998年《文學泰斗蔡元培》北大百年校慶書畫邀請函;
1999年《迴響》獲第九屆美術作品展(吉林展區)銀獎;
2001年《世紀女性》獲慶祝建黨50週年美展一等獎併入選全國展;
2002年《流光掠影》紀念“講話”60週年美術作品展;
2004年《果實》香港女畫家作品展;
2005年《流光掠影》第二屆國際美術雙年展;
2005年《流光掠影》2005中國中青年藝術家精品展;
2008年《迴響》北京女美術家協會雙年展;

王雅平作品特點

王雅平的作品主題鮮明質樸,返璞歸真,豐厚而有意藴。王雅平以女性特有的敏鋭目光洞察生活中的種種鮮活姿態,並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情趣予以摘擇,以藝術的形式加以再現。其素樸的形式下,顯現出藝術家始終所秉持的“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原則,以及執着於尋求生活中那些讓心靈有所歸屬、生命產生永恆感的東西。
在觀摩王雅平的畫作時,觀者似乎站在了生活面前,從感性到理性,由外及內,由淺及深地眷顧和撫摸着自己的生活。沉甸甸的玉米棒;三五成羣的孩童;麥田邊的老農——這些都是生活中曾經的片段,面對這些畫面似乎可以聽見陣陣的笑聲,竊竊的私語,可以感受到拂過臉旁的社風。這是藝術家面對生活與生命的態度,是王雅平精神世界的體現,是她心靈中某些柔軟的角落。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