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金莊

鎖定
王金莊位於涉縣東部,東界武安市。境內重巒疊嶂,溝壑交織,是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的深山區。1995年面積12平方公里,下置5個村民委員會,4520口人,耕地3898畝,多系山坡梯田。糧食作物以玉米、穀子、豆類、小麥為主。果品以花椒為主。企業有軸承廠、繡花廠、建築隊、石料廠等。
社會總產值2253.7萬元。有初中1所,小學12所,衞生院1處,文化站1處,農村俱樂部6個。距縣城15公里。1996年併入井店鎮。系中國傳統村落名村,及河北省第二批歷史文化名村。
中文名
王金莊
所屬地區
井店鎮
面    積
12 km²
人口數量
4520口人

王金莊歷史沿革

元末王金一家從北關遷此立村;不久,村後又立一村黃金莊,兩村逐漸發展連成一片。民國35年(1946年)統稱為王金莊。

王金莊地理文化

下有王金莊一街,王金莊二街,王金莊三街,王金莊四街,王金莊五街5個行政村。
王金莊一街1996年耕地面積462畝,人口759人,居民人均生產性純收入836元。
王金莊二街1996年耕地面積619畝,人口916人,居民人均生產性純收入855元。
王金莊三街1996年耕地面積640畝,人口991人,居民人均生產性純收入859元。
王金莊四街1996年耕地面積623畝,人口852人,居民人均生產性純收入842元。
王金莊五街1996年耕地面積583畝,人口899人,居民人均生產性純收入848元。

王金莊民風習俗

河北省涉縣井店鎮王金莊,坐落在太行深山中的一個不起眼的山村。他的建築一直遵循着明清始建時期風格。石房、石街、石巷、石桌、石凳、石碾、石磨,真是一個天然的石頭博物館,多年來一直吸引着眾多畫院師生都到這裏寫生。
甚至有人説王金莊是涉縣最美的景緻,用文化的眼光看,王金莊的建築有着鮮明的地域特色,每條巷每座院都散發着幽幽古韻,絲絲縷縷地透着沉重的歷史質感。走在清晨黃惛的曲窄小巷中:石道上光可鑑影,石牆表老舊滄桑,石門內驢鳴犬吠,石煙洞炊煙裊裊……讓人瞬時穿越時空,迴歸樸拙。
王金莊還有一道獨特的景色,因山區的環境限制,全村幾乎家家都養着驢。驢是他們的主要勞動力和交通工具,日出日落時分,一隊隊老鄉牽着或騎着驢,走在通向農田或回家的山道上。
獨特的自然條件,使花椒成了村民賴以生存的財富之一。所生產的大紅袍花椒以皮厚、味香、油性大聞名遐邇;所生產的“崇香”花椒素有“十里香”之美譽,其色澤鮮豔、顆粒均勻,以麻味充裕、香氣濃郁而名冠四海,是花椒之中的精品。先後榮獲第四、五、六、七屆中國(廊坊)農副產品暨農業技術交易會名優產品。首屆中國(瀋陽)國際農業博覽會名優產品獎。王金莊組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興建了輻射晉冀豫三省的花椒交易市場,解決了花椒、核桃等山貨的銷售難題。
故有來訪客人做四季詩讚曰:
一 春 季 王 金 莊
春來料峭田層層,
天工巧奪鬼斧工。
問詢魯班偷誰藝?
金莊鄉里老匠人。
二 夏 季 王 金 莊
夏至滿山野花妍
蟲鳥天堂嬉無間
樹上頑童飛語笑
光膊赤跣似長猿
三 秋 季 王 金 莊
秋到清流水潺潺
低頭便見水中天
村莊倒影水墨畫
荷鋤老者天上仙
四 冬 季 王 金 莊
冬雪皚皚裹銀妝
遠山含黛錯落藏
炊煙裊裊騰雲起
山莊人家過年忙

王金莊代表名人

讓世界驚歎的愚公
沉香自古劈山是為了救母,愚公點點移山是要看得見更遠的地方,為了找尋內心的光芒。
六七十年代的邯鄲,同樣有一位“移山”人,而在涉縣,在那個到處山體嶙峋的地方,要“移山”造田,用手腳趟出一條路來,需要何等的勇氣和魄力。
然而,王全有就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地開始了,這個“移山人”自己品嚐着苦澀,卻把甘甜留給了後人。
【個人簡介】
王全有出生於1911年,涉縣王金莊鄉王金莊二街人。歷任二街黨支部書記兼邯鄲地委委員、涉縣革命委員會副主任等職。1969年赴京參加國慶觀禮,1975年和1978年先後兩次當選為第四屆和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在他去世後第二年,涉縣縣委、縣政府又授予他”林業功臣”光榮稱號。
王金莊地勢險峻,到處溝壑縱橫,石厚土薄,自古就有“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地在半空中、路無半步平”,“吃水比油貴、吃糧更發愁”之稱。
為改變家鄉貧困面貌,王全有於1969年帶領全村1200名勞力,肩扛鐵錘、釺爬上桃花嶺劈山修路。第一段工程要斬斷矗立百丈的斷頭崖,過去,此崖上斷送過許多人命。王全有腰繫麻繩,飛身半壁,一口氣幹了9個小時,在崖上打下了第一個炮眼。他説:“就是摔死我,也不能再讓子孫後代行路難。”短短4個月,他削平11個山堖,修通13華里長的盤山公路,讓汽車開進了王金莊。
王金莊耕地少得全縣聞名。王全有帶領治山專業隊,駐進巖凹溝,劈土造田。荒山陡坡石厚土少,每造一塊地就要壘兩丈高、一里長的雙層石堰,挑近萬擔土。他把石頭在溝底砸碎,搬到陡坡上,在梯田外層壘大石,中間填碎石,然後從石縫裏摳土,從山堖上刨土,擔到梯田裏。
隆冬季節,大雪封山,王全有和大夥還在五丈多高的懸崖峭壁上搬石運土,修築“天門懸田”。
整整7年,王全有帶領專業隊以六七百工日修一畝田的功夫,在巖凹溝,壘起雙層石堰,造出高標準梯田,被稱作“萬里千擔一畝田,青石板上創高產”。
1970年,王全有和村黨支部一班人,帶領羣眾在大南溝興建一座小型水庫。沒技術,他就和老石匠李天顧身背乾糧,兩次冒雨步行60公里,到古台水庫去取經;沒有資金,他帶頭捐資湊款;搞漿砌無砂子,就發動全村男女老少往返20公里,從龍虎河裏背來12.5萬公斤砂子;沒有水,就到武安七水嶺村挑,規定每人一天挑兩擔,王全有挑三四擔。經過兩年零一個月的奮戰,終於建成一座13萬立方米的小型水庫。
1974年,王全有在河灘上砌涵洞造良田,其中雙洞2000米,造截流壩9個,建石拱橋3座,造良田244畝。1977年在村前修建了一座容量9000立方米的大水池,並種上花椒樹,使王金莊生產、生活條件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1983年,王全有因病去世。
1988年1月,聯合國世界糧食署評估團的專家到王金莊參觀梯田時讚歎地説:“往上看登天梯,往下看入地門。中國人了不起,上管天,下管地!”
【新聞回放】
《黨建》2005年第7期《太行山精神代代傳》一文載:
1965年春,身為黨總支書記的王全有帶領200人的治山專業隊開進千年未墾過的巖凹溝,石厚土少坡陡的荒山熱鬧了。
他們把這裏的石土坡重新組合一番,大石頭壘成雙層地堰,小石頭填在下面,上邊是從石縫中摳出來的土、從山堖上刨出來的土。收工時,王全有還告訴大家把灌到鞋裏的土也倒出來。
隨後治山隊開進“南天門”,王全有脱掉鞋子第一個爬上崖頭開出一條能放下腳的小道,讓40多人手拉手攀上去,傳石運土。
8天后,一塊“天門懸田”修成了;7年後,57條大小山嶺上壘起了250公里長的雙層石堰。
500畝地4000多塊,這是王全有的治山隊用手託着的田呵。
坡治了,溝呢?怎麼也不能不讓山上的水不從這兒流過呀。“拱個橋洞,下邊流水上邊墊土。”這樣,溝底又出了244畝良田。
不能造田的山呢,王全有另有安排,種上了30萬棵花椒樹,一年收入50萬。
王全有太累了,他帶着自己未竟事業的遺憾到另一個世界去了。他留下了什麼呢?
這就是奉獻了一生的全國人大代表王全有的家?低矮的大門,大約四五平方米的小院,矮小的房屋裏有一道矮小的土炕。
王老太太説:“全有在世時説等鄉親們都住上好房他就蓋新房,可他沒這福分,沒等到這一天。”
其實王金莊有很多名人的,因為都已過世,而現如今我們年輕一輩的都常年在外,對他們知之甚少,所以沒有辦法一一補全。待後續蒐集到更詳細的資料了一併補充。
歡迎大家來編輯本詞條。------王金莊三街人-hack_z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