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過酥梨

鎖定
王過酥梨,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1] 
王過酥梨最早起源於東漢年代。王過酥梨生產區域水質質量合格,四季分明、光、熱資源豐富,年平均降雨量559.3毫米,有利於酥梨生產。王過酥梨果皮光滑,皮質較厚,果肉白色、多汁、味甜、可口。 [1] 
2013年12月3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王過酥梨”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中文名
王過酥梨
產地名稱
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
品質特點
果肉白色、多汁、味甜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國家農業部第2046號公告
批准時間
2013年12月30日

王過酥梨產品特點

王過酥梨外觀特徵

王過酥梨果實為近長圓形,果皮黃而微綠色,梗窪附近果點較大,周圍間有突起,無放射狀金黃色鏽斑,果皮光滑,皮質較厚,果梗中粗,萼窪廣而淺,萼片脱落或宿存;果肉白色、多汁、味甜、可口。 [1] 
王過酥梨 王過酥梨

王過酥梨品質指標

王過酥梨含有多種維生素,食後止渴、下火、化痰。經鑑定,王過酥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0-12%,總酸量0.08-0.1%,固酸比為142.1-142.3,維生素C18-25毫克/100克,果型指數1.05-1.08,平均單果重362-366克,並富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等微量營養元素,食後止渴、清火、潤肺、止咳、化痰,能起到祛病養身之效。 [1] 

王過酥梨產地環境

王過酥梨土壤地貌

王過酥梨 王過酥梨
王過酥梨生產區域土壤中性,pH值在6.5-8之間,土層深厚、肥沃,通透性好,以沙壤土和黃綿土最好。海拔高,土壤形成和分佈因受垂直性、地帶性和地域性的生物氣候和地理環境作用,造成土壤類型多樣化,耕地土壤主要有四大土類,在各類土壤中,優質土壤比重較大,適種性廣,土質類型以褐土、潮土為主,佔耕地總面積的86%以上;從養分調查看,各土類有機質和全氮含量差異不大,有效磷、速效鉀以及中微量元素都是潮土較高。酥梨產區十餘年來土壤肥力呈逐年上升趨勢,據區土肥站定位監測,有機質已達到13.9克/千克,全氮0.9/千克,速磷14.4毫克/千克,速鉀260毫克/千克。 [1] 

王過酥梨水文情況

運城市鹽湖區地處盆地中心,水域面積大,地下水資源豐富,井灌發達,灌溉水均符合無公害食品相應標準的要求,水質質量合格,有利於優質酥梨生產。 [1] 

王過酥梨氣候情況

王過酥梨 王過酥梨
運城市鹽湖區地處華北高原,位於山西省南部 ,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 南靠中條山,北依稷王山,海拔300至1357米。屬大陸温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熱資源豐富,年平均降雨量559.3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247.4小時,晝夜温差12攝氏度,年平均氣温13.6攝氏度 ,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氣温-2.2攝氏度,最熱月份七月平均氣温27.4攝氏度,全年≥10攝氏度可利用積温在3900-4400攝氏度之間,無霜期208天左右。由於其土地肥沃,光熱資源豐富,晝夜温差較大,自然條件獨特,是酥梨生長的優勢區域。 [1] 

王過酥梨歷史淵源

王過酥梨 王過酥梨
王過酥梨,1973年從安徽碭山引進,首先在運城市泓芝驛鎮王過村一帶栽培,配以河北省鴨梨、雪花梨為受粉樹種,培育出了王過酥梨。 [3] 
1980年起,王過村黨支部、村委會就帶領羣眾響亮地吹起了“大栽梨樹,大唱梨戲,大發梨財”的號角,使梨樹面積由原來600餘畝發展到3500畝,佔總耕地面積80%,掛果率達到70%,酥梨生產納入規模化生產的軌道。 [4] 

王過酥梨生產情況

截至2013年12月,王過酥梨總生產面積1333公頃,年總產量為5萬噸。 [1] 
2017年,鹽湖區泓芝驛鎮果園耕地面積是49000畝,王過酥梨的面積已經近40000畝。 [5] 

王過酥梨產品榮譽

1992年,王過酥梨在中國第一屆農業博覽會果品鑑評中,以99分的成績名列全國酥梨品種第二名。 [3] 
1994年,王過酥梨在全國果品鑑定會上被評為第二名。 [4] 
1995年,王過酥梨在全國農業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4] 
2013年12月3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王過酥梨”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王過酥梨地理標誌

王過酥梨地域保護範圍

王過酥梨 王過酥梨
芳林馬蹄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運城市鹽湖區泓芝驛鎮王過村、泓芝驛村、累德村、北店村、南店村、孫餘村、董杜村、北古村、西古村、張半村、郭伴村和上郭鄉的中陳村,共12個行政村。地理座標為東經110°41′23″-111°12′28″,北緯34°48′27″-35°14′17″。 [1] 

王過酥梨質量技術要求

  • 安全要求
產品質量安全規範嚴格執行NY/T5102-2002《無公害梨生產技術規程》標準。嚴格執行NY5322-2006《無公害酥梨產品標準》。嚴格執行NY5013-2006《無公害酥梨產地環境條件》標準。 [1] 
  • 特定生產方式
王過酥梨在生產園地選擇、規劃、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和果實採收等生產過程中嚴格執行無公害酥梨標準化生產技術操作規程。
技術管理:採用杜梨做砧木,利用嫁接法培育壯苗;授粉樹品種的選擇與配置:以紅蜜梨、雪花梨、黃梨、荏梨等品種為授粉品種,授粉品種與酥梨的配比是1:8至1:10;栽植密度:根據技術水平等條件,每667平方米(畝)定植不超過83株;施肥:秋季施肥一般在9-10月果實採收前後施入有機肥,採用穴施、條溝施、放射狀施肥或全園撒施;澆水:每年於萌芽前、幼果膨大期、果實膨大期、土壤封凍前,灌水4次,採收前15天禁止澆水;果實套袋:一般在花後4-8周套袋,最晚不超過6月20日。套袋前全園仔細噴殺蟲、殺菌混合液1-2次。噴藥第2天套袋。套袋順序由裏到外,由下到上;果實採摘:根據果實成熟度、用途和市場需求在盛花後135至165天開始採收,摘果的順序應先下後上,先外後內,以免碰掉和砸傷果實。下雨天、有霧和露水未乾時不宜採收,採後按照GB10650-89的要求進行分級、包裝;貯藏:建有專門的酥梨保鮮庫,在晴天採收後果温較高,一般不宜直接入庫,應將梨果進行預冷後,再進行貯藏;運輸:實行無污染運輸。
病蟲害綜合防治: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建立比較完善的預測預報制度;摸清梨樹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合理使用低毒、高效農藥,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嚴格按用藥安全操作規程使用,同時控制農藥用量,降低用藥成本。採取農業措施如選用良種壯苗,加強檢疫,冬季清園,肥水管理,合理修剪,果實套袋等。採取物理防治措施 :人工捕捉,掛放捕蟲板,性引誘劑,殺蟲燈。生物防治措施:保護並利用害蟲天敵、寄生菌實行生物防治。如赤眼蜂、瓢蟲等。化學防治:優先採用生物農藥,推廣應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控制化學農藥施用次數,防止環境污染;對症下藥,合理使用農藥,注意噴藥質量,減少數量 ;避免重複使用同一藥劑,應交替使用,防止病蟲產生抗藥性。 [1] 

王過酥梨專用標誌使用

王過酥梨的地理標誌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