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辯

(隋朝名將)

鎖定
王辯(562—617年),字警略,馮翊郡蒲城縣(今陝西省蒲城縣)人。隋朝名將,清河郡守王訓的孫子。
王辯喜讀兵書,善於騎射。北周時期,屢立戰功,授帥都督。隋文帝即位,出任大都督,累授車騎將軍,平定漢王楊諒叛亂、征討吐谷渾、遼東之戰,頗有功勳,歷任、尚舍奉御、鷹揚郎將。累遷通議大夫、武賁郎將,賜爵武寧縣男,鎮壓各地農民起義。
大業十三年(617),聯合王世充統領把守洛口倉,攻打魏公李密作戰,兵敗殉國,時年五十六歲,安屍葬於將軍帽山下。大清同治十三年(1874),出現樹碑一通,迄今尚存,列為洛南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本    名
王辯
警略
所處時代
隋唐時代
出生地
馮翊蒲城
主要成就
假清河太守
性    別
人物生平
王辯,字警略,馮翊蒲城人。祖訓,以行商致富。魏世,出粟助給軍糧,為假清河太守。
王辯少習兵書,尤善騎射,慷慨有大志。在周,以軍功,授帥都督。
開皇初,遷大都督。仁壽中,遷車騎將軍。漢王楊諒之作亂也,從楊素討平之,賜爵武寧縣男,邑三百户。後三歲,遷尚舍奉御。從徵吐谷渾,拜朝請大夫。數年,轉鷹揚郎將。遼東之役,以功加通議大夫,尋遷武賁郎將。
及山東盜賊起,上谷郡魏刀兒自號“歷山飛”,眾十餘萬,劫掠燕趙。帝引王辯升御榻,問以方略。王辯詳論取賊形勢,帝稱善,曰:“誠如此計,賊何足憂也。”於是發從行步騎三千,擊敗之,賜黃金二百兩。
明年,渤海賊帥高士達自號東海公,眾以萬數。復令辯擊之,屢挫其鋭。帝在江都宮,聞而馳召之。及引見,禮賜甚厚,復令往信都經略。士達於是復戰,破之,優詔褒顯。時賊帥郝孝德、孫宣雅、時季康、竇建德、魏刀兒等,往往屯聚,大至十萬,小至數千,寇掠河北。王辯進兵擊之,所往皆捷,深為羣賊所憚。及翟讓寇徐豫,王辯頻擊走之。讓尋與李密屯據洛口倉,辯與王世充討密,阻洛水相持經年。辯率諸將攻敗密,因薄其營,戰破外柵。密諸營已有潰者,乘勝將入城,世充不知,恐將士勞倦,於是鳴角收兵,翻為密徒所乘。官軍大潰,不可救止。至洛水,橋已壞,不得渡,遂涉水,至中流,為溺人所引墜馬。王辯時身被重甲,敗兵前後相蹈藉,不能覆上馬,竟溺死焉,時年五十六。三軍莫不痛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