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象晉

鎖定
王象晉(1561年-1653年),字藎臣,又字子進,號康宇,自稱好生居士、明農隱士、羣芳主人等。山東新城(今山東桓台)人。明代園藝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文人、官吏,旁通醫學。 [1] 
王象晉出生在官宦世家,自幼勤奮好學,博覽羣書。於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中進士,授中書舍人。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任禮部儀制司主事。崇禎元年(1628年),任按察司副使,次年,平定通州民亂。崇禎七年(1634年),升任河南按察使。次年,遷浙江右布政使。明熹宗天啓元年(1621),寫成《羣芳譜》原名《二如亭羣芳譜》。 [1]  入清後隱居不仕,後於順治十年(1653年),去世。享年九十三歲。 [2] 
王象晉的農學思想集中體現在《羣芳譜》一書中。該書是17世紀初中國的一部植物學、農學鉅著,整理和彙集了此前中國園藝和植物學的重要成就。因此被後人稱作植物學辭書。 [1]  其在園藝上很有造詣,原產中國的蘋果,就由他定名為蘋果,並給以正確的性狀描述。他還創造了甘薯的壓條繁殖法,對甘薯在北方的推廣作出貢獻。 [3] 
藎臣、子進、三晉、康侯
康宇,名農居士
所處時代
明代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桓台新城(今屬山東)
出生日期
1561年
逝世日期
1653年
主要成就
編撰明代農學鉅著《羣芳譜》
主要作品
《羣芳譜》
《賜閒堂集》
《清寤齋心賞編》
《剪桐載筆》
本    名
王象晉

王象晉人物生平

1604年(明萬曆三十二年)中進士,授中書舍人。1613年(明萬曆四十一年)考選,升任翰林、御史等職。時值魏忠賢閹黨之禍熾盛,他與兄王象乾都是東林黨人,閹黨力圖拉攏他二人入夥,遭拒絕,遂觸怒閹黨,被迫辭職回鄉。數年後復職,歷受河南按察使、浙江右布政使等職。

王象晉人物評價

他為人寬厚正直,見義勇為,樂於助人,因事得罪了當朝權貴,仕途坎坷。史書稱譽他是,“濟人利物常恐不及,乃愛國愛民、急公好義、關心國計民生的長者”。

王象晉農業實踐

他在身居官職的時候,也時時不忘農本要義,經常尋找機會到農村瞭解各種農作物的栽培技術及生產情況。他還常到農田現場細心觀察體驗,親身獲取第一手農業資料。
自1607年至1627年的20年間,王象晉大部分時間是在家鄉經營農業。他特別熱愛種植花卉、果樹、蔬菜等園藝作物,專門開闢了一塊園地,自己動手,督率傭僕培育花木,試種農作物。經過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王象晉積累了豐富的農業生產知識,又從古代農書中汲取了不少寶貴資料,在此基礎上,他用10多年的時間編撰了一部28卷40餘萬字的農業重要著作《羣芳譜》。

王象晉醫藥學貢獻

晚年優遊林下,平時留心醫藥,從事園藝和醫藥研究,經常收集所見到的各種驗方,日久成帙。間或以之授人,用之多驗,久之遂通醫藥,對藥物性能頗有了解。論男女氣血之異而分別用川芎熟地。《羣芳譜》按照12譜分類,藥居一類,對藥性的種植、修治、制用、辨訛、服食等,均有所論述,對祖國醫藥學有一定貢獻。

王象晉主要著述

一生著述頗多,有《二如堂羣芳譜》28卷、《賜閒堂集》20卷、《清寤齋心賞編》、《剪桐載筆》、《奏張詩餘台壁》等行世。醫著有《保安堂三補簡便驗方》、《保世藥石》及《衞生鈴釋》,後二種已軼。
農學鉅著《羣芳譜》
《羣芳譜》,全名《二如亭羣芳譜》。它是彙集16世紀以前的古代農學大成,其內容相當廣泛,論述頗為周詳。書內按天、谷、蔬、果、茶竹、桑麻葛棉、藥、木、歲、花、卉、鶴魚等12個譜分類,並且對每一種植物都詳敍形態特徵、栽培、利用、典故和藝文,這是其他農書所不及的。
王象晉特別重視對糧食作物的研究和記載,對研究的成果還身體力行,大力推廣。萬曆中甘薯自國外傳入福建不久,王象晉獲悉後即多方設法引入栽培、試驗。經過幾年反覆觀察實踐,認為可以大面積推廣。於是,他將自己試種的經驗公開出來。如,種甘薯的最佳土壤、管理方法以及留種、育苗、繁殖技術、儲藏應注意的事項等,《羣芳譜》都做了詳盡的記載。
在果樹種植方面,王象晉從實踐中認識到,“地不厭高,土肥為上。鋤不厭數,土松為良。”而在果樹繁育方面,明確提出嫁接可以改良品質,引起定向變異,可以培育新品種。他在《羣芳譜》中記載了6種接博方法:身接、根接、皮接、枝接、靨接、搭接。對上述6種接博法該書還做了詳細説明。
《羣芳譜》在各分譜的首端,均寫有分譜的“小序”,旨在簡介該譜的概貌。接着是“首簡”,概括本譜的要點,包含具有指導意義的內容。書中每一植物項下大都記述有藝植(包括栽培、管理、留種、加工、制用等措施),系參考前人的著述並結合個人經驗寫成的,具有較高的資料價值。
參考資料
  • 1.    王象晉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6-25]
  • 2.    錢仲聯,傅璇琮,王運熙等總主編.中國文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第890頁
  • 3.    農業大詞典編輯委員會編.農業大詞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第17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