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華偉

(北京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

鎖定
王華偉,北京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 [1] 
中文名
王華偉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王華偉人物經歷

2011年,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律系(現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法學院),法學學士。
2017年,北京大學法學院,碩博連讀,法學博士。
2018年,德國弗萊堡大學法學院(馬普外國與國際刑法研究所),法學博士。
2018年7月-2020年8月,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後研究人員。
2020年9月-,北京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 [1] 

王華偉研究領域

網絡犯罪、信息刑法、刑法教義學、中國刑法學、比較刑法學。 [1] 

王華偉學術成果

一、論文
1.《中立幫助行為的解構與重建》,載《法學家》2020年第3期。
2.《避風港原則的刑法教義學理論建構》,載《中外法學》2019年第6期。
3.《我國網絡犯罪立法的體系性評價與反思》,載《法學雜誌》2019年第10期。
4.《數額犯未遂問題研究:從最高人民法院第62號指導性案例切入》,載《法律科學》2019年第5期。
5.《網絡語境中幫助行為正犯化的批判考察》,載《法學評論》2019年第4期。
6.《網絡語境中的共同犯罪與罪量》,載《中國刑事法雜誌》2019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刑事法學》2019年第7期轉載。
7.《輕微犯分流出罪的比較考察與制度選擇》,載《環球法律評論》2019年第1期。
8.《刷單炒信的刑法適用與解釋理念》,載《中國刑事法雜誌》2018年第6期。
9.《從分立走向融合:犯罪參與模式的比較研究》,載《法學論壇》2017年第6期。
10.《要素分析模式之提倡:罪過形式難題新應對》,載《當代法學》2017年第5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刑事法學》2017年第12期轉載。
11.《網絡服務提供者刑事責任的認定路徑:兼評快播案的相關爭議》,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7年第5期。
12.《網絡服務提供者的刑法責任比較研究》,載《環球法律評論》2016年第4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刑事法學》2016年第12期轉載,併入選《中國法學文摘·2016》。
13.《刑法知識轉型與“但書”的理論重構》,載《法學評論》2016年第1期。
14.《惡意透支的法理考察與司法適用》,載《法學》2015年第8期。
15.《<刑法>第13條“但書”實證研究:基於120份判決書的理論反思》,載《法學家》2015年第6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刑事法學》2016年第5期轉載。
16.《誤讀與糾偏:以刑制罪的合理存在空間》,載《環球法律評論》2015年第4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刑事法學》2015年第11期轉載。
17.《中國犯罪參與模式之定位:應然與實然之間的二元區分體系》,載《中國刑事法雜誌》2015年第2期。
18.《論減刑制度的適用條件》,載《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
19.《刑民一體化視野中的存款佔有》,載《法律適用》2014年第1期。
20.《網絡時代的刑法解釋論立場》,載《中國法律評論》2020年第1期。
21.《論被害人補償之對象範圍》,載《江漢學術》2013年第2期。
22.《論國際刑法中的共犯刑事責任》,載《刑事法評論》2013年第33卷。
23.《論主觀正當化要素的堅持》,載《刑事法評論》2013年第32卷。
24.《德國網絡平台責任的嬗變與啓示》,載《北大法律評論》第19卷第1輯。
二、專著
Die strafrechtliche Verantwortlichkeit von Internet-Service-Providern, Ein deutsch-chinesischer Rechtsvergleich, Berlin: Duncker & Humblot, 2019.
三、譯文
1.[德]烏爾裏希·齊白:《比較法視野下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責任》,載《刑事法評論》2016年第37卷(與吳舟合譯)。
2.[德]烏爾裏希·齊白:《網絡服務提供者的刑法責任:刑法總論中的核心問題》,載《刑法論叢》2016年第4期。
3.[德]弗里德里希-克里斯蒂安·施羅德:《客觀歸責理論的發展歷程》,載《當代德國刑事法研究》2017年第2卷。
4.[德]托馬斯·魏根特:《違法性的中德比較》,載梁根林、[德]埃裏克·希爾根多夫主編:《違法性論:共識與分歧》,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
5.Ye Liangfang, Die Position des Unrechtsbewusstseins in Strafrechtssystem, in Eric Hilgendorf (Hrsg.), Das Schuldprinzip im deutsch-chinesischen Vergleich, Mohr Siebeck, 2019. [1] 

王華偉所獲榮譽

2019年,北京大學優秀博士後。
2018年,第四屆“全國刑法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一等獎。
2017年,北京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2016年,第十一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徵文獎一等獎。
2015年,第十屆中國法學家論壇徵文獎二等獎。
2015年,第十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徵文獎三等獎。
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校長獎學金、學術創新獎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