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立春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鎖定
玉米栽培專家:王立春,男,1960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農學博士,曾任白城市農科院土壤耕作研究所所長,吉林省農科院植保所所長、土肥所所長。現任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院科研助理,農業環境與資源研究所所長, [1]  二級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 [2] 
2021年4月23日,入選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4] 
中文名
王立春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0年11月
出生地
吉林乾安
代表作品
1、《吉林玉米高產理論與實踐》科學出版社 2014年 2、《吉林玉米綠色豐產栽培》中國農業出版社2020年
職    務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院科研助理,農業環境與資源研究所所長

王立春人物經歷

王立春,男,1960年11月出生,漢族,吉林乾安人。農學博士,二級研究員,我國著名玉米栽培和養分管理專家,博士生導師。曾任白城市農科院土壤耕作研究所所長,吉林省農科院植保所所長、土肥所所長。現任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院科研助理,農業環境與資源研究所所長,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東北栽培崗位科學家。先後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國家糧安之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吉林省傑出創新創業人才、第二批吉林省資深高級專家、吉林省優秀共產黨員標兵、吉林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他帶領的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科研團隊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先後入選第一批吉林省重大科技項目研發人才團隊和吉林省黃大年式科研團隊。作為實驗室主任領銜建設了農業部東北植物營養與農業環境重點實驗室。長期擔任國家部委和吉林省委決策諮詢專家,兼任國家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成員、吉林省土壤學會理事長、《東北農業科學》主編、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國際黑土網絡會員等學術職務 [3] 

王立春教育工作

1979年7月-1983年7月 吉林農業大學土化系學習
1983年7月-1999年10月 白城市農業科學院土肥所工作
1999年11月—2000年7月 吉林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工作
2000年8月—2002年3月 吉林省農科院植保研究所工作
2000年8月—2003年8月 吉林省農科院土肥所工作
2003年8月—至今, 吉林省農科院農業環境與資源研究中心工作
2005年8月至2009年8月 吉林農業大學在職博士研究生

王立春學術兼職

1、科技部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專家組成員。
2、農業部科技入户吉林省玉米首席專家。
3、農業部行業項目東北區玉米課題首席專家。
4、吉林省土壤學會副理事長。
5、國家玉米栽培學會理事。
6、《玉米科學》期刊編委。
8、吉林省農機協會會長。
9、2021年5月28日,任農業農村部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專家指導組成員。 [6] 
10、2023年12月,當選為吉林省院士專家聯合會副會長。 [11] 

王立春研究方向

一直從事玉米栽培和養分管理研究和推廣工作。

王立春科研項目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十五”以來先後主持國家重大科技攻關“玉米優質高效生產技術研究與示範”課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吉林玉米豐產高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東北平原中部(吉林)春玉米豐產高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糧食豐產增效“東北中部春玉米、粳稻改土抗逆豐產增效關鍵技術研究與模式構建”項目,主持農業部行業科技專項“東北春播玉米穩產技術措施研究與示範”項目,主持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肥料高效利用及組裝配套產品吉新牌複合肥中試”、“提高化肥利用率綜合技術示範”課題,主持“863”項目“土壤養分與水分數據庫的建立及玉米施肥模型研究、玉米喜肥特型與精確施肥模型研究子課題,主持中加合作“吉林省土壤養分管理與平衡施肥研究”以及吉林省科技廳項目“新型肥料開發研究”、“專用玉米標準化生產技術研究”、“工業用玉米、大豆規範化生產技術及標準研究與示範”等項目。
近年來,針對生產重大難題開展攻關,構建“吉林玉米豐產高效技術體系”和“黑土地退化土壤修復與可持續利用技術體系”,解決了寒區秸稈直接還田難、化肥超量、黑土退化加劇、持續增產難等問題,創造了我國雨養春玉米1216.6公斤/畝的最高紀錄。實現了黑土地高強度可持續利用,為東北玉米生產綠色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領銜構建了“科研機構+技術推广部門+新型經營主體”示範網,按“核心區、示範區、輻射區”梯次遞進的推廣鏈進行技術擴散,建立了東北3省-400鄉-5000示範户的擴散網絡,加速了技術成果的轉化應用。累計推廣1.94億畝,增產玉米687.10萬噸,取得社會經濟效益89.44億元。

王立春獲獎成果

1 黑土地玉米長期連作肥力退化機理與可持續利用技術創建及應用,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1名
2 吉林玉米豐產高效技術體系,200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1名
3 吉林省科學技術特殊貢獻獎,2020年
4 松嫩平原黑土可持續高效利用技術體系,2013年中華農業科技獎一等獎,第1名
5春玉米(超)高產高效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2007年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第1名
6 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農業技術推廣獎,2019年
7 玉米肥料優化管理關鍵技術,2017年吉林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第1名
8 玉米大面積豐產高效綠色技術體系創建與應用,2019年吉林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2名
9 玉米肥料優化管理關鍵技術,2017年吉林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第1名
10 春玉米優質高產安全生產綜合配套技術研究,2005年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第1名
11 提高化肥利用率綜合技術研究,2003年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1名
12 黑土區退化土壤修復與可持續高效利用技術體系,2015年大北農科技獎成果獎一等獎,第1名
13 專用玉米標準化生產技術 2009年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2名
14 不同營養遺傳類型玉米營養特性及其規律研究 2009年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第2名
15 大規模現代化農業數字化技術應用研究與開發 2006年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第3名

王立春論文專著

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了“吉林省玉米超高產研究進展與產量潛力分析”,“提高春玉米主產區玉米單產的技術途徑研究”,“東北春玉米耕地合理耕層構造研究”等100餘篇論文,主(參)編“吉林玉米高產理論與實踐”、“吉林玉米綠色豐產栽培”等著作6部。

王立春出版專著

1、《吉林玉米高產理論與實踐》科學出版社 2014年
2、《吉林玉米綠色豐產栽培》中國農業出版社2020年
3、《大田作物施肥200問》 吉林出版集團出版社 2007

王立春代表性論文

1.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soil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contents, aggregate stability,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ic substances in a Mollisol.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2016,16(7):1849-1857, 通訊作者
2.First characterization of humic-like substances isolated from maize straw biochar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2015,24(5):1815-1821,通訊作者
3.Characteristics of nutrient accumulation and efficiency in maize under different agronomic managements .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17:1755-1767,通訊作者
4.Effect of subsoil tillage depth on nutrient accumulation, root distribution, and grain yield in spring maize..The Crop Journal .2014,2(5):297-307,通訊作者
5.吉林省玉米高產高效綠色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吉林農業大學學報, 2018,40(4):383-392,第一作者
6.提高春玉米主產區玉米單產的技術途徑,玉米科學,2010-06-18,第一作者
7.不同施肥方式對黑土春玉米田硝態氮和銨態氮的影響,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009,12(12):85-87,第一作者
8.測土配方施肥方法研究,土壤通報,2008,39(4):865-870,第一作者
9.東北春玉米耕地合理耕層構造研究,玉米科學,2008,16(4):13-17,第一作者
10.提高春玉米主產區玉米單產的技術途徑,玉米科學,2007,15(6):133-134,第一作者
11.不同氮磷鉀營養水平對優質玉米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張寬 吉林農業科學,2006,31(6):16-18,21,第一作者
12.高油玉米花粉直感效應對普通玉米品質的影響,玉米科學, 2006,14(4):86-89,第一作者
13.吉林省玉米超高產研究進展與產量潛力分,中國農業科技導報, 2004,6(4):33-36,第一作者
14.秸稈還田量對黑土區土壤及團聚體有機碳變化特徵和固碳效率的影響,中國農業科學,2020,53(22):4613-4622,通訊作者
15.東北地區玉米秸稈全量深翻還田耕種技術研究,玉米科學,2019, 27(5):123-129,通訊作者
16.滴灌施氮對春玉米氮素吸收、土壤無機氮含量及氮素平衡的影響,水土保持學報,2018,32(1):238-245,通訊作者
17.不同緩/控釋氮肥對春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土壤無機氮變化及氮平衡的影響,中國農業科學,2018,51(20):3928-3940,通訊作者
18.控釋氮肥減施對春玉米產量、氮素吸收及轉運的影響,中國農業科學,2018,51(20):3941-3950,通訊作者
19.東北春玉米區不同耕作方式對玉米磷素積累分配的影響,玉米科學, 2017,25(2):117-122,通訊作者
20.不同施磷水平下水稻產量、養分吸收及土壤磷素平衡研究,東北農業科學,2016,41(6):61-66,通訊作者
21.氮肥追施方式對不同類型土壤玉米養分吸收及利用的影響,玉米科學,2015,23(3):124-129,通訊作者
22.我國北方40個高產春玉米品種的磷素利用特性,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5,21(3):580-589,通訊作者
23.不同熟期春玉米品種的籽粒灌漿特性,中國農業科學,2014,47(18):3557-3565,通訊作者
24.施鉀和秸稈還田對春玉米產量_養分吸收及土壤鉀素平衡的影響,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4,20(5):1110-1118,通訊作者
25.灌漿期風災倒伏對玉米籽粒灌漿特性及品質的影響,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13,21(9):1107-1113,通訊作者
26.玉米倒伏和扶直的產量效應研究,玉米科學,2013,21(6):81-83,90,通訊作者
27.我國北方37個高產春玉米品種幹物質生產及氮素利用特性,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2,18(1):60-68,通訊作者
28.不同氮肥運籌對東北春玉米氮素吸收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響,玉米科學, 2012,20(6):128-131,136,通訊作者

王立春參選院士

王立春是2023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李玉提名 [10] 

王立春榮譽獎勵

1、1996年獲振華、王義錫科技扶貧獎勵基金服務獎。
2、1997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3、1998年吉林省人事廳等授予吉林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候備人選。
4、1999年授予吉林省勞動模範、吉林省跨世紀中青年農業科技骨幹。
5、2005年被評為吉林省高級專家。
6、2002-2010年連續九年被吉林省農科院評為先進工作者標兵,2004、2006、2008、2010年連續四年被吉林省農科院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06年被評為省直機關有優秀共產黨員標兵,並被吉林省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7、2007年被國務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貼、中共吉林省委組織部等授予吉林省第五屆青年科技獎。
8、2007年被農業部評為全國農業科技推廣標兵,多次被院評為先進工作者標兵和優秀共產黨員。
9、2008年被評為吉林省高級專家。
10、2008年被評為第十批吉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
11、2009年被吉林省科協評為“十大科技傳播人物”。
12、2011年國務院授予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
13、2012年榮獲吉林省傑出創新創業人才。
14、2012年入選吉林省第三批拔尖創新人才第一層次人選。
15、2015年獲第二批吉林省資深高級專家稱號。
16、2014年入選第五屆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
17、2018年榮獲國家“糧安之星”稱號。
18、2019年榮獲2016—2018年度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貢獻獎。
19、2020年當選“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
20、2021年6月,入選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進入第二輪評審候選人名單。 [5] 
21、2022年5月30日,榮獲第十四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7-8] 
2023年5月,榮獲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 [9] 

王立春人物評價

心繫三農 (《吉林日報》2007年報道)
——記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王立春
王立春1983年從吉林農大畢業後,一直從事土壤肥料和作物栽培研究工作,曾在白城市農科院擔任土壤耕作研究所所長。現任農業環境與資源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20多年來,王立春先後承擔了30餘項國家和省重大科研課題,有17項科研成果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和省政府科技成果推廣獎。他主持的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吉林玉米豐產高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課題”,經過2004年和2005年的實施,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對全省糧產連續兩年創歷史最高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9年,王立春先後主持了國家、部、省級重大攻關項目“提高化肥利用率的綜合技術研究”、“優質專用玉米、大豆規範化生產技術及標準的研究與示範”,“專用玉米標準化生產技術研究與示範”、“新型肥料開發研究”、“玉米優質高效生產技術研究與示範”的研究工作。為了順利完成科研任務,他節假日幾乎沒休息過,還經常通宵達旦。經過幾年的辛苦耕耘,提出了磷、鉀肥的高效施用技術和玉米按不同品種的營養特性施肥技術;半濕潤區、半乾旱區和濕潤冷涼區的玉米栽培技術模式,並首次提出了玉米吸肥能力與喜肥程度的分級,為高效營養型基因篩選和合理高效施肥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其中“提高化肥利用率綜合技術研究”這項成果已在全省累計推廣兩千多萬畝,不僅節約了肥料,增加了農民收入,而且避免了過量施肥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取得了顯著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2004年,由國家科技部、財政部等四部委共同組織實施的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的重大專項之一“吉林玉米豐產高效技術集成與示範項目”在我省啓動,王立春被確認為項目主持人。這一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主要攻關內容是解決中國春玉米區玉米生產中存在的一些關鍵問題。
2006年10月,省科技廳和省農科院在樺甸市紅石鎮小紅石村召開了“東北吉林春玉米噸糧田現場測產驗收與成果發佈會”,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的專家,對吉林省樺甸市的4塊超高產玉米攻關試驗田進行現場測產驗收的結果表明,平均畝產達到1122.11公斤,其中最高畝產1150.4公斤,創造東北地區玉米最高產量紀錄。省農科院農業環境與資源研究中心承擔的“吉林玉米豐產高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課題,經過三年的科技攻關,在8個示範縣(市)累計建設了核心區6.3萬畝、示範區306.6萬畝、輻射區3018.4萬畝,“三區”合計3331.3萬畝,增產玉米210萬噸,增加農民收入20億元。建設了專用玉米生產基地49.9萬畝,為吉林省玉米產業生產發展和提高玉米生產效益提供了基地和樣板。
王立春 王立春
王立春説,下一個課題,將採用邊試種邊推廣的做法。吉林省農業科學院作為技術依託單位,繼續開展玉米雜交種篩選試驗,爭取在兩年內,篩選出更適宜菲律賓種植的3-5個品種。並研究與品種相適應的綜合配套技術體系,進行一定面積示範推廣,蒐集整理熱帶玉米種質資源,為在菲律賓進行玉米雜交種選育奠定基礎。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