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潤澤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

鎖定
王潤澤 [1]  ,1971年生,遼寧大連人。1993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
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北京市政協委員。 [1] 
中文名
王潤澤 [1]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遼寧大連
畢業院校
中國人民大學
職    業
教師 [3] 
性    別
職    務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 [3] 
職    稱
教授 [3] 

王潤澤人物經歷

1993年於大連電視台任記者工作。
1996年~1999年在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攻讀碩士,
畢業後留校任教。2004年進入方漢奇先生門下攻讀新聞學博士,由此開啓了對新聞史的探索歷程。 [2]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從事新聞傳播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持國家社科重大招標項目《百年中國新聞史史料整理與研究》等,代表著作有專著《北洋政府時期的新聞業及其現代化》、《中國新聞媒介史》、《中國新聞傳播史新編》、《近代中國新聞實踐史略》等,參與主編“民國時期新聞傳播專題史料”共六輯,167餘冊,近億字;在《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新聞大學》、《現代傳播》等刊物發表各種學術論文一百四十餘篇。她是中央馬工程教材《新聞學概論(第二版)》首席專家,參與編纂教育部馬工程教材《中國新聞傳播史》。
專著《北洋政府時期的新聞業及其現代化》因對新聞傳播史研究範式的創新和紮實的史料整理與分析,榮獲2012年“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青年獎”,同年還獲得了北京市新聞出版界先進個人獎。 [2] 
“用完全的史料作內容,以研究框架本身代替理論支持,來構建我的研究, 如果行得通,就好,如果行不通,就當作一種失敗的經驗好了。”在回憶起博士論文的寫作過程時,王潤澤教授秉持“新聞本體史”的視角,自出機杼,在方漢奇先生等第一代新聞史研究者的基礎上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就這樣,從王韜到張季鸞再到範長江,從《循環日報》到《大公報》再到《解放日報》,一個個鮮活的近代報人、《報紙》形象在王潤澤教授筆下得以呈現。最近五六年,王潤澤教授在新聞史和中國特色新聞學領域發表了三十多篇文章,先後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等多本刊物轉載的文章7篇次,出版專著6部,其中英文1部。 [2] 
自 2011 年開始,以王潤澤教授為主力的團隊,在方漢奇教授的帶領下,開始了和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的深度合作,挖掘分散在全國各地民國時期出版的各種新聞史料。目前已經完成了近億字以上的史料整理出版工作。包括2011年的《民國時期新聞史料彙編》(共16冊)、2012年的《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藏稀見民國史料彙編》(共29冊)、2014年出版的《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藏燕京大學新聞系畢業論文彙編》(共34 冊)、2015年國家重大社科項目“百年新聞史史料整理與研究”立項後,民國時期新聞史料越來越多地被髮掘整理出來、2017年出版 《民國新聞史料續編》(共32冊)、2018年出版《民國新聞史料三編》(共26冊)、2019 年出版《民國新聞史料四編》(共30冊)。 [2] 
王潤澤教授對於口述史料的重視也可謂獨樹一幟,在新冠疫情中,由王教授牽頭和數所兄弟院校合作的“武漢抗疫親歷者口述史研究”項目順利完成,整理口述史史料共十六編,將近百萬字,“離得近,看得細”,王潤澤教授在實踐中關注實踐,以實踐反饋實踐,為中國新聞史這一領域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2] 
對實踐史身體力行的強調,是王潤澤教授近年來的研究重心。五年來發表的大部分文章均因循這一研究路徑,並且格外強調問題意識,如《近代新式媒體融入中國社會的路徑》(《國際新聞界》2015.9)、《官方與民間:晚清報刊輿論的首次抗爭》(《社會科學戰線》2017.3,《中國近代史》2017.6轉載)、《在服從宣傳需要與尊重新聞規律之間》(《國際新聞界》2017.4,《新聞與傳播》2017.9、《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7.9轉載)等。在 2019 年 11 月《新聞與寫作》雜誌發表的論文《實踐史:中國新聞學研究新路徑》中,王潤澤教授借一篇書序初步總結了實踐史的方法與意義對於中國特色新聞學構建的基礎性作用,2020年10月出版的專著《近代中國新聞實踐史略》也從新聞傳播的實踐視角尋找中國新聞傳播價值體系的確立過程,最終落腳於尋找中國新聞業的獨有價值體系和發展規律。 [2] 

王潤澤研究方向

新聞傳播史 [3] 

王潤澤學術成果

王潤澤著作

1.《北洋政府時期的新聞業及其現代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
2.《中國新聞媒介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3.《張季鸞與大公報》,中華書局,2008年
4.《最新日本廣告實務》,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3] 

王潤澤編著

5.《中國新聞傳播史新編》(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
6.《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藏燕京大學新聞系畢業論文彙編》(34冊)(主編之一)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年
7.《民國時期新聞史料彙編》(16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
8.《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藏稀見新聞史料彙編》(29冊)(主編之一),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
9.《中國新聞傳播史:1978-2008》,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10.《中國新聞傳播史》(第二版作者之一)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1.《中國紅色記者》,人民出版社 2009年
12.《中國新聞事業編年史》(編著者之一)2000年,福建人民出版社
13.《中國新聞事業圖史》(著者之一)2006年福建人民出版社
14.《中國新聞史研究叢輯》(副主編)2013年,台灣花木蘭出版社 [3] 

王潤澤論文

先後在《國際新聞界》、《中國記者》、《新聞與寫作》、《新聞春秋》、《新聞學論集》、《中國廣播電視學刊》、《現代廣告》以及“美國新聞與傳播學年會”、“國際媒介與傳播學年會”等核心期刊及具有國際影響的學會上發表有影響的中英文學術論文80多篇,核心期刊20篇,CSSCI收錄的22篇,其中90%以上涉及中國新聞史的基礎性研究和個案的深入研究。其中10餘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新聞與傳播學》、《歷史學文摘》及其他新聞學專業期刊等轉載。 [3] 

王潤澤課題

《中國新聞本體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項目(主持在研)
《新聞界人物口述史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主持在研)
《中國新聞傳播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編寫項目(參與在研)
《新聞傳播數字博物館建設》,教育部“985”項目(主持在研)
《民國新聞業史》,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項目(主持結項)
以及其他已經結項的國家、省部級、學校級縱、橫向課題(略) [3] 

王潤澤獲獎情況

2012年獲得吳玉章優秀青年學術獎,2012年北京市新聞出版界先進個人獎等 [3] 
2023年3月,獲2022年寶鋼優秀教師獎。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