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源

(明永樂朝潮州知府)

鎖定
王源(1376—1455年),明代名臣,原名王原楚,字啓澤,號韋庵,龍巖縣人。明朝永樂二年(1404年)進士,歷任河北深澤知縣、左春坊司左直郎(皇子侍讀)、上海松江同知、兵部職方郎中、廣東潮州知府等職。他一生愛民如子、勤政清廉,效忠朝廷、敢於諫言,三次蒙受冤屈入獄、三次東山再起官復原職;人們三次為他立坊(“崇德坊”“翰林春坊坊”“豐稔辭金坊”)、多處為其建祠。他修復龍巖洞,作《龍巖記》,賡續龍巖千年文脈。《明史》“循吏”中收入了他的生平,是龍巖唯一一位在二十四史“循吏”立傳人物。 [3] 
啓澤
韋庵
所處時代
明代
出生地
龍巖
出生日期
1376年
逝世日期
1455年
本    名
王源

王源人物生平

王源豐稔辭金 桑梓典範

明洪武九年(1376年),王源出生於龍巖西湖巖山東麓(今西陂鎮排頭村),其祖上都是飽學之士。少年王源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嚴於律己。他學習曾子“每日三省吾身”,在家設立“省堂”;效仿西門豹佩韋自警,痛改急躁惡習,而自號“韋庵”;敬仰松竹凌寒傲雪之氣節,自題“松竹齋”。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王源被錄為生員,試後更名為源,更加埋頭苦讀。永樂元年(1403年),王源中福建鄉試舉人。次年三月,擢升進士,授予翰林院兵科庶吉士頭銜。王源結束龍巖150多年學子“久試不第”的歷史,是“豐稔破天荒”大事。六月,王源榮歸故里,縣令韋安等率龍巖諸學子數百人到城門外等候迎接,並在西門外樹起“崇德坊”,祝賀王源榮擢進士。三十七年後的正統六年(1441年)朝廷大使黃中到龍巖視察,特在龍巖城西門外為王源立坊,即“豐稔辭金坊”,盛讚他過人的才華和“辭金不受”的清廉官德。

王源出知深澤 為民請命

永樂三年(1405年),王源應召進京,不久,出任保定府祁州深澤(今河北省深澤縣)縣令。在任期間,王源帶領羣眾修學舍、築長堤,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勸導鄉民及時嫁娶,革除斤斤計較、小氣貪財的陋俗,倡導男耕女織勤勞純樸的良好民風;要求大户人家以人為本,善待差役,穩定社會秩序。因常上書論事,王源被召入京談論時政。當時,皇帝寵用一高僧,使其干預朝政。王源就勸皇帝勿行苛政,勿濫用武力,“毋苛刻以害政體,毋黷武以妨農工;好異端則正道泯滅,聽邪詖則忠讜(無聞”。一時龍顏大怒,以“忤旨”罪將王源投入監獄。數日後,皇上怒氣漸消,認為王源所説有理,又頒旨赦王源無罪,使其官復原職。
永樂五年(1407年),深澤縣內鬧饑荒,急需放糧賑災,而縣官開倉放糧必須事先請示上級乃至朝廷,但地方距京師遙遠,若按正常程序等朝廷批文送下,百姓早已餓殍遍野。這時作為父母官的王源充分表現其“愛民如子”吏治擔當與勇氣,他不忍百姓餓死,冒着被摘烏紗帽甚至坐牢的危險,擅自“發粟振救”災民。結果觸犯朝廷戒律,“坐是被逮”。深澤縣民獲知消息,踴躍捐款捐物,為其贖罪。碰巧此時朝廷因大興土木、急需建築材料,規定犯人可用運磚的方式對抵罪行。深澤百姓得知這一消息,自發組織了180輛牛車。他們不顧天寒地凍的惡劣天氣,遠赴通州幫王源運輸一萬三千塊斧頭磚到北京太廟以贖其罪。朝廷深為百姓的真誠所感動,又使王源官復原職。
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王源參加東宮春坊招聘考試,由永樂皇帝欽點,王源擢升為左春坊司左直郎,作為皇子侍讀,後來成為仁宗的朱高熾也在其間。仁宗登基後,十分感激王源的教誨之恩,“以文學老成,選為親藩輔導之職”。為了激勵後人,龍巖人民特在東嶽觀前樹起“翰林春坊坊”紀念王源。

王源履職松江 深得民心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王源出任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區)同知。在松江,王源協助知府分管督糧、緝捕和江防水利等方面的工作。當時松江百姓累計需要上繳朝廷地租雜税130萬石,負擔沉重。王源關心疾苦百姓,詳奏其情上書朝廷減免60多萬石。同時,毫不手軟地迅速鎮壓橫行鄉里的“五虎”黑惡勢力,松江百姓拍手稱快。針對松江華亭“左道”(邪道)冤假錯案,王源以一絲不苟的精神審慎斷案,秉公處置,最終為600多“左道”羣眾平反,華亭百姓莫不感恩戴德!明代大學士、首輔楊榮對王源在地大民眾、賦税繁重松江巨郡推行德政大加讚賞,稱“持之以公,守之以廉,待之以恕,鎮之以靜,郡內翕然稱治。”
宣德二年(1427年),江浙一帶土豪劣紳沆瀣一氣,欺壓百姓。朝廷委派中貴人劉寧等查辦此案。劉寧深感責任重大,奏請朝廷讓“廉能”聲在外的王源與他一行辦案。王源協助劉寧一路不徇私情,拒賄卻贈,秉公辦案,打擊犯罪。但由於涉案的面太廣,如果機械地按照朝廷“情重者抄沒,情輕者全家起發(發配充邊)”規定,必將造成眾多無辜家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在處置犯人時,王源慎刑恤刑,從儒家“仁政”“德政”治國理念出發,建議將犯人發配充邊,把犯人家屬留在當地協助辦税,朝野上下反響極好。一時,江浙一帶無不稱頌王源為“青天大老爺”。
松江儒士範文鉉、張孟昭等將王源的詩文,彙編成《韋庵集》廣為散發;範文鉉還將王源在松江任職的政績寫成《善政序》,流傳下來。

王源敕守潮州 德比韓愈

宣德十年(1435年),王源出任廣東潮州知府,英宗皇帝特頒佈敕書,叮囑他要“體恤朕心”,以民為本,讓潮州民眾“衣食有資,禮儀有教”。下車伊始,王源舉廉能,黷貪腐,訪察民間疾苦。十年任上,王源翻修廣濟橋,主持修築韓江堤圍,重修韓祠、府學和縣學,“除虎患、設警輔政平訟理”,創設社學和鄉約,並且推廣民眾教育,形成“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的良好風尚。
廣濟橋,是潮州的重要通衢。在王源到任之前,廣濟橋年久失修、大半圮壞。王源到任之後不久,就主持重修廣濟橋,帶頭捐俸,很快就籌募了一萬多兩金銀。
王源在尋找石料重修大橋的過程中,還有一段傳奇的故事。據清光緒版《海陽縣誌》記載:西湖山上有兩巨型怪石,猶如白虎瞰城經常作怪,致使潮州常鬧水火之災,常有訴訟官司。先前幾任知府也想除石滅怪,但都懼於惑眾謠言,始終不敢輕舉妄動。王源決定利用機會,一可“以賢治愚”教育百姓、喚回“美風”;二能就地取材解決修橋需要的石料問題。他帶領府官檢教謹孚、典吏王禮、驛丞秦祖以及民夫一百多人登上了西湖山。面對怪石,王源毫無懼色,對天盟誓:“昔韓愈能驅除鱷魚,我王源豈不敢除卻怪石?若是惹來災禍,概由本官擔戴”,並第一個掄起大錘向怪石砸去,解除大家的顧慮,官兵、民夫紛紛動手,怪石被劈開,源源不斷地運往湘子橋工地。
建成後的廣濟橋(王源改湘子橋為廣濟橋),全長500餘米,23個橋墩,橋上還建造亭室126間、風格各異的樓台12座,供人經商貿易,形成了融洲、台、亭、市和拱橋、廊橋、浮橋為一體的獨特風格。橋墩精巧之處在於全部用石塊砌成。石塊與石塊之間不加灰漿,只用卯契合。中間仍以24木船結為浮橋,平時大橋東西貫通,汛期行洪或漕運船隊來時又可以斷開,保證河道暢通。廣濟橋因此被橋樑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啓閉式橋樑”。
王源治潮的第二大工程就是培修四廂堤。正統元年(1436年),潮州水患,四廂河堤沖決,人畜死傷難以計數。王源一面上奏朝廷,開倉賑借災民10多萬斛糧食,一面組織人員很快修復四廂堤防。四廂堤全長六百餘萬丈,保護着堤內的千萬頃良田、沿堤上下居住的成千上萬的難民。潮人為紀念王源的治水功績,改稱四廂堤為“王公堤”。
然而,王源修橋築堤、舉廉罷貪,大刀闊斧的舉動,也損傷了一些土豪劣紳的利益,導致王源被“蜚語(無根據的話)”誣陷,以築橋建亭等為源罪,逮至京下獄。幸虧吳鄧等200多名潮州百姓不遠千里,直叩宮門為其辯解,使王源免除冤獄之苦,第三次官復原職。
正統十年(1445年),王源告老還鄉。海陽縣教諭袁均哲撰寫《王韋庵前傳》,頌揚他的德政;人們在廣濟橋頭興建“王公祠”,歲時致祭。明代嶺南學派創始人陳獻章把他治潮的功績與韓愈相提並論,認為“吏於潮者多矣,其有功而民思之,唐莫若韓愈,明莫若王源”。王源碑刻《增修韓祠之記》至今保存良好,是潮州韓文公祠的鎮館寶物;他當年題寫的“廣濟門”至今仍然高懸於潮州廣濟樓城門之上。

王源情繫桑梓 賡續文脈

早在宣德三年(1428年),王源將在松江教化民眾、改善社會風氣的經驗介紹回家鄉龍巖,並委託鄉人帶回銀票在龍巖縣治西創建王氏義學,聘請族人王志方為師,教育族人、鄉人識文、明德、習禮、啓智。
宣德四年(1429年),王源辭官歸家,以表孝心。當他到達龍巖雁石,忽聽得母親祁氏去世的消息。當時王氏作為龍巖的名門望族,族親都認為葬禮要大操大辦。王源説服大家依照《文公家禮》(宋理學家朱熹的禮學著作)辦喪事。他為母親喪事新辦的模式,後來成了達官貴人競相仿效的榜樣,在龍巖相沿成習。守孝期間,王源與知縣胡晟一道帶頭捐俸倡募,重修龍巖州學,重塑聖賢像,重建龍津橋和虎渡橋,修築謝洋陂、龍門坡。並親筆題寫的《龍津橋記》《虎渡橋記》。
正統十年(1445年),剛剛告老還鄉的王源即應邑人、龍巖同知蘇孔機邀請,協助編修龍巖歷史上首部《龍巖縣誌》。時人認為該志稿“詳而有體,簡而不泛,深得史家修編之精髓”。
龍巖洞,位於龍巖城東兩公里外的翠屏山麓,因洞內有一青一黃天然龍紋而為當地名勝,唐天寶元年(742年),新羅縣因之而更名為龍巖縣。人們在此建立了龍宮和寺廟。自唐朝以來,龍巖洞遊客如雲、香火不斷,也是歷代文人騷客登高懷古的地方。隨着朝代更迭和匪盜蹂躪,龍巖洞及其周邊廟宇年久荒廢,致使一城名勝不再。王源在潮州知府任上時,從龍巖西山人章良駒口中得知龍巖洞破敗的消息,發出“此廟既為一邑之宏偉壯麗,若聽其廢墟,是邑名之所取誣矣”的感嘆,而後“為疏捐俸作倡,令自募財為之”。鄉人遵王源囑託,發動百姓投工投勞,清除洞中淤泥、雜物,砌起周邊樓台院落,重新修築龍宮正堂5間,使一度損毀的龍巖洞煥然一新。
景泰元年(1450年),福建提刑按察使司僉事李顒暢遊龍巖洞,為龍巖洞“天造地設,非人力所為”的奇異景象所折服,特地囑咐王源“作文刻之石壁,以紀其景物,使後之人知所自”。王源不負囑託,題寫了“龍巖洞”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刻於洞口,並作《龍巖記》鐫刻於龍巖洞內南面石壁。《龍巖記》997字,飽含深情地記錄了龍巖洞的方位、情形狀況、風景形態、修繕原因以及“龍巖”得名由來,介紹了龍巖洞周邊的優美風景和綠植草藥,以及登高望遠,目之所及龍巖城的繁華市井等。文中還記述了官民在龍巖洞附近的山泉“龍湫”祈雨的故事及修道之人在龍巖洞所在的小山背後兩座石峯上修心養性的傳説。《龍巖記》收錄在明嘉靖版《龍巖縣誌·山川》,此後歷代修編的《龍巖縣誌》均有收錄。
景泰六年(1455年),王源辭世,享年80歲。
嘉靖年間,王源被列入龍巖鄉賢祠。 [3] 

王源個人作品

著有《韋庵集》、《書傳補遺》、《家禮易覽》、《異端辨》等書。

王源軼事典故

宣德十年(1435)十月十五,由英宗皇帝欽點,時任吏部郎中的王源出任廣東潮州府知府。與王源一道被英宗選派下去各地當知府的還有郭濟、姚文等共十一名當時朝廷中層骨幹。在王源他們履職之前,英宗皇帝特頒佈敕書,叮囑他們要“體恤朕心”,以民為本,讓治下民眾“衣食有資,禮儀有教”,並一再交代他們在執政過程中要“察其休慼,均其徭役,興利除弊,一順民情;毋徒玩愒,毋使苟簡,毋為權勢所脅,毋為奸吏所欺。凡公差官員人等,有違法害民者,僚屬之中有才德出眾、政事修舉及闒茸昏懦、老病不勝事者,具實來聞,以憑升黜。所屬官吏人等,有作奸壞法、貪酷害民者,爾就逮問具其實,差人解京。爾宜奉法循理,始終不渝,庶副朕之委任。”
王源到潮州後,便從關注基礎設施建設、注意改造環境、重視文化教育方面入手。
他在潮州的第一大德政就是重修廣濟橋。王源治潮的第二大工程就是培修四廂堤。
王源亦因為敢説敢行,“後被蜚語(無根據的話),以築橋建亭為源罪,逮至京。”這位十分難得的清官竟因造福地方而蒙不白之冤,潮人於憤激之餘,不遠千里上京,直叩宮門為其辯解,使王源免除冤獄之苦,官復原職。
正統十年(1445),王源告老還鄉。為褒揚他在治潮期間所建樹的不朽功績,海陽縣教諭袁均哲撰寫了《王韋庵前傳》頌揚他的德政;潮人在廣濟橋頭興建了“王公祠”以祀,歲時致祭。該祠後來倒塌,至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潮州知府周碩勳遷建金山麓。在家鄉,王源則入祀鄉賢祠。 [1] 

王源史料記載

王源,字啓澤,龍巖人。永樂二年擢進士,授庶吉士。改深澤知縣。修學舍,築長堤,勸民及時嫁娶,革其爭財之俗。數上書論事,被詔徵入都,又論時政得失,忤旨下吏。會赦復官,奏免逋負。歲飢,輒發粟振救,坐是被逮。民爭先輸納,得贖還。召為春坊司直郎,侍諸王講讀。遷衞府紀善,移松江同知,奏捐積逋數十萬石。以母老乞歸養,服闋,除刑部郎中。
英宗踐阼,擇廷臣十一人為知府,賜宴及敕,乘傳行。源得潮州府。城東有廣濟橋,歲久半圮壞,源斂民萬金重築之。以其餘建亭,設先聖、四配、十哲像。刻《藍田呂氏鄉約》,擇民為約正、約副、約士,講肄其中,而時偕僚寀董率焉。西湖山上有大石為怪,源命鑿之,果獲石骷髏,怪遂息。乃琢為碑,大書“潮州知府王源除怪石”。會杖一民死,民子訴諸朝,並以築橋建亭為源罪。逮至京,罪當贖徒。潮人相率叩閽,乃復其官。久之,乞休。潮人奏留不獲,祠祀之。 [2] 

王源人物評價

明代嶺南學派創始人陳獻章把他治潮的功績與韓愈相提並論,認為“吏於潮者多矣,其有功而民思之,唐莫若韓愈,明莫若王源”。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