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清濤

(河北工程大學教師)

鎖定
王清濤,博士,男, 1979 年生,山東聊城人。2017 年7 月畢業於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態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同年 7 月於河北工程大學園林與生態工程學院園林系工作。 [1] 
中文名
王清濤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東聊城
畢業院校
蘭州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生態學

王清濤研究方向

(1)森林更新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機制;
(2)綠肥-秸稈還田對土壤肥力的調控研究
[1] 

王清濤教授課程

園林生態學、修復生態學、園林美學等。 [1] 

王清濤學術成果

王清濤發表論文

(1)Qingtao Wang, Chuanyan Zhao, Yunfei Gao, et al. Effects of Abietinella abietinaextracts on the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emergence of Picea crassifolia: results ofgreenhouse experiments. Polish Journal of Ecology. 2016, 64: 357–368. (SCI 四區, IF=0.54)
(2)Qingtao Wang, Chuanyan Zhao, Chanchan Gao, et al.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variables on seedling-sapling distribution of Qinghai spruce (Picea crassifolia) alongaltitudinal gradients.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17, 384: 54-64. (SCI 一區,IF=4.38, TOP Journal)
(3) Qingtao Wang, Chuanyan Zhao, Yunpu Zheng, Muhammad W.A., Xiaoping Wang, SimengZhou, Yuhao Zhao, Hong Dang, Ming Xu. Mosscoverage improves the micrioclimages of Qinghai spruce recruitment in QilianMountains, Northwest China. Pakistan Journal of Botany.2019,51(5):1719-1735. (SCI四區, IF=0.51)
(4)Wenbin Wang, Chuanyan Zhao, Liming Yuan, Qingtao Wang. Environmental FactorsEffect on Stem Radial Variations of Picea crassifolia in Qilian Mountains, NorthwesternChina. Forests, 2016, 7(10): 210. (SCI 三區, IF=1.6)
(5)王清濤*, 趙傳燕, 王小平, 胡姍姍, 劉美豔, 史文宇, 王曉雨, 單文榮. 基於FAREAST模型的祁連山青海雲杉(Picea crassifolia)中-幼齡林生物量碳空間分佈特徵[J],乾旱區地理,2020,43(5):1316-1326.
王曉雨, 王小平,史文宇,劉美豔,馬健,郭雲鵬,宋瑞欣,王清濤*. 拔節期冬小麥光合特性、幹物質積累和產量對乾旱脅迫的響應[J],新疆農業科學,(已錄用).
(6)王清濤, 潘存德, 王世偉, 郭志超, 胡珍珠, 丁凡, 慄媛,與冬小麥間作條件下輪台白杏間作巷道光環境特徵, 新疆農業科學, 2013, 50(5): 817-822.
(7)王清濤*. 基於創新生態社會背景下的理論-實驗-校企創新課堂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 2019, 30: 85-86.
(8)武浩桐,李愛學,王清濤*. 電化學傳感器檢測γ-氨基丁酸的研究進展[J].廣東化工, (已錄用)
(9)劉小粉, 王清濤, 白雙宇,盧彥琦,劉春增,曹衞東. 綠肥根茬還田和化肥用量對土壤團聚性及碳氮分佈的影響[J]. 中國土壤與肥料,2021, 3:219-225.
(10)解歡歡, 馬文瑛, 趙傳燕, 高雲飛, 王清濤, 葛紅元, 林梅, 黃暉雲, 苔蘚和凋落物對祁連山青海雲杉林土壤呼吸的影響, 生態學報, 2017, 37(5):1379-1390.
(11)高雲飛, 趙傳燕, 王清濤, 葛紅元, 王紅義, 林梅, 祁連山中部亞高山草地作物係數估算, 中國沙漠, 2016, 36(5):1419-1425.

王清濤參加項目

(1)“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果農間作關鍵技術研發與示範”(2007BAD36B03),參加。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黑河流域上游森林草地生態-水文過程的相互作用機制研究”(91025015),參加。
(3)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面上項目:模擬增温和乾旱對太行山退化生境中人工林更新的影響研究,編號:C2020402022,2020.07-2023.07,主持,在研。
(4)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創新生態社會背景下工科院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構建Ⅲ型創新課堂,編號:2018GJJG252,2018-2020年。主持,已結題。
(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大科技專項課題“果樹品種區劃及與其他農作物間作模式的研究”(200731136-2),參加。
(6)中國氣象局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乾旱基金項目;乾旱脅迫對冬小麥生育期光合生理特性及光能轉化效率的影響機制;項目編號:IAM201702,在研,主持。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