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景新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鎖定
王景新,出生於1926年。1951年於輔仁大學畢業。歷任輔仁大學助教、中央財政經濟學院助教、中國人民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中國會計學會會計電算化研究組負責人 [1] 北京市人民政府專業顧問,財政部會計軟件評審委員會主任。中國著名會計和會計電算化學者,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景新教授一生培養了大批會計和會計電算化人才,尤其是在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發展上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中文名
王景新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26年
畢業院校
輔仁大學
職    業
學者
主要成就
先鋒通用財務系統
代表作品
《計算機在會計中的應用》
會計信息系統的分析和設計

王景新工作經歷

早在1976,當時在中國人民大學和財政科學研究院任教的王景新先生便率先提出了將電子計算機技術用於財會工作,實現我國財會數據處理電算化的構想,並開始致力於建立電算化軟件的模型。王景新將1976至1988年的12年,稱作我國財務軟件產業發展漫長的萌芽期,當時國內許多企事業單位自行開發設計了專用的財務軟件,其開發週期長、成本高、軟件質量參差不齊、維護困難;第二個階段始於1988年8月,在吉林市召開的“首屆會計電算化學術研討會”上,王景新大聲疾呼在我國開發並推廣通用化、商品化財務軟件的必要性。他公開了自己為通用化財務軟件所設計的基本模型,並提出了一系列開發和推廣財務軟件的具體措施。就像愛因斯坦之於相對論,西澤潤一之於日本的光通信產業那樣,王景新教授於中國財務軟件史上的貢獻,堪稱中國的財務軟件之父。王景新先生的思想和智慧現在早已變成了整個中國軟件產業的公共財富。
1989年,清華大學璞羣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王景新教授研究開發的中國第一款財務軟件——“先鋒通用財務系統”通過財政部的評審,在短短几個月內銷售量急劇增長。

王景新論文著作

作為學者,王老多年來筆耕不輟,著述頗豐。除了論述一般會計學的教材、專著、論文外,有關會計電算化的著作有《計算機在會計中的應用》(1982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會計信息系統的分析和設計》(1985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會計電算化和審計》(1988年,審計署人教局),《計算機會計數據處理技術》(1990年,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王景新會計電算化論文選》(1997年,中國商業出版社)等等,另外有近百篇論文在十幾家報刊上發表。王老不僅重視理論研究,他的研究課題緊緊把握時代的脈搏,緊跟時代的步伐,從實際出發,既來源於實踐又進而指導實踐,使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他參與組建了中國會計學會中青年電算化分會,為財政部有關電算化會計的管理與立法工作進行經常性的諮詢。他的足跡遍及祖國大地,為宣傳會計電算化和商品化財務軟件的評審、推廣以及培養財務軟件人才而奮鬥了數十年,在中國會計電算化這一領域中,王景新的名字可以説是“家喻户曉”。

王景新主要貢獻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會計電算化事業起步較晚,差距較大。以王景新教授為代表的會計電算化學者,憑着對中國會計電算化事業執着的追求,用淵博的學識耕耘,用辛勤的汗水澆灌,開墾出一片電算化的綠洲。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在1996年北京召開的會計電算化發展研討會上,為了適應我國國民經濟“兩個根本性轉變”,王老高屋建瓴,倡議發展“管理型”會計軟件。探討我國會計軟件由單純模擬手工操作,向包括預測、決策、核算、控制、分析、考核在內的經營管理型會計軟件轉化。近幾年來,隨着我國入世日益臨近,ERP在國內的實施和互聯網的發展,王景新教授又率領其弟子及業界同行們開始網絡財務、集團化管理、電子商務及以財務為核心的全面管理軟件進軍,可以預見,在新的世紀裏,中國的會計電算化事業必將以嶄新的姿態走向新的輝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