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振常

鎖定
王振常,1964年9月出生,影像醫學專家 [14]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聽覺和視覺系統影像感知與解析領域的帶頭人,⾸都醫科⼤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黨委常委、副院長,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研究⽣導師,⾸都醫科⼤學⽿鳴臨牀診療與研究中⼼主任、醫學影像學系主任,北京市醫學影像管理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主任。 [1-2] 
王振常於1988年9月—1991年7月就讀於白求恩醫科大學,畢業獲得醫學碩士學位 [14]  ;1997年被評為碩士生導師 [18]  ;2003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 [18]  ;2014年入選“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國家級百千萬人才 [18]  ;2014年—2016年前往幾內亞開展工作 [23]  ;2023年11月22日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 [8] 
王振常長期從事生理病理信息探測感知技術及儀器的科學研究。 [1] 
中文名
王振常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4年9月
畢業院校
白求恩醫科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2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職    稱
教授

王振常人物經歷

1964年9月,王振常出生。 [1] 
1988年9月—1991年7月,就讀於白求恩醫科大學,畢業獲得醫學碩士學位。 [14] 
1997年,被評為碩士生導師。 [18] 
2003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 [18] 
2011年,成為北京市衞生系統高層次衞生技術人才“學科帶頭人”、北京市衞生系統“十百千”衞生人才“十層次”人選。 [18] 
2012年,入選北京市衞生系統“十百千”衞生人才“十層次”人選。
2013年,入選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管理人才。
2014年,入選“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國家級百千萬人才。 [18] 
2014年—2016年,前往幾內亞開展工作。 [23] 
2021年4月23日,入選“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5]  ;6月2日,入選“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進入第二輪評審候選人名單”。 [6] 
2023年8月31日,入選“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7]  ;11月22日,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 [8] 
王振常相關圖片

王振常主要成就

王振常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王振常以頭頸部影像學為專業特長。主要研究方向為眼、耳鼻咽喉等頭頸部疾病的影像學診斷 [3]  。王振常針對人體複雜系統的結構形態、血流動力、神經活動、壓力傳導等不同要素,創建了專用的探測方法與分析方法,形成了多模式多維度協同的生理病理多要素信息關聯診斷體系。通過這個體系,他首次發現了不同要素關係失耦合的致鳴誘因,使誘因檢出率由原來的44%躍升到94%,實現了人體精細結構與隱匿病變識別能力的大幅躍升。王振常突破了傳統CT以泛用性為核心設計理念的禁錮,創新了專而精的超高分辨力CT系統研製思路和方案,併成功主持研製出全球首台分辨尺度達50μm的專用骨質CT儀器。這一成果達到了國際同類技術的領先水平,一舉解決了常規高端儀器的骨質微小結構及隱匿病變“顯不出”的國際性難題。 [13] 
王振常通過多要素信息關聯診斷體系和專用骨質CT儀器的綜合應用,在國際上首次清晰顯示出十餘種引起耳聾、眩暈的重要微小結構,他發現了誘發耳聾、眩暈的可治性新徵象,揭示了產生聽力損失的新機制,為制定治療新策略提供關鍵靶點。解析了大量“同症異病”的視力障礙誘因及機理,使視力下降與複視的誘因檢出率由無法檢出提高到76%和75%。基於信息技術與醫學交叉融合,實現微小結構與隱匿病變探測感知能力的重要突破,並拓展應用於骨科微小結構精細成像和跨器官異構信息關聯分析等新領域。 [13] 
  • 學術論著
截至2022年11月,王振常發表學術論文98篇,出版著作32部。 [17] 
王振常的著作(部分)
出版時間
書名
出版社
角色
202103
《醫學影像規範用語》
人民衞生出版社
主編
202101
《頭頸部影像診斷基礎·眼部和神經視路卷》
人民衞生出版社
主編
202008
《頭頸部影像診斷基礎·口腔頜面卷》
人民衞生出版社
主編
201912
《Diagnostic Imaging: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中文版《介入影像診斷學》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主譯
201911
《Diagnostic Imaging:Pediatric Neuroradiology》中文版《兒童神經影像診斷學》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主譯
201910
《中華影像醫學·頭頸部卷(第3版)》
人民衞生出版社
主編
201906
《Diagnostic Imaging:Gastrointestinal》中文版《消化影像診斷學》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主譯
201906
《Diagnostic Imaging:Musculoskeletal》中文版《骨肌影像診斷學》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主譯
201906
《Diagnostic Imaging:Head and Neck》中文版《頭頸部影像診斷學》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主譯
201811
《影像案例診斷思維解析》
人民衞生出版社
主編
201806
《頭頸部影像診斷必讀》(第2版)》
人民軍醫出版社
主編
201803
《中華醫學影像案例解析寶典·頭頸分冊》
人民衞生出版社
主編
201803
《Diagnostic Imaging of Ophthalmology》
國外Springer出版社
主編
201612
《頭頸部影像學——顱底卷》
人民衞生出版社
主編
201601
《中華臨牀醫學影像學•頭頸分冊》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主編
201508
《全身CT診斷必讀》
人民軍醫出版社
主編
201410
《頭頸部影像學——眼科卷》
人民衞生出版社
主編
201410
《醫學影像學放射診斷全集(提高篇)——頭頸疾病病例分析》
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
主編
201401
《頭頸部影像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卷》
人民衞生出版社
主編
201312
《醫學影像學放射診斷全集(基礎篇)——醫學影像學頭頸疾病放射診斷集》
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
副主編
201311
《同仁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影像診斷手冊》
人民軍醫出版社
主編
201310
《同仁眼科影像診斷手冊》
人民軍醫出版社
主編
201212
《影像專家鑑別診斷•頭頸部分冊》
人民軍醫出版社
主譯
201105
《中華影像醫學•頭頸部卷(第二版)》
人民衞生出版社
主編
201003
《醫學影像學回顧·現狀·展望》
人民衞生出版社
主編
200712
《顳骨斷層解剖與CT》
人民衞生出版社
副主編
200708
《頭頸部影像診斷必讀》
人民軍醫出版社
主編
200708
《頭頸部疾病影像鑑別診斷》
中國化工出版社
主編
200706
《顳骨百例疾病影像診斷精粹》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主譯
200601
《頭頸百例疾病影像診斷精粹》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主譯
200408
《眼科影像學》
人民衞生出版社
主編
200204
《顱面骨高分辨率CT解剖圖譜》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主編
參考資料來源: [17] 
  • 發明專利
據2023年12月⾸都醫科⼤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網站數據,王振常獲得發明專利20項。 [4] 
  • 承擔課題
據2023年12月中華醫學會放射學會數據,王振常先後承擔國家自然基金、衞生部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專項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首都醫學發展基金等10餘項科研課題;同時作為項目主要完成人,參與多學科橫向聯合課題10餘項。 [18] 
  • 指南規範
據2023年12月⾸都醫科⼤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網站數據,王振常牽頭制定掃描規範、指南等12部。 [4] 
  • 科研獎勵
截至2023年11月,王振常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2項。 [1] 
獲獎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等級
2021年11月
耳科影像學的關鍵技術創新和應用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9] 
2018年2月
神經眼科的影像體系創建與推廣
教育部高等學科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2年2月
嗅覺味覺功能檢測技術的建立及臨牀推廣應用
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12年2月
眼耳鼻咽喉疾病CT和MR技術創新與應用
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9] 
2011年11月30日
嗅覺味覺功能檢測技術的建立及臨牀推廣應用
2011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 
2011年1月6日
眼耳鼻咽喉影像學檢查技術創新與臨牀應用
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08年9月7日
眼眶病變的形態及功能影像學診斷
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2007年2月8日
人工耳蝸技術的臨牀應用及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04年3月9日
高分辨率CT在眼耳鼻喉科的應用
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02年9月10日
眶尖斷層解剖及CT、MRI研究
天津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1996年6月
眼眶、視神經管損傷的多體位窗CT研究
北京市衞生局科技成果獎一等獎
參考資料來源: [17] 

王振常人才培養

  • 培養成果
據2023年12月中華醫學會放射學會數據,王振常累計培養研究生63名,博士後2人,其中國家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培養北京市科技新星4人、博士生導師2人。 [18] 
  • 編寫教材
截至2022年11月,王振常出版教材12部。 [17] 
出版時間
教材名稱
出版社
角色
類型
202101
《放射診斷學》(第2版)》
人民衞生出版社
主編
國家衞計委“十三五”規劃教材、研究生級專科醫師教材
202010
《放射影像學》(第二版)》
人民衞生出版社
主編
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規劃教材
201911
《放射科分冊》
人民衞生出版社
主編
國家衞健委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規劃教材配套精選習題集
201808
《醫學影像學》(第三版)》
人民衞生出版社
主編
國家衞計委“十三五”規劃教材、成教教材
201702
《醫學影像診斷學》(第4版)》
人民衞生出版社
副主編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國家衞計委“十三五”規劃教材
201601
《綜合二(放射、超聲、核醫學、物理診斷學、實驗診斷學等)》
人民衞生出版社
副主編
全國高等學校臨牀醫學專業試題庫
201509
《放射影像學》(第一版)》
人民衞生出版社
主編
住院醫規培教材
201409
《醫學影像學PBL教程(學生版)》
人民衞生出版社
主編
/
201409
《醫學影像學PBL教程(教師版)》
人民衞生出版社
主編
/
201312
《醫學影像學》(第二版)》
人民衞生出版社
主編
國家衞計委“十二五”規劃教材、成教教材
201307
《醫學影像學》
人民衞生出版社
副主編
住院醫規培教材
201210
《醫學影像學》
人民衞生出版社
主編
研究生教材
200709
《醫學影像學學習指導與習題集》
人民衞生出版社
主編
成教教材
200708
《醫學影像學》(第一版)》
人民衞生出版社
主編
衞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成教教材
參考資料來源: [17] 

王振常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榮譽表彰
2023年11月22日
中國工程院院士 [8] 
2023年4月27日
2023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0] 
2023年2月17日
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電子信息技術獎) [16] 
2015年11月
埃博拉出血熱疫情防控先進個人 [22] 
2015年3月24日
2015年度“最美援外醫生” [21] 
2015年
北京市勞模 [18] 
2015年
北京學者 [18] 
2014年
2013—2014年度精神文明建設獎 [18] 
2014年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8] 
2012年
衞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18] 
2012年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18] 
/
幾內亞共和國勳章 [1] 
/
北京市高創人才傑出人才 [3] 
/
衞生部、人社部有突出貢獻專家 [1] 
/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4] 
/
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科學技術人才 [4] 

王振常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擔任職務
2014年8月
第24批援幾內亞中國醫療隊隊長暨國家埃博拉防控專家組組長 [11] 
2020年
“新冠病毒感染成果學術交流平台”學術委員會委員 [15] 
2020年
新冠病毒感染北京市專家組成員、影像組組長 [15] 
/
中國影像技術研究會副會長 [2] 
/
世界華人醫師協會理事 [1] 
/
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影像分會會長 [2] 
/
中國民族衞生協會放射學分會會長 [2] 
/
北京醫學會數字醫學分會主任委員 [2] 
/
北京醫師協會放射專科醫師分會副會長 [2] 
/
中國康復醫學會醫學影像與康復專委會主任委員 [2] 
/
中華醫學雜誌社《數字醫學與健康》主編 [1] 
/
《實用放射學雜誌》副主編
/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普通放射裝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北京市屬醫院生物安全學科建設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首都醫科大學醫學影像學系主任
/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誌》常務編委
/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感染與炎症放射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當代醫學》副主編
/
北京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主任委員
/
中國醫學影像AI產學研用創新聯盟副理事長
/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諮詢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遠程醫療與信息技術分會常務委員
/
世界華人醫師協會理事
/
北京醫師協會放射專科醫師分會副會長
/
《中華醫學雜誌》副總編輯
/
《中國CT和MR雜誌》副總編輯
/
首都醫科大學耳鳴臨牀診療與研究中心主任
/
中國電子學會生命電子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副會長
/
《臨牀放射學雜誌》副主編
/
北京醫學會數字醫學分會主任委員
/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放射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
中國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會長
/
《中華放射學雜誌》副總編輯
/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國內學術交流與協調工作委員會主任
/
《中國臨牀醫學影像雜誌》常務編委
/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放射學分會常務委員
/
《放射學實踐》常務編委
/
《中國醫刊》副主任委員
/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第十四屆委員會學組及工作組頭頸學組主任委員
/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第十四屆委員會頭頸放射學專委會(學組)主任委員
/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第十四屆委員會委員會常務委員
/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第十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常務委員
/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第十四屆委員會頭頸放射學專委會(學組)委員
/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第十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常務委員
/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會委員
/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第十三屆委員會秘書組秘書長
/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第十三屆委員會學組及工作組頭頸學組組長
/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第十三屆委員會學組及工作組神經學組副組長
/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第十二屆委員會學組及工作組神經學組副組長
參考資料來源: [17-18] 

王振常人物評價

王振常在耳鳴方面,尤其是搏動性耳鳴的影像學診斷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牀經驗,在推動頭頸部影像專業領域創新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都醫科⼤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評) [3] 
從帶領國家醫療隊遠赴幾內亞抗擊埃博拉病毒,再到作為專家參與新冠疫情一線防控工作,王振常一直踐行着“醫者擔當”。(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評) [12] 
王振常推動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影像學研究,促進了精準診斷,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評)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