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弼

(航空技術專家、教育家)

鎖定
王弼(1899年8月3日—1977年8月3日),字更生,出生在江西省永修縣三角圩流嶺王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09年在村私塾讀書,後因家貧,中途輟學。1919年1月,考入縣立高級小學,半年後考入南昌第一師範學校。1925年1月,王弼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6、7月間,由趙醒儂等介紹,在南昌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兩年後轉入列寧格勒蘇聯空軍機械學校學習航空機務工程。1932年1月入列寧格勒空軍地勤學校工程師訓練班進修,後又於1933年9月考入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軍學院。1938年8月,從蘇聯回國,留在中共新疆辦事處,開辦航空教員訓練班。1941年3月—1949年3月,歷任第十八集團軍工程學校校長、軍事學院工程系主任兼工程大隊隊長、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政委、軍委航空局政委兼東北航校副政委等職。 [2]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空軍副司令員、航空工業局第一副局長。“文化大革命”期間,王弼不顧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打擊迫害,深入基層調查研究。1976年3月,他向毛澤東、葉劍英提出“加強技術設計力量,組織生產高速度、高質量殲擊機”的建議,以縮小中國殲擊機與國際水平的差距。1977年8月3日,王弼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78歲。 [2] 
中文名
王弼
籍    貫
中國
出生地
江西永修縣
出生日期
1899年8月3日
逝世日期
1977年8月3日

王弼人物經歷

王弼勇挑重擔

王弼,1899年出生於江西永修縣的一個小農家庭,10歲入鄉村私塾讀書,他勤奮刻苦,好學上進,感動其父,遂賣地送學。1918年,王弼考入永修縣縣立高級小學,後又考取南昌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與方誌敏、邵式平等成為同學並結成好友。王弼目睹鄉村百姓生活的困苦和封建地主階級的萬惡,在一羣積極上進的青年學子的相互鼓舞下,1925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選送蘇聯留學,從此走上了愛國救亡的革命道路。1927年9月,王弼進入列寧格勒空軍航校學習航空機務工程;1933年考入蘇聯空軍最高學府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軍學院工程系,攻讀飛機與發動機的設計和製造工程,為其此後奮鬥一生的航空事業打下了紮實的專業基礎。
1938年,王弼奉命回國,在新疆烏魯木齊中共駐疆辦事處工作,為我黨新疆航空隊學習的同志補課,其間他編譯了《航空發動機原理》一書,該書成為東北航校的主要教材之一。1940年,王弼輾轉回到延安,向黨中央提出“我們要培養大批空軍幹部,還要有製造飛機的幹部”等意見。黨中央高度重視,毛澤東指出,“熱心發展空軍事業意見很好,但要有決心和耐心”。1941年,黨中央正式批准成立軍委航空學校,對外稱“第十八集團軍工程學校”,王弼任校長。
1941年10月,根據中共中央“精兵簡政”的指示精神,軍委航空學校併入抗大,王弼擔任抗大三分校訓練部工程科主任兼工程大隊長。1943年春,延安成立俄文學校,王弼任秘書長。3月,王弼與楊光在延安結婚,毛澤東寫下“沒有什麼困難可以阻礙人們前進的,只要奮鬥,加以堅持,困難就趕跑了”的賀詞。毛澤東的賀詞大大激發了王弼的革命熱情,將發展新中國航空事業視同己任,不畏艱險,勇挑重擔,為中國人民航空事業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3] 

王弼組建空軍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黨中央開始謀劃人民空軍組建事宜。王弼奉命帶隊趕赴東北建立航空基地,為空軍的前期準備打基礎、謀發展。3月30日,劉少奇接見王弼一行,指出:東北航空器材很多,中央決定派你們前去摸清情況,接收器材和人員,為創辦航校做準備,你們要不畏艱難。王弼臨危受命,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堅定的革命意志出色地完成了任務。1946年3月1日,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成立,王弼任政委,後劉亞樓任政委,王弼改任第一副政委。在東北航校期間,他積極配合劉亞樓的工作,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接收紅軍、八路軍、新四軍、抗日聯軍、國民黨起義人士等一切有志於人民軍隊空軍事業的有用人才,培養了500餘名航空技術幹部,為新中國航空事業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
1949年3月,中央軍委成立軍委航空局,王弼任航空局政治委員,他認真貫徹落實毛澤東提出的“1949年至1950年,我們應當爭取組建一支能夠使用的空軍”指示精神,接收各地機場、航空器材和各類航空機械廠,接收和改編原國民黨空軍飛行骨幹,接管民航公司等。同年8月,他和劉亞樓、張學香等赴蘇聯商談建立空軍事宜;10月,王弼參與指揮開國大典空軍閲兵飛行活動;11月,中國人民空軍正式成立,王弼擔任空軍副政委兼空軍工程部部長。1951年6月,王弼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 [3] 

王弼再立新功

1952年,王弼轉業地方,出任重工業部航空工業局第一副局長兼總工程師。那時,我國航空事業一窮二白,困難重重,艱難無比。王弼親自勘察航空工業廠址和航空學校的校址,為航空學校人才的培養、謀劃等親力親為,制訂規劃,參與飛機的設計,毫無倦怠地努力工作,為黨和國家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傑出的航空人才。
1964年,王弼身患肺癌,但他仍然堅持帶病工作,手術出院後,他立即倡議成立中國航空學會,為航空人才聚力助威。在“文化大革命”風暴中,王弼遭受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打擊迫害,但他始終信念堅定,忠誠於黨、忠誠事業,不顧年老體弱病重,親自去航空工業工廠蹲點,瞭解生產情況,自學英語,鑽研航空工業尖端技術,一心撲在祖國的航空事業上。1976年3月,為研製高性能飛機,王弼給中央寫建議書,提出抓質量、抓尖端、抓航空工業的建設,重用有造詣的航空技術專家。

王弼人物逝世

1977年8月3日,王弼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78歲。 [4] 

王弼人物評價

1986年8月10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革命家·航空技術專家·教育家——憶王弼同志》的紀念文章,深切緬懷這位人民功臣、我國航空事業的先驅,稱讚他是我黨不可多得的航空技術老專家,是一位大公無私,不斷追求進步、變革,力求我國繁榮昌盛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