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大偉

(抗戰烈士)

鎖定
王大偉(1918―1946),男,原名王先民,今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蒿泊街道辦事處鳳林村人。1937年12月參加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193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協理員、指導員、教導員、團政治處主任、師政治部副主任、團政治委員等職。1946年11月20日犧牲,時年28歲。
中文名
王大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18年
逝世日期
1946年
性    別

王大偉人物生平

王大偉同志,青少年時期在小學、中學讀書。1936年他在威海衞育華初級中學畢業後,又到青島讀了幾個月書。回家後,於1937年12月參加了我黨領導的天福山起義,編入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第一大隊第三中隊,任政治助理員、政治指導員,後又任大隊政治教導員。1940年黨組織派他到陝北抗大總校學習。兩年後回到山東膠東軍區,先後任北海獨立團二營政治教導員、團政治處主任。1948年8月隨部奉調東北民主聯軍遼東軍區,出任四縱十二師政治部副主任,後任該師三十六團政治委員。
王大偉同志,在中學期間就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入伍後,他刻苦鑽研馬列主義理論,認真學習毛澤東軍事思想。對黨忠誠,工作積極,作戰勇敢,深受戰士的愛戴和部隊首長的好評。1942年他從抗大總校回到膠東後,就帶領部隊轉戰膠東各地,同日偽軍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着英勇頑強的戰鬥。當時,日偽軍頻頻清鄉、掃蕩,鬥爭形勢十分惡劣,部隊生活極為艱苦,常常幾天幾夜吃不上飯,睡不好覺,又要連續作戰。這使本來就瘦弱的王大偉同志,累得經常昏迷過去。但當他醒來時就以驚人的毅力,繼續頑強地工作,每每都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和戰鬥任務。 [1] 

王大偉犧牲情況

王大偉同志調往東北四縱十二師以後,先後參加了營口、沙嶺等戰鬥。1946年11月20日,他率領部隊在遼東省恆仁縣沙尖子對國民黨軍隊展開大規模阻擊戰。為奪取這次戰鬥的勝利,他親自到前沿陣地指揮,不幸觸雷犧牲。王大偉同志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參加過大小戰鬥100餘次,立下了豐功偉績。遼東軍區在臨江縣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省軍區陳雲、肖華等首長參加了追悼會。肖華同志在追掉會上講話,號召全體幹部、戰士向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王大偉同志學習。
[1] 
參考資料
  • 1.    政協威海市環翠區文史資料委員會,威海市環翠區人民政府民政局,威海環翠文史資料  第9輯  環翠英烈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五十週年,,1995.08,第93頁
  • 2.    英雄的本色——一級戰鬥英雄王大偉  .威海新聞網[引用日期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