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吉鵬快意恩仇錄

鎖定
《王吉鵬快意恩仇錄》是2003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吉鵬。
中文名
王吉鵬快意恩仇錄
作    者
王吉鵬
出版時間
2003年10月
頁    數
211 頁
ISBN
9787801077189
定    價
28.0
裝    幀
平裝
屬    性
圖書
內容簡介
醫生的職責是治病救人,因為醫術的差別,就有了良醫與庸醫之分。良醫通常能準確的判斷出病因、病症,並對症下藥治癒病人。而庸醫要麼是診斷不出患者的疾病,要麼是診斷出來就胡亂用藥,要麼就是診斷出來卻不知怎麼治。最後導致患者貽誤治病的最佳時機,甚至是亂開藥方治病害人。
在網絡色情批評這一問題上,我其實就是一個沒有執照的遊醫。本來就不應該對着網絡指手劃腳當醫生,但看着病狀愈深的網絡經營者,沉迷於情色的遊戲中樂不思蜀,棄社會道德、責任、良知於不顧,躲在法律的背影裏大打擦邊球,即危害自身,也禍害世人的現狀。我覺得自己有義務也有責任告訴他們患病了,患了什麼病,病狀如何。同時也好心好意指出他們病得很厲害,如果不馬上醫治的話會達到什麼樣的後果與狀態。雖嘗試開了幾味藥方,但輕易卻不敢用,一是害怕藥不對症,不但救不好人,還把人害死了。二是本人沒有行醫執照,亂診病亂開藥是不符合相關規定的。
但有些病人卻説自己沒病,我建議他們到更大的醫院找更好的醫生再檢查一遍。他們檢查完了之後,拿着診斷書跑來告訴我,説自己確實沒有病,並説我這個鄉村遊醫醫術不好,只是誇大症狀,騙人錢財。沒有辦法,我只能把這些病症羅列出來,讓更多的醫生來看看他們是不是得病了,於是就有這本書的誕生。
還有一些病人知道自己有病了,但他們卻享受着病症帶給他們的快感與刺激,享受着病症帶給他們的金錢與利益,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們利益的身軀變肥了,其實是浮腫。更不想被別人破壞了,他們性致勃勃傷害自己傷害別人的以病賺錢的遊戲,於是他們開始對着所有的醫生謾罵,製造謠言打擊醫生的名譽,恐嚇醫生不要説出真相,甚至試圖封了醫生的嘴。於是這本醫生與病人的書因為他們的手段就變得內容豐富了。
另外一些病人在知道自己的病症後,認識到這種疾病對自身及社會的傷害,非常配合醫生的治療,於是我們一起嘗試開出各種藥方,但治療效果卻不明顯。因為導致這種病的根源叫利益,它現在已經滲透到身體每一個血液、肌肉、骨胳裏,甚至侵入思想的領域裏生存。因此我們這些庸醫在束手無策之後,通過這本書想請教更多的醫生與賢良,共同來開這個藥方。
那麼這個病人到底有沒有病?病到什麼程度了?相信看完書的朋友會有一個清晰的答案。
導致這種病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對於利益無限制、無理性的追求。他傷害的不但是病人本身,還傷害了法律精神、社會道德、公平機制等各個方面。最重要的是他傷害了廣大的青少年的成長環境,任何一個家長都不會放心讓自己的孩子在這種網絡環境中漫遊。如果任由病症肆虐氾濫發展下去,是不是會造成我們在用孩子的明天、一個民族的未來做賭注,換取眼前的利益刺激?這已經不是一種預期,而是一個已經到來並正在加速的現實。
醫生的治病是為了救人,就象我們的批評一樣,不是為了破壞,而是更好的建設,只有切下肌體裏的毒瘤,網絡這個積累人類智慧成果的科學結晶才能更好的發展。我們目的不是扼殺網絡,只是希望把雙刃劍不利於人類的一面控制在最小的一個範圍內。
諱病忌醫不是科學的態度,只有認清問題才能解決問題。網絡是一個新生事物,它的發展肯定會帶給社會一系列的變化,我們所做的只是直面這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並試圖解決這些問題。只有承認問題的存在,才會對症下藥,治癒病人。但如何調配藥方,則又是一個系統複雜的問題,這需要立法、執法監督等相關政府部門、從業人員、社會關注羣體的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徹底根除這個病症。
健康的活着是每一個人的心願,而交給孩子一個純潔、美好的網絡家園則是社會、民族共同的責任,更是我們每一個人畢生努力為之奮鬥的任務,所以讓我們牽起手來,一起治病救人,保護網絡這個精神家園吧!
這就是我,一個“鄉村遊醫”的自白,是為寫在前面的話。
注一:本書在寫作過程中,考慮到某些網站及個人的聲譽,刪除了一些敏感詞彙,但如有某些網站及個人感覺此書構成傷害並涉嫌誣陷,本人願意與之對簿公堂。為了網絡色情批評,我不介意走上被告席,哪怕為此身陷圉圇也在所不辭。
注二:本書的很多文章始發於網絡,所以有關章節保留了博客中國網站當時眾多網友對於網絡色情問題的探討,與之無關的一些污辱謾罵者的留言,都做了刪除。將這些留言展現出來,一是為展現這段歷史,二是這些留言中很多都流露着智慧與理性的靈光。所以發源於網絡,迴歸於網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