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吉生

(太原市科協兼職副主席)

鎖定
王吉生,男,1982年太原科技大學畢業分配到太原重機廠工作,太原市科協兼職副主席。王吉生二十多年來一直在技術工作崗位上。從起重機設計員到太重總工程師,在起重機械設計研發方面有突出的造詣。他為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科技進步特別是起重產品的快速發展做出突出貢獻。被評聘為中國機械工程物流學會理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山西省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省城科技顧問委員會委員、太原市科協兼職副主席。榮獲2005年度太原市特級勞動模範。
中文名
王吉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畢業院校
太原科技大學
主要成就
2005年度太原市特級勞動模範
職    務
山西省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

王吉生個人簡介

王吉生,男,1982年太原科技大學畢業分配到太原重機廠工作,太原市科協兼職副主席。王吉生二十多年來一直在技術工作崗位上。從起重機設計員到太重總工程師,在起重機械設計研發方面有突出的造詣。
他為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科技進步特別是起重產品的快速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王吉生先後承擔六項國家、省、市科技項目及多項公司科技項目,榮獲國家、省、部(行業)的科技進步獎和產品創新獎勵九項次,獲得國家專利兩項。
並以其在行業中的知名度,被評聘為中國機械工程物流學會理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山西省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省城科技顧問委員會委員、太原市科協兼職副主席。榮獲2005年度太原市特級勞動模範。 [1] 

王吉生人物特寫

王吉生作為三峽項目負責人,組織承擔了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的開展,組織了合同標書的製作,技術商務方案的討論和審定。其中廠房1200t橋機屬世界最大,壩頂500t門機是亞洲最大。
其研製成功,全面提升了我國起重機的設計製造水平,促進了民族工業的發展,確立了我國起重機設計製造水平在國際上的地位及競爭優勢。該項目通過產品鑑定,專家們一致認為“該起重機在規格參數、多項新技術的集成應用等方面填補了國際空白,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完全滿足了三峽工程高標準的技術要求。其中“1200t橋機研製”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王吉生先後擔任了攀鋼200t鑄造起重機、北重電250t、海南2×125t橋機等近10台產品主任設計師;擔任了“冶金起重機主樑疲勞強度的實驗與研究”及“三峽1200t、500t、450t起重機工藝研究”等項目的課題負責人;參加了葛洲壩2×125t門機、寶鋼450t鑄造起重機等20多台產品的設計和審查;參加了“鑄造起重機行業標準”等多個項目的技術審查和工藝攻關;組織生產製造了寶鋼1580mm、921發射塔架等多項國家重點項目;組織了龍灘水電站500t+500t橋機、武鋼兩台450t鑄造起重機、首鋼六台350t鑄造起重機、鞍鋼八台450鑄造起重機、馬鋼480t鑄造起重機、寶鋼一鋼不鏽鋼六台280t鑄造起重機、寶鋼寬厚板項目27台起重機、三峽右岸1200t橋機、幹熄焦專用提升機等國際同類最大產品的開發研製工作或填補了國內空白,圓滿完成了一個個中國第一,也為太重集團有限公司經濟效益和規模的快速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幹熄焦引進技術消化吸收一條龍開發和應用“項目獲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及中國金屬學會的冶金科學技術一等獎。
王吉生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了國家863項目:重大技術裝備模塊化參數化智能化協同設計系統;承擔了國家高技術產業化項目:交流變頻礦用挖掘機系列產品研發能力建設;承擔了山西省技術創新項目:重大技術裝備計算機集成系統的開發應用之設計系統信息化開發應用課題和智能化集成化產品設計系統開發與應用課題。
王吉生重視信息化的建設工作,組織利用國家的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在信息化工作中做出了可喜的成績。其中“利用PDM實現產品信息集成”項目獲得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王吉生始終堅持“人為本,講效率,重開發,創品牌”的工作方針,帶領中心廣大職工晝夜奮戰、精心設計、誠信服務,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
技術中心2005年設計開發工作工作量達到21億元,比上年度增長50%,是2001年的約7倍。技術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主導產品的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科技隊伍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不斷增強,在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評價中名列第82位,獲得山西省技術創新成就獎。
參考資料
  • 1.    太原科技大學校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