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可道

(高麗王朝前期大臣、外戚)

鎖定
王可道(?—1034年),高麗王朝前期大臣、外戚。本名李子琳,清州人,後被賜姓王。名可道,官至門下侍郎平章事,諡號英肅,配享高麗顯宗廟庭。
全    名
王可道
諡    號
英肅
所處時代
高麗王朝
出生地
清州
逝世日期
1034年
主要成就
獻計顯宗,誅殺權臣
築開京羅城
最高官職
門下侍郎平章事
本    名
李子琳

王可道人物生平

統和十三年(995年),狀元及第 [1]  ,補西京(今朝鮮平壤)掌書記,任上頗得人心。此後近二十年的時間裏,累遷和州(今朝鮮金野)防禦使。 [2] 
開泰三年(1014年),上將軍金訓、崔質等作亂,控制朝政。李子琳任滿還京,對日直金猛建議高麗顯宗漢高祖雲夢之遊,金猛上奏顯宗,顯宗採納,權授李子琳為西京留守判官,讓他先去佈置。翌年,顯宗巡視西京,在長樂宮宴請羣臣,等金訓等喝醉時,李子琳發兵誅殺金訓、崔質等是十九人。此後歷任尚書右丞、同知中樞事、户部尚書等職,賜致盛功臣號。太平七年(1027年),拜參知政事。太平九年(1029年),與左僕射異膺甫、御史大夫皇甫俞義、尚書左丞黃周亮等主持營建開京羅城,因功進檢校太尉、行吏部尚書兼太子少師、參知政事、上柱國、開城縣開國伯,食邑七千户,加輸忠創闕功臣號。又獲賜姓王,名可道,給開城縣莊田。 [2]  太平十年(1030年),拜內史侍郎、判三司事。 [3] 
太平十一年(1031年),高麗德宗即位,王可道請納妃,於是德宗納其女為妃,改門下侍郎、同內史門下平章事,因病免朝。他主張利用遼聖宗之死及蕭匹敵在東京謀反的機會實行對契丹強硬政策。結果徐訥等二十九人贊成,皇甫俞義等三十九人反對,德宗還是採取王可道的建議,停賀正使,仍用聖宗太平年號。不過,在柳韶請求出兵攻破契丹在鴨綠江邊所築諸城時,王可道雖然力請出兵,但德宗在占卜後決定不出兵。王可道便請求致仕。太平十四年(1034年),王可道去世,諡號英肅。後贈太師、中書令,配享顯宗廟庭。 [2] 

王可道人際關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