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1909年—1996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福建省上杭縣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參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1]
1996年在南京病逝,享年87歲。
- 中文名
- 王勝
- 別 名
- 王近森
- 國 籍
- 中國
- 民 族
- 漢族
- 出生地
- 福建省上杭縣才溪鄉
- 出生日期
- 1909年
- 逝世日期
- 1996年2月28日
- 畢業院校
-
彭楊軍事學校
華中黨校 - 職 業
- 軍人
- 軍 銜
- 少將
- 政 黨
- 中國共產黨
王勝所獲榮譽
編輯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王勝人物生平
編輯王勝土地革命時期
1927年,王勝參加農民協會。
1929年 7月,參加才溪武裝暴動,任才溪區少先隊團代表,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攻打下王反動民團戰鬥。
1930年夏,帶領才溪少先隊的一個武裝排到縣蘇集中整編,合編成上杭縣獨立營,任獨立營連政治指導員。
1932年,進彭楊軍事學校學習,畢業後分配到紅十二軍三十六師特務連任排長,後任師部作戰科科員,武平獨立第十師參謀。後又調中央紅軍學校幹部隊學習一年。畢業後任福建軍區教導營青年隊隊長。
1934年5月,任閩西獨立第八團連長,率隊100多人到上杭、永定邊界開展敵後游擊戰爭,後編入紅八團第四連,並任連長。同年秋,任紅八團副團長兼參謀長。在巖永杭邊境開展游擊戰爭。參加了開闢閩南蘇區的鬥爭。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閩粵邊區堅持三年游擊戰爭。
1936年底,任紅三團參謀長。“漳浦事件”發生後,組織了一批骨幹衝破國民黨軍的控制,勝利突圍,很快集中了100多人,重新組建了紅三團,並趕往永定向閩西南軍政委員會報告情況。
王勝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冬,閩西國共和談成功後,閩西南紅軍游擊隊改為抗日義勇軍第一支隊,王勝任支隊司令部參謀。
1938年春,任新四軍二支隊四團參謀長,開赴蘇皖抗日前線。
1939年,進入新四軍教導總隊高幹班學習,結業後任二支隊司令部參謀長。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二支隊改編為第六師十六旅,任旅參謀長,堅持在蘇南、茅山、太湖、宜興等地區進行反“清鄉”鬥爭。
1942年底,進華中黨校學習,結業後任浙東縱隊五支隊支隊長。參加了開闢蘇南、浙東抗日根據地的鬥爭。
王勝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初期,任山東野戰軍第一縱隊二旅副旅長,後任山東軍區西海第三分區副司令員、司令員。
1947年,調任華東野戰軍東線兵團司令部參謀處處長。
淮海戰役中,調任華東支前司令部參謀長,後任警八旅旅長兼蘇州軍分區司令員。參加了澉浦、膠州、泰安、西海、孟良崮、渡江等戰役戰鬥。
1949年7月,率部南下福建。
王勝建國之後
1996年,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7歲。
王勝個人生活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開國少將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05-16]
- 2. 王勝少將簡介
- 3. 王勝 .閩西新聞網[引用日期2012-12-08]
- 4. 奇聞:咬文嚼字“咬”出一場開國少將名譽權官司 .法制網[引用日期2012-12-08]
- 5. 作家寫少將負面事被控侵權引發文學創作底線思考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