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玉石觀音像唱和詩

鎖定
《玉石觀音像唱和詩》是遼壽昌五年智述等人所作詩歌,並刻於碑石。原碑發現於遼寧朝陽鳳凰山天慶寺。 [4]  原文收錄於《塔子溝紀略》等文獻中。 [3] 
作品名稱
玉石觀音像唱和詩
作    者
智述等人
創作年代
壽昌五年
作品出處
塔子溝紀略
作品體裁
詩歌

玉石觀音像唱和詩作品原文

《玉石觀音像唱和詩》
大遼壽昌五年九月二十六日建碑
見説曾為上馬台,堪嗟當日太輕哉。固將積歲舊凡石,又向斯辰刻聖胎。月面渾從毗首出,山儀儼似普陀來。願同無用恆為用,不譬莊言木雁材。
方池波面聶花台,瞻奉無非唱善哉。外現熙怡慈作相,內含温潤玉為胎。刻雕數向生前就,接引專期沒後來。故我志誠無懈意,三年用盡兩重材。
——崇祿大夫檢校太師行鴻臚卿兼辦太師事 沙門智述唱
昔年避地別燕台,今日因人信美哉。貞性果奇成妙相,睟容元不降凡胎。燒殘灰劫無凋朽,拂盡銖衣任往來。二像端嚴傳萬世,法門師匠肯遺材。
玉像鐫成置寶台,威嚴神在嘆奇哉。身披雪氎凝山骨,眉放虹光剖月胎。相好盡疑如化出,慈悲重為度生來。向非大士垂精鑑,應被凡工作礎材。
——特進禮部尚書參知政事 趙長敬和
天慶寺前一片石,造成觀音神在哉。八萬由旬妙高骨,三千世界明月胎。潛救眾生苦惱去,默傳諸佛印心來。十首新詩讚功德,等閒難繼貫朽材。
——觀音殿學士翰林學士行尚書禮部侍郎知制誥 馬元俊和
穿雲披霧下峯台,歲久還逢藻鑑哉。相為應根方有像,性因絕垢自無胎。琢磨迥出三生外,具足非從一日來。萬法皆由人即顯,空門觸物願同材。
——前樞密院行殿中少監 王氏和
文殊台對普賢台,飾寶塗金即眾哉。聖帝特鎔銀作像,高人又選玉為胎。端嚴然自工鐫出,光彩俱從星化來。因此道圓功德就,給孤園內一全材。
——兵部尚書兼門下侍郎平章事 鄭若愚和
久遺貞石混纖埃,二像特鐫事卓哉。順俗慈悲須假相,出塵神力亦非胎。紹名早授昔師記,救苦分臨末世來。蓋是性堅無變易,曾逢高鑑豈淹材。
——中大夫照文館直學士加御史中丞開國侯 劉環和
瑞毫輝映紫金台,鏤石尊容煥赫哉。山卷碧雲呈玉骨,水搖白月晃珠胎。一枝楊柳光嚴住,百寶蓮花影像來。珍重吾師承道蔭,義林高聳豫章材。
——朝議大夫知制誥開國子 孟初和
貞珉未用似湮埋,選造觀音眾快哉。募匠俄鐫大士像,成形不自凡夫胎。琳琅光彩院中滿,冰雪威儀天上來。珍重吾師能鑑物,從今免屈非常材。
——左僕射兼中書侍郎平章事 韓資讓和
遺脱貞珉在帝台,高人識辨事奇哉。造成普陀山中像,不假摩耶腹內胎。種種形容何處現,巍巍神力此中來。荒吟讚頌陪諸彥,輕重纖莖擅巨材。
——度支使金紫崇祿大夫行尚書禮部侍郎 史仲愛和
夔峯久斸滯留台,塵覆方能遇鑑哉。應手刻成白玉像,化身免托子宮胎。初疑入夢普陀去,又訝隨緣震旦來。從此睟容日瞻仰,億年不朽表良材。
——朝散大夫司農少卿知大定少尹賜紫金魚袋 張識和
觀音神力不思議,舉世皈依頗異哉。人各爭奇金作像,工多衒巧木為胎。積年棄石嗟誰顧,今日逢師入用來。但藴貞堅潔白德,宏材未見作遺材。
——兵部尚書興中尹 趙廷睦
塵埋雨漬近樓台,久棄通衢亦命哉。今日方成白玉像,昔年誰識紫金胎。人存果驗功須濟,物極終知泰自來。元自御碑當未建,四分材內一分材。
——乾文閣待制史 曲正夫和
誰識昏蒙明鏡台,吾師智見大雄哉。偶窺片石非凡相,特命良工刻聖胎。救苦盡隨威力去,欲求必應願心來。從前高工有多少,不職白山一分材。
——司農少卿知度支副使 楊滌瑕和
七尺仙容立殿台,鐫奇鏤異最優哉。模將竺域佛為像,琢破昆峯石作胎。妙相化身從地出,慈尊移步下天來。向非師智巧經度,誰識藍田舊玉材。
——諸行宮都部署尚書左僕射 梁援 [6] 
相貌巍巍能鑑裁,立承瞻奉亦時哉。誰知韞玉真頎質,自是觀音應現胎。天慶門前遺舊隱,普陀山內拾薪來。幽巖此石知多少,不遇知人不是材。
——守殿中少監知析津縣事 李師範和 [3] 

玉石觀音像唱和詩創作背景

遼壽昌五年,僧人智化用中京天慶寺造"御製天慶寺碑"後的剩餘石材,為中京和興中府(今遼寧朝陽 [5]  兩天慶寺各雕造一玉石觀音像,完工後邀中京朝廷諸官員於天慶寺參加唱頌觀音像的詩會。 [2] 

玉石觀音像唱和詩作品鑑賞

《玉石觀音像唱和詩》的創作是遼詩發展中的重要事件。組詩不僅吟詠共同的對象即天慶寺的玉石觀音像落成這一盛事,而且全部採用了次韻唱和的方式。除了一般意義上的"唱"與"和",其間還存在着一次大規模的限韻詩創作活動。《玉石觀音像唱和詩》的創作和保存,不僅證明遼代詩人曾經舉行過一些集體性創作活動,代表了遼代七律的成就,而且揭示了佛教繁榮對遼詩發展的推動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漢人與契丹人之間的融合關係。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