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興中府

鎖定
興中府為遼朝六大蕃府之一 [1] 遼西路治所 [21]  ,隸屬中京道南面大蕃府官制 [2] 南面官)。興中府地處遼西大淩河中上游河谷最寬闊處,屬遼中京地區腹地,南面官中僅有的兩個大蕃府之一, [22]  是遼代大淩河流域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的區域。
統和(983年—1012年)年間,初設五州制置使司霸州(今遼寧朝陽),統管建州霸州宜州錦州白川州等五節度州重熙十年(1041年),霸州升為興中府,直轄地包含二州四縣。其中,直轄刺史州(級別低於節度州)二:安德州(領安德縣)、黔州(領盛吉縣);直轄縣四:興中縣營丘縣象雷縣閭山縣
代沿襲遼代仍設興中府,隸屬北京路。元代撤府,降為興中州,隸屬大寧路。明初於興中故城置營州衞永樂元年內遷,其地後為蒙古所據。
中文名
興中府
前    身
柳城霸州彰武軍
治    所
興中縣(今遼寧朝陽市雙塔區
轄區範圍
今遼寧西部大淩河谷地區
行政長官
知興中府事(遼)、興中府尹(金)
官    制
南面大蕃府官(遼)、諸府官(金) [2] 
歷史沿革
遼以霸州置府、元代降為州、明初置營州衞後廢
上級政區
中京道(遼)、北京路(金)

興中府歷史沿革

遼史·地理志·中京道》載:“興中府。本霸州彰武軍。節度(即節度州)。” [3]  重熙十年(1041年),遼興宗耶律宗真依託舊有霸州(今朝陽建制,升級設立興中府,府治即唐代營州柳城,也就是前燕慕容皝所築之龍城
興中府歷史沿革地圖
先秦時期:古孤竹國。戰國時期為燕國遼西郡酉城都”,即漢代柳城前身。
漢朝時期:漢柳城縣地。柳城遺址位於今遼寧省朝陽市南郊。
十六國時期:前燕慕容皝柳城之北,龍山之南,福德之地,乃築龍城,構宮廟,改柳城為龍城縣,遂遷都,號曰和龍宮後燕慕容垂復居此,後為馮跋北燕文成帝)所滅。三燕龍城遺址位於今遼寧省朝陽市老城區,慕容皝建城後,城址歷代沿用,即興中府前身。
北魏時期:北魏設營州,治龍城縣。(《遼史》記:元魏取為遼西郡。)
隋朝時期:隋朝平高保寧,置營州。煬帝廢州置柳城郡
唐朝時期:唐朝武德初年改為營州總管府,後設都督府。武則天萬歲通天中,陷契丹李萬榮(即孫萬榮營州之亂)。 神龍初年,移府幽州開元四年,復治柳城。八年,西徙漁陽。十年,還柳城。後為奚人所據。
遼朝時期:遼太祖奚人及俘燕民,將建城,命韓知古(《遼史》誤作“韓知方”)擇其處。乃完葺柳城,號霸州彰武軍,設節度使。
遼聖宗統和中,制置建、霸、宜、錦、白川等五州(即設立“五州制置使司”)。統和二十七年廢“霸州處置使司 [4]  。(《遼史》記:尋落制置。)隸積慶宮。後屬興聖宮
遼興宗重熙十年,升為興中府。有大華山、小華山、香高山、麝香崖——天授皇帝(遼世宗)刻石在焉、駐龍峪、神射泉、小靈河(今小淩河)。統州二、縣四。 [3] 
金朝時期:沿襲遼代,仍設興中府,隸屬北京路。轄四縣三鎮。 [5] 
元朝時期:至元二年降興中府置興中州,後復為府,至元七年再降為州。隸屬大寧路 [6] 

興中府行政區劃

興中府遼代區劃

據《遼史·地理志·中京道》記載,興中府直轄四個縣,以及兩個下等刺史州。
此外,遼代建州地區出土的“興中府綾錦印”證明,興中府除了直轄二州四縣外,對《遼史》中提到的建、霸、宜、錦、白川等五個節度州區域也具有一定的管轄權。
縣級政區:
興中縣。本柳城縣地,太祖掠漢民居此,建霸城縣重熙中置府,更名;
營丘縣。析霸城置;
象雷縣開泰二年以麥務川置,初隸中京,後屬;
閭山縣。本且慮縣,開泰二年以羅家軍置,隸中京,後屬。
州級政區:
安德州。化平軍,下,刺史。以霸州安德縣置,來屬。統縣一:安德縣。統和八年析霸城東南龍山徒河境户置。初隸乾州,更屬霸州,置州來屬。(現存安德州城址,在今遼寧省朝陽縣境內。)
黔州。阜昌軍,下,刺史。本漢遼西郡地。太祖平渤海,以所俘户居之,隸黑水河提轄司。安帝置州,析宜、霸二州漢户益之。初隸永興宮,更隸中京,後置府,來屬。統縣一:盛吉縣。太祖平渤海,俘興州盛吉縣民來居,因置縣。 [3] 
遼代興中府區劃 遼代興中府區劃

興中府金代區劃

金史·地理志·北京路》記載:“興中府,散,下。本唐營州城,遼太祖遷漢民以實之,曰霸州彰武軍,重熙十一年升為府,更今名,金因之。户四萬九百二十七。縣四、鎮三。 [5] 
興中府直轄四縣三鎮。轄區範圍在不同時期有區別。另據《金史》記載,興中府有支郡建州錦州(後直接隸屬北京路)。
縣級政區:
興中。本漢柳城地。南有淩河。鎮一:黔城。
永德。遼安德州化平軍安德縣,世宗大定七年更今名。北有淩河。鎮一:阜安。
興城。遼嚴州保肅軍縣故名,皇統三年廢州隸錦州。有桃花島
宜民。遼川州長寧軍,會同中嘗名白川州天祿五年去“白”字,國初因之,與同昌縣皆隸焉。大定六年降為宜民縣,隸懿州。承安二年復置川州,改徽川寨為徽川縣,為懿州支郡。泰和四年罷州及徽川縣求屬。鎮一:鹹康,遼縣也,國初廢為鎮。 [5] 
另據《大元一統志》補充:洪寧縣。遼營邱縣更名。 [6] 
州級政區:
建州(興中府支郡)。下,保靖軍刺史。遼初名軍曰武寧,後更,金因之。户一萬一千四百三十九。縣一:永霸。本唐昌黎縣地。 [7] 
錦州。下,臨海軍節度使。舊隸興中府,後來屬(後期直接隸屬北京路)。户三萬九千一百二十三。縣三:永樂。本慕容皝之西樂縣地;安昌;神水。遼開泰二年置,皇統三年廢為鎮,大定二十九年復升為縣。有土河。 [8] 
金代興中府區劃 金代興中府區劃

興中府職官設置

興中府遼代職官

遼史·百官志·南面大蕃府官》所載興中府以及興中府學職官如下:
興中府:
知興中府事——鹹雍元年見知興中府事楊績;(為興中府長官。金代稱興中府尹。)
同知興中府事;(為興中府副長官。)
興中府判官
興中府學:
博士;(為府學學官。遼朝在興中府設立官學,教授《五經傳疏。)
助教 [2] 
另據《遼史·百官志·南面方州官》所載興中府彰武軍節度使司職官如下:
興中府彰武軍節度使司 [9] 
節度使;(霸州升興中府後,或保留軍名,遼史仍錄興中府彰武軍之號,或由興中府長官兼任其職。)
同知節度使事;
軍事判官;
掌書記;(劉伸,重熙五年為彰武軍節度使掌書記。)
衙官 [10] 
遼代官印“興中府綾錦印” 遼代官印“興中府綾錦印”

興中府金代職官

《金史·百官志·諸府》所載諸府(謂非兼總管府事者,興中府即是諸府之一)職官如下:
尹一員,正三品。(即興中府尹,為興中府長官。)
同知一員,正四品。
少尹一員,正五品。
府判一員,從六品。掌紀綱眾務,分判吏、户、禮案事,專掌通檢推排簿籍。
推官一員,正七品。掌同府判兵、刑、工案事。
府教授一員。
知法一員。
司吏。女直皆三人。漢人,若管十六萬户四十人;十四萬以上三十八人;十二萬以上三十五人;十萬以上三十二人;七萬以上三十人;五萬以上二十五人;三萬户以上二十人;不及三萬户十七人。(金代興中府户四萬九百二十七 [5]  ,可知應設司吏二十人。)
譯人一人。
通事一人。
抄事一人。
公使七十人。 [11] 
金代官印“興中府治中印” 金代官印“興中府治中印”

興中府歷任官員

見於《遼史》、《金史》、《元史》等文獻記載的歷任興中府重要官員如表所示
歷任興中府重要官員名錄
歸屬
年號紀年
公元紀年
在任官員
官職
備註
重熙十年
1041年
知興中府事
重熙十年升霸州為興中府
重熙十六年
1047年
知興中府事
-
重熙二十一年
1052年
知興中府事
清寧六年復知興中府
清寧四年
1058年
蕭高八
知興中府事
清寧十年
1064年
知興中府事
-
鹹雍元年
1065年
張嗣復
知興中府事
-
鹹雍七年
1071年
知興中府事
興中籍進士
大康五年
1079年
知興中府事
罷相降任、次年獲罪被囚
大康九年
1083年
邢熙年
知興中府事
-
大安二年
1086年
梁穎
知興中府事
-
壽昌三年
1097年
知興中府事
鹹雍六年庚戌科狀元
壽昌六年
1100年
鄭顓
知興中府事
罷相降任
乾統元年
1101年
楊貴忠
知興中府事
天慶五年
1115年
知興中府事
-
天慶十年
1120年
耶律道温
知興中府事
金滅遼期間被金軍俘殺
-
-
蕭翊
興中府尹
因隨金軍攻興中而受任、子蕭恭
天眷元年
1138年
興中府尹
罷相降任
皇統元年
1141年
同興中府尹
-
-
-
徒單拔改
興中府尹
皇統九年
1149年
興中府尹
-
正隆六年
1161年
興中府尹
-
大定三年
1163年
興中府尹
-
大定五年
1165年
興中府尹
復建興中府三學寺
大定十六年
1176年
興中府尹
-
大定二十一年
1181年
興中府尹
-
-
-
興中府尹
-
明昌三年
1192年
知興中府事
-
承安四年
1199年
知興中府事
-
大安元年
1209年
知興中府事
-
大安元年
1209年
同知興中府事
-
貞祐三年
1215年
兀裏卜
同知興中府事
因反對投降蒙古而被部屬殺害
元太祖十年
1215年
興中府尹
因率眾歸降蒙古而受任
元太祖十六年
1221年
石煥中
知興中府事
父石天應
-
-
王通
興中府尹

興中府歷史文化

興中府文物遺存

興中府時期文物現存遼大康二年修建的朝陽南塔、遼重熙十三年重修的朝陽北塔、金大定七年鐫刻的三學寺碑府尹高思廉立)、遼興中府綾錦印、金興中府治中印 [20] 金末興中總管都元帥府印 [16]  等。
  • 興中府城遺蹟
2003年,遼寧省朝陽市政府對朝陽市老城區內的北大街及周邊地區進行拆遷改造,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改造工程,進行了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從2003年7月-2004年12月,共發掘11個地點,發掘面積1萬餘平方米,揭露出多處十六國時期至清代的重要遺蹟。
興中府城門遺蹟(第五期遼代重修門址)
其中3號地點,即龍城宮城南門遺址的發掘,是本次考古工作最大的收穫之一。該處城門遺址歷經前燕後燕北魏,五個時期建設,其中第五期門址為遼代門址,對應歷史記載,確認為遼代興中府時期城門遺蹟。
該處遼代門址疊壓在唐代門址之上,其方向和格局都依唐代之舊,但範圍有所縮小。門墩底部東西長約32米,南北寬20.5米。門墩外圍均用磚石包砌。門道寬5米,長20.5米,地面用大石板鋪砌,兩壁包鑲木板,其下置礎石,上承木柱,門道內堆積了大量的被燒成木炭的粗大立柱和紅燒土塊等,表明此建築最終毀於一場大火。推測該城門自遼代改建之後沿用至,廢棄之後沒有再重建。
  • 興中府綾錦印
1988年,朝陽市文物部門在朝陽縣木頭城子鎮徵集到一方官印。據朝陽市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此印為當地農民墾種時挖出。該印為銅質,略呈長方形。印面陽刻篆書“興中府綾錦印”兩行六字,印文刻得較深。印背面無款記,背中央有一方柱狀執柄,柄頂部鑿刻一“上”字,以示使用時蓋印的正確方向。印文系鑄成,製作較粗,不工整。“興中府綾錦印”後被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興中府時期文物遺蹟
“興中府綾錦印”證明,遼朝曾在興中府地區設有綾錦機構,管理當地絲織生產。而發現“興中府綾錦印”的朝陽縣木頭城子鎮,正是興中府管轄下的建州州治所在地。
興中府綾錦印”同時印證了史籍裏描述的興中府地區較為發達的紡織經濟。據《遼史·地理志》記載:遼西的大小淩河流域“地宜桑柘,民知織紝之利,歲奉中國布帛,多出白川州税户所輸”。所產的絲綢非常精美,有朝霞錦、雲霞錦、匹緞、細棉、綺羅綾等十大類近百個品種,被遼朝充作貴重禮品贈給宋朝或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國家。連宋朝商人都大量採購遼朝出產的羅,稱之為“番羅”,在宋朝境內被當成奇貨。這使得遼代通往西方的交通路線成了名副其實的“草原絲綢之路”。 [12] 

興中府歷史文獻

興中府某氏見山樓》,元代,趙孟頫作。 [13] 
大遼興中靈感寺釋迦佛舍利塔碑銘並序》,遼代,新授尚書都官員外郎遼西路錢帛判官張嗣初撰。 [14] 
大遼興中府安德州創建靈巖寺碑銘並序》,遼代,朝議大夫守殿中少監安德州軍州事上騎都尉漆水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户賜紫金魚袋耶律劭撰。 [14] 
《南贍部州大契丹國興中府東北甘草堝建塔葬定光佛舍利記》,遼代。 [15] 

興中府著名人物

姚景行:遼朝興中府興中縣人,重熙五年進士。遼道宗時,出任知興中府、北府宰相。去世後追封柳城郡王,諡號文憲。 [17] 
孫德淵:金朝興中府人,大定十六年進士。累遷工部尚書御史中丞,致仕。貞祐二年去世。 [18] 
石天應:金末元初興中府豪強,興中府永德縣人。木華黎南下攻金,石天應率眾迎降,授興中府尹。從南征,命鎮守燕京。1221年,隨木華黎攻陝西,升陝西河東路行台兵馬都元帥。次年,與金軍作戰,陣亡。 [19] 

興中府歷史意義

興中府是在遼朝遷都中京之後設置的地方府一級行政單位,其行政地位類似如今的直轄市。遼代除五京所在地,地方行政區很少設府,興中府是在南面官中除京府外僅有的三個府之一。
興中府的設立,其主要目的在於維護和加強遼中京的統治中心地位,保障首都的經濟供應。興中府這一命名也寓含了遼國統治者意圖發展中京地區的用心。興中府的設置是遼王朝一次重要的地方政權機構改革,它集中體現了遼地方政權建設與制度改革一些重要變化與特點。採用南面官制,強調地方特色。設置綾錦機構,發揮地方經濟優勢。遼朝地方政權建設的不斷變革,反映了遼朝統治者治國思想與觀念的轉變。
興中府上級政區中京道歷史地圖 興中府上級政區中京道歷史地圖

興中府地理信息

座標點説明:興中府座標點選取為朝陽北塔朝陽北塔屬興中府城內中心區建築,遼重熙十三年重修。朝陽北塔塔基下是三燕前燕後燕、北燕)時期皇宮——“和龍宮”宮殿基址。自前燕慕容皝建城以來,城址歷代沿用,中心區域大致未變。故選取朝陽北塔作為興中府城座標點。
參考資料
  • 1.    《契丹國志·州縣載記》提到大蕃府6處,分別是:南大王府、北大王府、乙室王府、黃龍府、興中府、奚王府。
  • 2.    《遼史·百官志·南面大蕃府官》:“興中府:知興中府事——鹹雍元年見知興中府事楊績;同知興中府事;興中府判官。興中府學:博士;助教。”
  • 3.    《遼史·卷三十九·志第九·地理志三·中京道》:“興中府。本霸州彰武軍,節度。古孤竹國。漢柳城縣地。慕容皝以柳城之北, 龍山之南,福德之地,乃築龍城,構宮廟,改柳城為龍城縣,遂遷都,號曰和龍宮。慕容垂復居焉,後為北跋所滅。元魏取為遼西郡。隋平高保寧,置營州。煬帝廢州置柳城郡。唐武德初改營州總管府,尋為都督府。萬歲通天中,陷李萬榮。 神龍初,移府幽州。開元四年,復治柳城。八年,西徙漁陽。十年,還柳城。後為奚所據。太祖平奚及俘燕民,將建城,命韓知方擇其處。乃完葺柳城,號霸州彰武軍,節度。統和中,制置建、霸、宜、錦、白川等五州。尋落制置,隸積慶宮。後屬興聖宮。重熙十年升興中府。有大華山、小華山、香高山、麝香崖,天授皇帝刻石在焉,駐龍峪、神射泉、小靈河。統州二、縣四: 興中縣。本漢柳城縣地。太祖掠漢民居此,建霸城縣。重熙中置府,更名。 營丘縣。析霸城置。 象雷縣。開泰二年以麥務川置。初隸中京。後屬。 閭山縣。本漢且慮縣。開泰二年以羅家軍置。隸中京,後屬。 安德州,化平軍,下,刺史。以霸州安德縣置,來屬。統縣一:安德縣。統和八年析霸城東南龍山徒河境户置。初隸乾州,更屬霸州,置州來屬。 黔州,阜昌軍,下,刺史。本漢遼西郡地。太祖平渤海,以所俘户居之,隸黑水河提轄司。安帝置州,析宜、霸二州漢户益之。初隸永興宮,更隸中京,後置府,來屬。統縣一:盛吉縣。太祖平渤海,俘興州盛吉縣民來居,因置縣。”
  • 4.    《遼史·百官志·南面邊防官》:“五州制置使司。聖宗開泰九年見霸、建、宜、白川、錦五州制置使;三州處置使司。韓德樞,太宗時為平、灤、營三州處置使;霸州處置使司。統和二十七年廢。”
  • 5.    《金史·地理志·北京路》:“興中府,散,下。本唐營州城,遼太祖遷漢民以實之,曰霸州彰武軍,重熙十一年升為府,更今名,金因之。户四萬九百二十七。縣四、鎮三:興中。本漢柳城地。南有淩河。鎮一:黔城;永德。遼安德州化平軍安德縣,世宗大定七年更今名。北有淩河。鎮一:阜安;興城。遼嚴州保肅軍縣故名,皇統三年廢州隸錦州。有桃花島;宜民。遼川州長寧軍,會同中嘗名白川州,天祿五年去‘白’字,國初因之,與同昌縣皆隸焉。大定六年降為宜民縣,隸懿州。承安二年復置川州,改徽川寨為徽川縣,為懿州支郡。泰和四年罷州及徽川縣求屬。鎮一:鹹康,遼縣也,國初廢為鎮。”
  • 6.    《大元一統志》:“興中州,金興中府,領興中縣及洪寧縣,元因之。至元二年縣皆省,降府為興中州,尋復為興中府,七年復降為州。隸大寧路。又有永德縣,亦金興中府所屬,元省入興中州。金省二縣,惟存興中、營邱,尋又更營邱為洪寧縣。”
  • 7.    《金史·地理志·北京路》:“建州。下,保靖軍刺史。遼初名軍曰武寧,後更,金因之。户一萬一千四百三十九。縣一:永霸。本唐昌黎縣地。”
  • 8.    《金史·地理志·北京路》:“錦州。下,臨海軍節度使。舊隸興中府,後來屬(北京路)。户三萬九千一百二十三。縣三:永樂。本慕容皝之西樂縣地;安昌;神水。遼開泰二年置,皇統三年廢為鎮,大定二十九年復升為縣。有土河。”
  • 9.    《遼史·百官志·南面方州官》中京道:“成州興府軍節度使司;興中府彰武軍節度使司;宜州崇義軍節度使司;錦州臨海軍節度使司;川州長寧軍節度使司;建州保靜軍節度使司;來州歸德軍節度使司。”
  • 10.    《遼史·百官志·南面方州官》節度使職名總目:“某州某軍節度使;某州某軍節度副使;同知節度使事(耶律玦,重熙中同知遼興軍節度使事。);行軍司馬;軍事判官;掌書記(劉伸,重熙五年為彰武軍節度使掌書記。);衙官。”
  • 11.    《金史·百官志·諸府》:“諸府(謂非兼總管府事者)。尹一員,正三品。同知一員,正四品。少尹一員,正五品。府判一員,從六品。掌紀綱眾務,分判吏、户、禮案事,專掌通檢推排簿籍。推官一員,正七品。掌同府判兵、刑、工案事。府教授一員。知法一員。司吏:女直皆三人,漢人,若管十六萬户四十人,十四萬以上三十八人,十二萬以上三十五人,十萬以上三十二人,七萬以上三十人,五萬以上二十五人,三萬户以上二十人,不及三萬户十七人。譯人一人,通事一人,抄事一人,公使七十人。”
  • 12.    遼代時遼西紡織業發達  .中國社會科學網.2017-06-21[引用日期2020-04-21]
  • 13.    興中府某氏見山樓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0-05-27]
  • 14.    哈達清格.清乾隆三十八年.塔子溝紀略
  • 15.    遼《南贍部州大契丹國興中府東北甘草堝建塔葬定光佛舍利記》考釋  .知網[引用日期2020-05-29]
  • 16.    薛磊. 蒙金戰爭時期干支紀年官印新考 [J]. 元史及民族與邊疆研究集刊第三十六輯,2018(2)
  • 17.    《遼史·姚景行傳》:“姚景行,始名景禧。祖漢英,本週將,應歷初來聘,用敵國禮,帝怒,留之,隸漢人宮分。及景行既貴,始出籍,貫興中縣。景行博學。重熙五年,擢進士乙科,為將作監,改燕趙國王教授。不數年,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叁知政事。性敦厚廉直,人望歸之。道宗即位,多被顧問,為北府宰相。九年秋,告歸,道聞重元亂,收集行旅得三百餘騎勤王。比至,賊已平。帝嘉其忠,賜以逆人財產。鹹雍元年,出為武定軍節度使。明年,驛召拜南院樞密使。上從容問治道,引入內殿,出御書及太子書示之,賜什器車仗。帝有意伐宋,召景行問曰:「宋人好生邊事,如何?」對曰:「自聖宗皇帝以威德懷遠,宋修職貢,迨今幾六十年。若以細故用兵,恐違先帝成約。」上然其言而止。致仕,不月復舊職。丁家艱,起復,兼中書令。上問古今儒士優劣,佔對稱旨,知興中府,改朔方軍節度使。大康初,徙鎮遼興。以上京多滯獄,命為留守,不數月,以獄空聞。累乞致政,不從。復請,許之,加守太師。卒,遣使弔祭,追封柳城郡王,文憲。壽隆五年,詔為立祠。”
  • 18.    《金史·卷六十六·列傳·循吏》:“孫德淵,字資深,興中府人也。大定十六年進士,調石州軍事判官、淶水丞,察廉遷沙河令。有盜秋桑者,主逐捕之,盜以叉自刺其足面,曰:“秋桑例不禁採,汝何得刺我?”主懼,賂而求免,盜不從,訴之縣。德淵曰:“若逐捕而傷,瘡必在後,今在前,乃自刺也。”盜遂引服。選尚書省令史,不就。丁父憂去官,民為刻石祠之。察廉,起復北京轉運司都勾判官,以累薦遷中都左警巡使、監察御史、山東東路轉運副使,累官大理丞、兼左拾遺。審官院奏德淵剛正幹能,可任繁劇,遂再任。丁母憂,服除特遷恩州刺史,入為右司郎中,滕州刺史,遷同知河間府事,歷大興治中、同知府事。大安初,遷盤安軍節度使,改河北西路按察轉運使,改昭義軍節度使。潞州破被執,俄有拜於前者,皆沙河舊民也,密護德淵,由是得脱。貞祐二年,拜工部尚書,攝御史中丞。是時,山東乏兵食,有司請鬻恩例舉人,居喪者亦許納錢就試。德淵奏,此大傷名教,事遂寢。尋致仕。監察御史許古論德淵“忠亮明敏,可以大用,近許告老,士大夫竊嘆,望朝廷起復,必能建明以利國家。”宣宗嘉納。未及用而卒。”
  • 19.    《元史·石天應傳》:“石天應,字瑞之,興中永德人。善騎射,豪爽不羈,頗知讀書,鄉里人多歸之。太祖時,太師、國王木華黎南下,天應率眾迎謁軍門。木華黎即承製授興中府尹、兵馬都提控,俾從南征。天應造戰攻之具,臨機應變,捷出如神,以拜龍虎衞上將軍、元帥右監軍,戍燕。天應旌旗色用黑,人目之曰黑軍。屢從木華黎,大小二百餘戰,常以身先士卒,累功遷右副元帥。辛巳秋八月,從木華黎徵陝右假道西夏自東勝濟河攻葭州拔之天應因説太師曰西戎雖降實未可信。此州當金、夏之衝,居人健勇,倉庫豐實,加以長河為限,脱為敵軍所梗,緩急非便,宜命將守之多造舟楫,以備不虞,此萬世計也。”木華黎然之,表授金紫光祿大夫、陝西河東路行台兵馬都元帥,以勁兵五千留守葭蘆。遂造舟楫,浮橋。諸將多言水漲波惡,恐勞費無功,天應下令曰:“有沮吾事者,斷其舌!”橋成,諸將悦服秋九月,遂移軍河中。既而金軍果潛入中條,襲河中。天應知之,先遣驍將吳澤伏兵要路。澤勇而嗜酒,是夕,方醉卧林中,金兵由間道已直抵城下。時兵燼後,守具未完,新附者爭縋而去,敵乘隙入。天應見火舉,知敵已入,奮身角戰,左右從者四十餘騎,皆曰:“吳澤誤我!”或勸西河,天應曰:“先時人諫我南遷,吾違眾而來此,事急棄去,是不武也。縱太師不罪我,何面目以見同列乎!今日惟死而已,汝等勉之。”少頃,敵兵四合,天應飲血力戰,至日午,死之。木華黎聞而痛惜焉。”
  • 20.    興中府治中印  .中國社會科學文庫[引用日期2021-10-06]
  • 21.    陳俊達.遼朝軍事區劃體系研究——兼論遼代"道""路"諸問題[J].中國史研究.2022,(3):55-67
  • 22.    《遼史·卷十八·百官志四·南面大蕃府官》記載黃龍府、興中府官:“黃龍府。知黃龍府事。興宗重熙十三年見知黃龍府事耶律甌里斯。同知黃龍府事。黃龍府判官。黃龍府侍衞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黃龍府侍衞親軍都指揮使。黃龍府侍衞親軍副指揮使。黃龍府侍衞馬軍都指揮使。黃龍府侍衞步軍都指揮使。黃龍府侍衞馬軍副指揮使。黃龍府侍衞步軍副指揮使。黃龍府學。博士。助教。興中府。知興中府事。鹹雍元年見知興中府事楊績。同知興中府事。興中府判官。興中府學。博士。助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