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街道,隸屬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地處阿城區南部,張廣才嶺西南邊緣,東與小嶺街道相連,南與交界街道為鄰,西與亞溝街道接壤,北與金龍山鎮毗連。2010年,轄區總面積153.8平方千米,轄區總人口30818人。
[1]
玉泉街道原名二層甸子。清宣統元年(1909年),屬賓康區。民國九年(1920年),屬八區。民國十年(1921年),劃歸五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更名玉泉,設玉泉村。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改玉泉區,後更名十一區。1956年2月,改為玉泉鎮。1958年9月,鎮改公社。1984年,公社改鎮。2007年12月,鎮改街道。
- 中文名
- 玉泉街道
- 行政區類別
- 街道
- 所屬地區
- 中國東北
- 地理位置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
- 面 積
- 153.8 km²
- 下轄地區
- 4個社區、4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
- 玉泉大街1號
玉泉街道建制沿革
編輯玉泉街道原名二層甸子。清宣統元年(1909年),屬賓康區。
民國九年(1920年),屬八區。
民國十年(1921年),劃歸五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更名玉泉,設玉泉村。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改玉泉區,後更名十一區。
1956年2月,改為玉泉鎮。
1958年9月,鎮改公社。
玉泉街道行政區劃
編輯玉泉街道地理環境
編輯玉泉街道,隸屬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地處阿城區南部,張廣才嶺西南邊緣,東與小嶺街道相連,南與交界街道為鄰,西與亞溝街道接壤,北與金龍山鎮毗連。2010年,轄區總面積153.8平方千米。
[3]
玉泉街道人口民族
編輯2011年末,玉泉街道轄區總人口30818人。另有流動人口1068人。總人口中男性15609人,佔50.6%;女性15209人,佔49.4%;18歲以下3396人,佔11%;18~35歲7110人,佔23.1%;35~60歲14681人,佔47.6%;60歲以上5631人,佔18.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9138人,佔94.5%;有朝鮮、滿、回等6個少數民族,共1680人,佔5.5%,其中人口出生率5.4‰,人口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長率-1.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00人。
[1]
玉泉街道經濟
編輯2011年,玉泉街道有農業耕地面積1.9萬畝,農業總產值59930萬元,比上年增長8%,實現農業增加值12647萬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7%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糧食總產量1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3.5萬頭,家禽飼養量25.5萬羽。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3萬畝,林木覆蓋率76%,活立木蓄積量28.9萬立方米,有大型農機具352台(輛);名優農產品有雞蛋、葡萄、草莓等,綠色環保農產品有蔬菜、玉米等;農民人均純收入9300元。
[1]
玉泉街道社會事業
編輯玉泉街道文體事業
2011年末,玉泉街道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4個;圖書室1個,藏書0.35萬冊。有業餘攝影、書法、美術、根雕及文化業餘創作隊伍成員120人,有線電視台1個,有線電視用户2599户,入户率30%,中心廣場1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40%。
[1]
玉泉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玉泉街道有中心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12人,專任教師25人;中心小學1所,在校生1065人,專任教師7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普通中學1所,在校生762人,專任教師93人,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345人,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995萬元,比上年增長10%。
[1]
玉泉街道醫療衞生
玉泉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玉泉街道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822户,人數1368人,支出228萬元,比上年增長15%;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3人,支出9萬元,比上年增長12%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7人,撫卹事業費支出26萬元。年末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9000人。
[1]
玉泉街道交通運輸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編;黃樹賢 總主編;蔡炳華 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黑龍江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年01月第1版:第122頁-第123頁
- 2. 行政區劃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9-01]
- 3. 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分鄉、鎮、街道資料.中國統計出版社.第1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