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獨樹鎮戰役

鎖定
獨樹鎮戰役是指1934年11月在河南省方城縣獨樹鎮爆發的戰役,交戰雙方是紅軍的紅二十五軍和國民黨的豫鄂皖3省圍剿總隊。
獨樹鎮戰役粉碎了蔣介石企圖將紅軍圍殲於長征途中的陰謀,保存了紅軍的有生力量,使得紅二十五軍先期到達陝北,為迎接中央紅軍北上奠定了基礎。
中文名
獨樹鎮戰役
地    點
河南省方城縣獨樹鎮
參戰方
中國工農紅軍、國民黨軍
結    果
紅軍勝利
傷亡情況
紅軍傷亡約300人
主要指揮官
程子華
吳煥先
徐海東
發生時間
1934年11月

目錄

獨樹鎮戰役事件背景

1934年11月中旬,繼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進行長征後,紅25軍近3000人也奉命撤離鄂豫皖根據地,在軍長程子華、政委吳煥先、副軍長徐海東的率領下,高舉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的旗幟,開始戰略轉移。 [1] 

獨樹鎮戰役經過

1934年11月16日,紅25軍從河南省羅山縣何家衝出發,開始長征;17日,以突然行動,越過平漢線,直抵桐柏山區。蔣介石聞訊紅25軍西進,十分震驚,急忙調動豫鄂皖3省“圍剿”總隊的5個支隊和3個師等大批兵力進行圍追堵截,妄圖圍殲紅25軍。紅25軍採用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26日進抵方城縣以東地區。這天寒風刺骨,風雪交加。紅軍指戰員頂風冒雪,踏着泥濘,步履艱難地朝着獨樹鎮七里崗急速行進,準備在此越過許(昌)南(陽)公路,進入伏牛山。
下午1時許,程子華、吳煥先率一梯隊到達獨樹鎮七里崗一帶,準備從七里崗穿越許南公路。七里崗是伏牛山東麓向南延伸的一條土崗,東面是河,地勢陡峭,西南連着一片平原,許南公路與七里崗交叉處,崗頂與公路落差十幾米,形成人工地塹,易守難攻。敵40軍115旅和騎兵團已搶先兩小時佔領了馬崗、七里崗、硯山鋪一帶。由於氣候惡劣,能見度低,紅軍先頭部隊沒有發現敵情。當紅25軍第一梯隊(224團)沿七里崗脊北進接近許南公路時,突然遭到敵炮火猛烈阻擊。敵人開火後,224團幾乎完全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加上寒流襲擊,紅軍戰士穿着單薄,手凍僵了,一時連槍栓都拉不開,不能有效地反擊敵人,處境十分被動。敵軍趁此機會發起衝鋒,從兩翼包圍上來。
危急時刻,從後面跑步趕到陣前的軍政委吳煥先一面指揮225團衝到前面反擊,一面高聲呼喊:“同志們,就地卧倒,堅決頂住敵人!”在吳煥先的指揮下,指戰員迅速趴在泥地裏,利用地形地物進行反擊。敵人仍氣勢洶洶地撲過來,吳煥先手持大刀指揮紅軍從雪地上躍起,勇猛地衝上去,與敵人展開白刃格鬥,殺聲連天,震撼山岡。當戰鬥激烈進行時,副軍長徐海東帶領第二梯隊(223團)跑步趕到,立即投入戰鬥。經過一番惡戰,我軍終於把正面進攻的敵人壓了下去,佔領了公路兩側的有利地形。
隨後,敵軍連續發起數次進攻,都被紅軍一次次打退。為了打開一道缺口,通過公路,軍首長指揮223團向七里崗發起衝鋒。正面之敵擋不住紅軍的凌厲進攻,紛紛向東西兩邊退去。紅軍衝過公路,佔領了七里崗村北500米處的任崗村。敵人急忙組織火力封鎖,並炮擊公路南北兩側紅軍陣地。紅軍不得已退到公路以南。
天黑後,風雪不止。紅25軍乘機撤到張莊附近。此時,敵騎5師和追剿縱隊已分別由羊冊象河關向獨樹鎮一帶逼近。紅25軍處在數萬敵人前後夾擊的危險境地。根據當地老鄉提供的情況,軍首長決定連夜繞道突圍。當夜一更天,紅25軍指戰員忍着極度的飢餓和疲勞,由中共鄂豫邊工委書記張星江和張莊農民王永合帶路,冒着風雪,悄然出發了。
當天夜裏,紅25軍繞道保安以北的沈丘附近,越過了許南公路。27日拂曉,抵達伏牛山東麓,突破了敵人的合圍。 [1] 

獨樹鎮戰役評價

獨樹鎮戰鬥是關係紅25軍生死存亡的一場惡戰。在敵強我弱、敵鋭我疲、地形與天氣都不利的情況下,指戰員們捨生忘死,英勇戰鬥,終於突出重圍,轉危為安。 [1] 

獨樹鎮戰役紀念

紅25軍獨樹鎮戰鬥紀念碑 紅25軍獨樹鎮戰鬥紀念碑
1997年,中共方城縣委縣政府在七里崗上建造了紅25軍獨樹鎮戰鬥紀念碑。紀念碑以一把變形刺刀為表現形式,寓“血戰”之意,碑身高25.34米,藴含着紅25軍的番號和1934年的時代背景。正面和背面分別鐫刻着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和原紅25軍軍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程子華題寫的“紅25軍獨樹鎮戰鬥遺址”和“烈士精神不死”的碑文。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