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狐兔

鎖定
狐兔,漢語詞彙,拼音hú tù,釋義為狐和兔。亦以喻壞人;小人。
中文名
狐兔
注    音
ㄏㄨˊ ㄊㄨˋ
拼    音
hú tù 
解    釋
狐和兔。亦以喻壞人;小人

目錄

狐兔解釋

狐和兔。亦以喻壞人;小人。 [1] 

狐兔出處

1、漢·揚雄《長楊賦》:“虎豹狖玃,狐兔麋鹿。”
2、南朝·鮑照《代蒿里行》:人生良自劇,天道與何人。齎我長恨意,歸為狐兔塵。
3、唐·崔顥《古遊俠呈軍中諸將》詩:“地回鷹犬急,草深狐兔肥。”
4、宋·張元幹《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詞:“底事崑崙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
5、宋·張鎡《賀新郎·陳退翁分教衡湘,將行,酒闌索詞,漫成》:忠烈前勳齎萬恨,望神都、魏闕奔狐兔。呼翠袖,為君舞。
6、明·朱國楨《湧幢小品·黃叔度二誣辨》:“因視國家將傾,諸賢就戮,上之不能如孫登之污埋,次之不能如皇甫規之不與,下之不能興狐兔之悲,方且沾沾自喜,因同志之死以為名高,是誠何忍哉。”
7、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一回:“鷹犬借勢而猖狂,狐兔畏威而亂竄。”
8、清·玉瑟齋主人《血海花·嚼雪》:“縱橫狐兔擅威權,空叫我嫠緯淒涼痛抱天。”
9、梁啓超《留別澳洲諸同志》詩之一:“狐兔中原惡,干戈舊歲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