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約瑟夫·卡耶坦·狄爾

鎖定
約瑟夫·卡耶坦·狄爾,捷克劇作家、作家、新聞記者。生於一個貧苦樂師和裁縫家庭,卒於比爾森。曾在布拉格查理大學哲學系學習,不久棄學,隨流動劇團離開布拉格。兩年之後失望而歸,到部隊服役,此時進行戲劇創作。曾參加1848年捷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站在為民族自由及人民權利而鬥爭的前列,遭當局迫害。他主辦的文學雜誌《花朵》對捷克青年作家起了重要作用。
中文名
約瑟夫·卡耶坦·狄爾
外文名
Josef Kajetán Tyl
國    籍
捷克
出生日期
1808年02月04日
逝世日期
1856年07月11日
職    業
劇作家、作家、新聞記者
出生地
庫特納霍拉城
代表作品
《費德羅娃契卡》(1834)等

目錄

約瑟夫·卡耶坦·狄爾作品

約瑟夫·卡耶坦·狄爾 約瑟夫·卡耶坦·狄爾
 狄爾創作過多部小説作品,如短篇小説《庫特納山法令》和長篇小説《最後一個捷克人》、《窮人們》等。
他文學創作的最大成就表現在戲劇方面。一生寫了20多個劇本,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滑稽劇《費德羅娃契卡》(1834),描寫布拉格手工業階層人民的生活。劇中“我的故鄉在哪裏”這首歌詞後來成了捷克國歌。劇本《布拉格的浪蕩子》(1846)、《縱火犯的女兒》(1847)、《破產者》(1848)等,都觸及了捷克社會生活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歷史劇《庫特納山的礦工》(1847)和《揚·胡斯》(1848)中反映的政治內容有現實意義。愛國神話劇《斯特拉科尼采的風笛手》(1847)頌揚了捷克人淳樸善良的品德,但也指出了捷克民族性格中的缺點。

約瑟夫·卡耶坦·狄爾主要影響

狄爾重視戲劇對人民的教育作用,認為舞台是對觀眾進行政治和道德教育的學校。他創辦的卡耶坦業餘劇院對捷克民族戲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他的戲劇作品被譽為捷克民族復興文化發展的里程碑。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會編:《中國大百科全書 5》,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