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狀元巖

鎖定
狀元巖位於泰寧城北郊,距泰寧縣城12公里。漂流完上清溪,從下碼頭上岸,行不多遠,就到了狀元巖景區。景區內林木葱鬱,環境幽雅,屬原始次森林,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是一座“天然氧吧”。也許是因為這塊丹霞聖地充滿靈氣的緣故,這裏還生長了部分熱帶雨林植物 。
中文名
狀元巖
地理位置
泰寧縣城北郊長興村
著名景點
換骨嶺
摩天嶺
著名景點
空山六響
遊    程
約5公里
開放時間
6月1日-10月31日:週一至週日 08:00-16:00;11月1日-5月31日:週一至週日 08:00-14:30

目錄

狀元巖簡介

拾階而上,但見丹崖懸巖,茂林奇樹,呈現出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觀。一路前行,山勢陡峭,但見危峯峽道、絕壁陡崖、天然石洞比比皆是,雖説風景險絕優美,然我已無心觀賞,只是大口喘氣,堅持着一步一步攀登,待到從山頂下來,回首望去,才發現自己竟然走過了一條極為險峻的路。
山上有鄒應龍讀書處,這是一長弧型的大洞,赤色的巖壁。據説,鄒應龍少年時為躲避人世喧鬧,手鑿千級石階,到此潛心讀書。如今,巖壁上還刻有“狀元巖”蒼勁有力的大字,以及一尊鄒應龍半身頭像。遺憾的是,隨着旅遊開放而塑起來的頭像,實在太粗糙了些。

狀元巖傳説

狀元巖
鄒應龍在歷史上並不是一個特別出名的人物,他出生在家道中落的書香門第,從小就受儒家文化薰陶,從而養成了他循規蹈距、方直正派、老成持重的個性。鄒應龍天資聰慧,勤奮好學。但他的學業長進,得益於閩北“朱子理學”的高度發展。南宋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時年25歲的鄒應龍被寧宗皇帝以《諒陰不親策》為殿試題目欽點為狀元。
鄒應龍得中狀元后,開始了他仕途的一生。先後做過江西贛州、福建泉州、廣西等地的行政長官,也曾在朝廷工部、户部、禮部等部門輾轉升遷,最後官至端明殿大學士兼樞密院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鄒應龍雖沒有幹出過驚天動地的偉業。但為人為官,始終循規蹈矩,廉潔正直、忠君不二,愛民如子,不屈權奸,是非分明,集中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身上所特有的清高、淡泊與自尊,博得了百姓的讚譽,尊之為“廣佑聖王”,在東南沿海以及東南亞的不少地方都建有“鄒公廟”。看來,中國的百姓還是很大度的,對那些為官者,只要不欺凌百姓,稍稍有些政績,便頌揚其德了。
鄒應龍一生娶了三個老婆,為他生了13個兒子。據鄒氏族譜記載,其子孫後裔已逾百萬,遍佈廣東、廣西、江西、湖南、福建、香港、台灣、澳門及東南亞等地,著名學者鄒韜奮亦是鄒應龍後裔。2007年8月26日,來自香港、台灣和廣東、廣西、江西、北京等地的20多個代表團,700多名鄒氏後裔匯聚泰寧,紀念鄒應龍誕辰835週年。
狀元巖因為有了鄒應龍曾在此讀書,才得以打上了儒家文化的印痕,有了“地靈人傑的丹霞聖地”之美譽。看來,今天的高考狀元受到無數人的青睞真是不無道理,這也是儒家文化的印痕。是啊,家長對孩子的苦心勸導,教師對學生的淳淳教育,莘莘學子的潛心苦讀,這一切,雖然發生在21世紀,但卻可以從中看到一個民族的歷史與傳統。可悲的是,在這種傳統面前,教育竟然顯得如此蒼白無力,甚至有助紂為虐之嫌。這是教育的悲哀,但絕不應該是教育的必然。我們需要讓孩子去欣賞丹霞地貌的瑰麗,但我們不需要孩子去記住“狀元”!

狀元巖景點

狀元巖圖冊
五虎上山:五趾山的五趾酷似五頭同時躍起撲向狀元頂的老虎。
狀元谷:山谷兩側是近百米的懸崖峭壁,長七百餘米,其中前段筆直坦蕩,步道兩旁花樹繁茂;後段谷隨山轉,危峯夾道,形勢險迫。狀元谷盡頭為三角井,略微開闊。
直石鋪路:這一路的石條均採用直石,路心路邊全由直石鋪就,獨具一格。
越王台:狀元頂第六條餘脈綿延出去,最後形成一個險峻的小山頭,是越王射天處。
狀元頂:五趾峯海拔549米,是方圓數十里內赤石羣的最高峯,傳説鄒應龍曾在山頂數十米下的巖洞內讀書。
鬥米階:古代通狀元巖的道路為鬥米階,由三角井北坡而上,曲折盤旋,斷續相接,相傳是鄒應龍當年手鑿而成,後人稱其為鬥米階意為石磴如鬥米米粒之多。
天鼓:香路天階最後十餘級石階,用力踏步腳下會發出與眾不同的清脆響聲,如同山體內部空洞,彷彿整個大山是一個巨鼓。
三神護巖:狀元巖入口右側,巖壁內陷,如三個身形,傳説鄒應龍在這裏讀書時,長興、崇化、將溪三方的土地神都趕來守護,以免山鬼打擾,日久天長,身形映入石壁。
狀元巖:鄒應龍讀書處,位於狀元頂下數十米的絕壁上,巖洞面北,長60餘米,最深8米,地面平坦,頂如覆鍾。巖壁有清乾隆年間的摩崖石刻“狀元巖”三字。
狀元帽:狀元巖巖頂有三個內陷的圓形窟窿,人稱狀元帽。
鬥米石臼:在狀元巖巖洞地下,有一個圓錐形的石臼,傳説是鄒應龍親手所鑿,供舂穀之用。
蒼山架筆:狀元巖對面,遠遠突起三峯,峯頭卓立而山體相連,形如筆架,稱為筆架山。
古棧道:從前連通狀元巖與曬經崖的道路,在懸崖絕壁上斜打木樁,然後在木樁根部橫鋪原木,人們因此得以在崖壁上落腳。棧道下臨深壑,僅容一人附壁徐徐而過,恐高症者禁行。新闢的遊覽步道繞過危險的古棧道,另穿紫芝巖而過。
紫芝巖:在狀元巖下數十米,巖壁色澤紫紅,佈滿了大大小小的圓形、橢圓形及各種流線型石穴,最大的一塊形狀如同靈芝。
曬經崖:出紫芝巖上一小坡,翻過山脊來到一處平台,前後臨淵,為觀經台;面前一平如砥的大赤壁就是曬經崖。曬經崖表層生有地衣,顏色褐紅,如一面展開的巨幅屏風,是泰寧赤石羣中最雄偉壯觀的赤壁之一。崖壁中間有數處彤紅的風化小巖穴,有鷂鷹在內築巢。
蘿圖:步道右壁石崖附滿藤蘿,蔓生如壁畫。
三山呈品:出口處,公路南側一峯與北側兩峯,成“品”字形矗立,巍峨壯觀。
距狀元巖半公里又有琵琶巖,是明朝道仙邢德興修煉之處。

狀元巖優惠

自景區恢復開放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國醫護工作者憑本人有效證件(醫師證或護士證)免票,免票景區:大金湖、上清溪、寨下大峽谷、尚書第、九龍潭、貓兒山、狀元巖(不含遊船、竹筏、景交、導遊講解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