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犀牛角雕

鎖定
犀牛角雕件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説的“角雕”,鑑定角雕首先得了解犀角材質的基本特徵。角雕真品大小在15~30釐米之間,顏色有褐色和棕色,有較粗的直線紋,鋸開有一絲一絲線條狀的紋理,這與直觀田黃石有蘿蔔絲紋類似。犀牛角最主要的要訣是看橫斷面上是否有像魚子一般細小的顆粒,這叫“粟紋”,古玩行內也有稱“魚子紋”的。另外,所謂“心有靈犀”,説的就是犀角都有花心,即角中顏色較淺、質地較疏鬆的部分。
中文名
犀牛角雕
別    名
角雕
角雕真品大小
在15~30釐米之間
顏    色
褐色和棕色

犀牛角雕簡介

格古要論》曾記述:犀角出南蕃西蕃,雲南亦有。紋如魚子,謂之粟紋;粟紋中有眼,謂之粟眼。凡器皿要滋潤,粟紋綻花兒者好。其色黑如漆,黃如粟,上下相透。有通天紋,有重透紋;黑中有黃花,黃中有黑花。古云通犀,此二等佳貴。有側透者,黃中有黑花,此等次之。有花如椒豆斑者,色深者,或有斑散而色淡者,又次之。有黑犀無花而純黑者,不甚值錢。
犀牛角雕
犀牛角雕(16張)
犀牛角是清熱解毒的名貴藥材,在古代就與夜光璧、明月珠齊名。而今犀牛屬於瀕危保護動物,犀角不可能再被用作角雕材料,犀牛角雕作為中國古代藝術品中的一朵奇葩已成了絕響。
角雕作偽的主要方式就是材質作偽。自清代中晚期,犀牛角資源枯竭,許多工匠多以海象牙等來仿製,但其斷面無紋,多染綠沁,易鑑定;亦有以骨粉、角粉摻合樹脂染色橫壓,再經雕琢作偽的,但其紋理生硬機械,無魚子紋,也易辨別。但若以大小類似的犛牛角來仿製,那就有了一定的欺騙性了。犛牛角的紋路要比犀角粗得多。犀角上面經常會有黴斑,但擦拭后里面的胎骨還是非常瑩潤的。
另外,古人為了保護並長久使用犀角藝術品,會給其進行上漆、上蠟、上色的工藝保護,這也為辨偽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這時,我們可以先用燒熱的針刺一下隱密處,犀角多無味有些有香味,而水牛角有硫磺臭味,樹脂、塑料的味道很容易分辨。犀牛角雕比牙雕稀少,比核雕珍貴,且增值空間較大,是雜項收藏中的上上品收藏對象。文/徐學平

犀牛角雕鑑賞要點

犀牛角雕雕工

犀牛角雕基本鑑定技巧 犀牛角雕基本鑑定技巧
市場評價犀器,往往偏重雕工,以鏤刻精微巧俏而論高下,很少注意紋理和色澤。

犀牛角雕年代

明清以犀角杯成為風尚,尤其乾隆以後的遺器較多見。以江南竹人雕刻法為多,紋飾有母子辟邪,教子昇天龍紋、靈芝仙草、梅花玉蘭及山水樓閣等。

犀牛角雕品質

雖有自然蝕化和人工損磨的痕跡,但真犀角細潤如玉,瑩然欲透。

犀牛角雕歷史傳承

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就已用獸角製成耳墜、笄、梳、匕等,造型規整,打磨光滑。相傳犀牛角有解毒辟邪之功能,如同毒藥接觸,則毒藥發生白沫,因而被帝王所重視,製為杯盞等器皿,以檢驗食品,從而使犀牛角雕刻成為古代角雕的著名品種。唐、宋、明各代,犀牛角除由外國使節作為禮品贈送帝王外,還流傳民間。

犀牛角雕技術演變歷程

犀牛角雕
犀牛角雕(8張)
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就已用獸角製成耳墜、笄、梳、匕等,造型規整,打磨光滑。漢代,大秦(古羅馬帝國)、條支(今伊拉克)等國的犀牛角經由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犀牛角質地堅硬而細密,有純黑色,稱黑犀角;有純黃色,色如黃金;有帶紋理者,如黑色中帶黃色紋理,或黃色中帶黑色紋理。有的紋理宛如龍、山水、日月星辰等狀,但大多呈魚子或小米狀,稱為粟紋。《續夷堅志》記載,宋孝宗腰部的佩帶為犀牛角製成,呈南極壽星像。宮廷匠師多依據犀牛角的自然形狀,雕刻酒杯,供帝王享用。
犀角雕明清時期,由於工藝美術突飛猛進的發展,雕刻工藝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峯,精湛的雕刻藝術擴展到犀角材質中來,這樣,形狀眾多、花紋各異的犀角杯就脱穎而出,聞名於世。
犀角雕刻與竹、木、金、玉的雕刻藝術同為藝林珍賞之品。這一時期,犀角的雕刻能手有鮑天成、濮仲謙、尤侃、江福生和尚均等。他們都是身兼多技的著名雕刻家,能用犀角、象牙、各種硬木、香料等材料雕刻成各種奇巧精美的杯、盒、扇墜髮簪及印章之類,精妙絕倫,與當時蘇州的琢玉名手陸子剛齊名,在江南頗負盛名。
漢唐始,犀角從域外入貢,因其稀少和奇特的藥用功效,經濟價值日趨凸現。如今流存於世的犀角雕器多為我國明清兩代所制,為世界各國珍視,歐美及我國各大博物館都有珍藏,同時亦為民間藏界垂涎。
上世紀末犀牛被列入聯合國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之中,犀角製品已被各國海關禁止出入,其在古玩文物和拍賣市場上的價格也一路上揚,十多年來犀角器之價以年均30%的幅度攀升。
明代的犀角雕刻製品是非常引人注目的。雕刻藝人們利用犀角扁底尖頂的形狀,雕鏤成花紋各異的杯、爵等酒器。當時,由於中國與南亞交往比較密切,又與非洲各地有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犀角便也由這些地方源源輸入,這對犀角雕刻工藝的發展推進很大。
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著名匠師尤通,江蘇無錫人,以雕刻犀牛角杯為名,曾徵入宮廷,人稱“尤犀杯”。 20世紀以來,中國角雕以牛角雕為主,產於廣西北海、黑龍江哈爾濱、內蒙古包頭、廣東高州、湖南南嶽等地。廣西北海牛角雕以蝦為傳統題材,充分利用牛角透明晶瑩的特點,使作品極為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