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犀角器

鎖定
簡介:以犀牛角為原料雕刻的器物。早在漢代即用犀角作裝飾及飲酒器具。犀角有藥用價值,自古以來,是中國進口的貴重藥材之一。它的藥用功效賦於犀角雕刻以不同於其他獸角類雕刻的特點。
中文名
犀角器
原材料
犀牛角

目錄

犀角器簡介

清宮廷犀角來源於越南、南掌(在今老撾境內)、暹羅(今泰國)等國進獻的禮物和各地督撫的貢品。犀角器因受角形的限制,除以整角製成酒杯外,尚有盅、碗、缽、洗、盒、鼎、爐、瓶、筆山、筆架、花籃、盆景、扳指、嵌件以及供欣賞陳設用的人物、動物等雕刻。相傳用犀角杯飲酒可清熱解毒,所以,它便成為犀角器的主要器形。

犀角器分類

清廷犀角器也以犀角杯為多,大致可分為:
①花形杯。杯雕成花朵和荷葉狀,以其枝梗苞葉做把或座,有的用廣角製成長過尺餘的枝梗,中心穿孔後將其變曲至杯口,以供吸酒用。但不能立穩,酌酒後非飲畢而不能離手。
②山水杯。杯外雕刻重巒疊嶂、叢林枯木、溪流瀑布、繚繞煙雲,文人雅士貽樂自得。
③人物杯。杯外雕刻狩獵圖、西園雅集、仙人乘槎、八仙祝壽等題材。
④仿古杯。取青銅爵、匜之形,呈橢圓口,窄邊作流,寬邊作把,口外飾回紋或勾連紋帶,身部飾平凸或隱起的饕餮紋,三足或圈足。裝飾複雜的是仿漢螭酒杯,在仿古彝中雕刻蟠屈翻轉的螭虎,最多的達12只。
以上 4種犀角杯的圖案裝飾均用陰線、陽線、平凸、隱起、起突和鏤空等雕法。鏤空一般用於把手,雕成枝梗或松樹和雜樹的枝幹。仿古杯鏤空把手有時雕龍、螭等盤繞。此外,還有光素杯,有的以整個犀角製成天然形犀角杯。還有的用犀角零料製成無把或單把的酒杯。
清宮犀角器所用材料有犀角和廣角兩種。天然形、山水形、人物形、仿古形等犀角杯多用犀角製成,而花形杯則多以廣角製成。兩者顏色不同,前者黑紫色,後者尖部灰黑,下部淺黃。有許多犀角器經染色或塗漆後呈濃深發亮的黑紫色,本色者需經燙蠟以保護器表光潔。
清宮犀角器由養心殿造辦處如意館或牙作承擔,工匠來自廣州和蘇州等地。他們是牙匠或竹刻匠,兼做犀角雕刻。所以,清宮犀角雕刻的藝術風格與竹木牙雕風格相似,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