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特立尼達和洛斯因赫尼奧斯山谷

鎖定
 特立尼達和洛斯因赫尼奧斯谷(英文:Trinidad and the Valley de Los Ingenios),位於古巴中部地區聖斯皮裏圖斯省。特立尼達是在十六世紀初期為紀念三一節而建立的,它是征服美洲大陸的橋頭堡。其十八和十九世紀的建築,包括伯尼特宮殿和坎特羅宮殿都是在食糖貿易最繁榮的日子裏建造的。 [1] 
中文名
特立尼達和因赫尼奧斯山谷
外文名
Trinidad and the Valley de los Ingenios
地理位置
古巴中部地區聖斯皮裏圖斯省的南部

特立尼達和洛斯因赫尼奧斯山谷遺產資料

遺產名稱:特立尼達和因赫尼奧斯山谷
Trinidad and the Valley de los Ingenios
入選時間:1988年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v)(v)
地理位置:N21 48 11 W79 59 04(特立尼達)
N21 45 58 W79 45 80(因赫尼奧斯山谷)
遺產編號:460

特立尼達和洛斯因赫尼奧斯山谷遺產描述

特立尼達及其因赫尼奧斯山谷位於古巴中部地區聖斯皮裏圖斯省的南部,1978年10月10日,民族紀念碑委員會決定,將位於聖斯皮裏圖斯省的特立尼達市政廳,曾經作為特立尼達山谷的都市歷史中心,宣佈為古巴共和國民族紀念中心。
特立尼達和因赫尼奧斯山谷
特立尼達和因赫尼奧斯山谷(4張)
特立尼達市成為帶有時空變化明顯烙印的強有力的典型城市。特立尼達最具影響力的紀念性建築物包括城市歷史博物館和一家叫做“塔萊爾·阿爾法雷羅”的陶瓷鋪,彌足珍貴的是一些工藝製品仍在應用傳統的技術。特立尼達市是古巴與拉丁美洲中出現的最富有代表性的都市建築證據之一,雖歷經滄桑鉅變,其環境未受到絲毫損害,保持了高度的原樣性,如今,特立尼達市成為帶有時空變化明顯烙印的強有力的典型城市。
1988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iv)(v),特立尼達和因赫尼奧斯山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特立尼達和洛斯因赫尼奧斯山谷世委會評價

特立尼達是16世紀初期為紀念復活主節而建立的,是征服美洲大陸的橋頭堡。其18世紀和19世紀的建築,包括帕拉西奧-伯尼特宮殿和帕拉西奧-坎特羅宮殿,都是在食糖貿易最繁榮的歲月建造的。 [2-4] 

特立尼達和洛斯因赫尼奧斯山谷遺產簡介

特立尼達位於古巴中南部的聖斯皮裏圖斯州,距首都哈瓦那東南約280千米。它臨近埃斯坎伯利山區,有停泊條件優良的港口可通向加勒比海。它建於1514年,歷史上是一個工業城,特別是製糖業的中心。
洛斯因赫尼奧斯山谷是位於古巴特立尼達外部12千米處的一片山谷的總稱,包括聖路易斯、聖羅莎和邁耶。因為曾經作為一個製糖業中心,又被稱作糖谷。 [3] 

特立尼達和洛斯因赫尼奧斯山谷發展歷史

16世紀初,特立尼達享有三位一體的盛譽,是美洲大陸征服者的橋頭堡。1518年特立尼達港口是西班牙人從科爾特斯到墨西哥遠征的出發地。當時傳出墨西哥發現黃金的消息,於是人們紛紛離開特立尼達,從此,這裏成了偷渡者和海盜橫行的地方。從16世紀末開始,這個港口的戰略功能逐漸被其經濟功能所取代。17世紀古巴島的養牛業、蔗糖業、煙草種植業發達。由於西班牙對這些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特立尼達逐漸繁榮起來。18世紀末在洛斯因赫尼奧斯山谷建立起了製糖工業,開辦了56個砂糖工場,1.2萬名黑奴在這裏勞動。很多黑奴是從西非販運來的,被迫在這裏從事十分繁重的勞動。19世紀在特立尼達出現了大型建築,如布魯內特宮和坎泰諾宮。這時建築的繁榮受益於不斷增長的蔗糖貿易。至此,特立尼達達到了它繁榮的頂點,併成為這個國家的第三大城市。到這時,18世紀制定的城市規劃終於呈現出今天的面貌。
城市的規劃是從最高點的普拉薩•梅厄向下發展,包括一些狹窄筆直的街道。從廣場向四周輻射出交通幹道,一些幹道還延伸出了城市。通常以不同的角度相交的那些街道形成了不規則的柵欄。
構造普拉薩•梅厄的大的建築包括一座宮殿、一座教堂和一座修道院。早期殖民地的住所、教堂和修道院構成了這一城市的佈局。傳統的家庭建築以低矮的房子為其特色,狹窄的石子路旁是裝飾着斑駁多彩瓷磚的矮房。大街上那些兩層建築,多是莊園主的居所。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