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特提斯構造域

鎖定
特提斯構造域(Tethyan tectonic domain)又稱特提斯喜馬拉雅構造域(Tethys Himalaya tectonic domain),是在特提斯洋和印度洋兩個前後相繼的動力體系作用下形成的一箇中新生代構造域。
中文名
特提斯構造域
外文名
Tethyan tectonic domain
又    稱
特提斯—喜馬拉雅構造域
屬    性
中新生代構造域
以雅魯藏布江縫合帶為界分為兩部分:南部,喜馬拉雅山為新生代構造帶;北部,包括滇藏、松潘甘孜和崑崙—秦嶺地區,為中生代構造帶。向西包括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和歐洲南部及北非的阿爾卑斯造山帶,向南則為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構造帶。除北支伸入秦嶺外,構造線主要為弧形,包括興都庫什—喀喇崑崙弧、喜馬拉雅弧和三江弧等。
特提斯構造域經歷了印支、燕山和喜馬拉雅三個構造旋迴的發展。印支旋迴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北特提斯印支造山系——松潘 甘孜、秦嶺、三江以及中南半島上的印支造山系;燕山旋迴形成改則—那曲燕山造山帶;喜馬拉雅旋迴是其最新發展時期,由於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強烈碰撞擠壓,不僅使喜馬拉雅地槽褶皺隆起,而且使滇藏和崑崙、秦嶺的造山系再次遭受強烈構造變動,大面積整體隆起形成今日的青藏高原,並給古亞洲構造域以強烈影響,使天山、崑崙山、祁連山等老造山帶再次遭受擠壓、褶皺、逆掩,山脈快速隆升,形成被巨厚磨拉石充填的山前坳陷帶。
在二疊紀晚期,到距今 6500 萬年前的始新世晚期間,地球上南、北兩塊大陸開始分裂、漂移,形成板塊,印度板塊分離出來以後,以較快的速度向北移動,特提斯洋殼開始受到強烈的擠壓,白堊紀中期,由於大西洋擴張和印度陸塊繼續向北漂移,特提斯洋開始萎縮。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相撞,導致了劇烈的地殼構造運動,使喜馬拉雅地區全部露出海面,特提斯海消亡,宣告了整個高原地區海洋歷史的結束。而從三疊紀到侏羅紀的漫長地質時期,多次地殼運動造成的海退和海侵作用,使大量鹽質呈鹽滷和鹽巖狀態在四川盆地內沉積下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