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2020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是2020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寶慶。該書主要介紹和分析了不同物理性污染的來源及危害、評價方法及標準、污染控制措施、污染控制方法及工程案例。
書    名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1] 
作    者
王寶慶 主編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ISBN
9787122365736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內容簡介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對噪聲污染控制工程、振動污染控制工程、熱污染控制工程、光污染控制工程、電磁輻射污染控制工程、放射性污染控制工程六種物理性污染及污染控制工程內容進行了介紹與分析,主要包括不同物理性污染的來源及危害、評價方法及標準、污染控制措施、污染控制方法及工程案例等。《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可作為高等院校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生態工程等專業的本科生教材,還可供相關專業的科技、管理人員閲讀參考。 [1]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圖書目錄

1緒論
1.1物理環境與物理性污染1
1.1.1物理環境1
1.1.2物理性污染1
1.2物理性污染的來源及控制2
1.2.1物理性污染的來源2
1.2.2物理性污染的控制2
複習思考題2
2噪聲污染控制工程
2.1噪聲及噪聲污染3
2.1.1概述3
2.1.2噪聲的來源4
2.1.3噪聲污染的危害6
2.1.4噪聲污染的控制9
2.2噪聲的測量、評價與預測10
2.2.1聲級計算10
2.2.2聲波衰減14
2.2.3噪聲測量15
2.2.4噪聲評價20
2.2.5噪聲預測25
2.3吸聲降噪技術26
2.3.1多孔吸聲材料和共振吸聲結構28
2.3.2室內吸聲降噪計算35
2.3.3室內吸聲降噪設計41
2.4隔聲降噪技術44
2.4.1隔聲降噪原理45
2.4.2隔聲結構與隔聲性能45
2.4.3隔聲間的降噪與設計47
2.4.4隔聲罩的降噪與設計53
2.4.5隔聲屏的降噪與設計57
2.5消聲降噪技術61
2.5.1消聲降噪原理61
2.5.2消聲器的分類及性能評價61
2.5.3阻性消聲器的設計62
2.5.4抗性消聲器的設計67
2.5.5阻抗複合式消聲器的設計71
2.5.6微穿孔板消聲器的設計72
複習思考題75
3振動污染控制工程
3.1振動簡介76
3.2隔振原理及隔振設計76
3.2.1隔振原理76
3.2.2隔振設計及常見隔振器79
3.3阻尼減振及阻尼結構83
3.3.1阻尼減振83
3.3.2阻尼結構86
3.4主動隔振控制88
3.4.1主動隔振控制簡介88
3.4.2主動隔振控制設計88
3.4.3主動隔振作動器89
3.5隔振降噪工程應用89
3.5.1發電機高速機組阻尼繞組結構及性能分析89
3.5.2液壓阻尼器的結構及性能分析93
3.5.3超精密機牀的主動隔振結構及性能分析95
3.5.4車用磁流變減振器結構及性能分析98
複習思考題103
4熱污染控制工程
4.1概述104
4.1.1熱環境的來源104
4.1.2熱污染的成因106
4.1.3熱污染的影響108
4.1.4温室效應108
4.1.5熱島效應109
4.2熱污染評價與標準110
4.2.1水體熱污染評價與標準110
4.2.2大氣熱污染評價與標準112
4.3熱污染防治114
4.3.1水體熱污染防治114
4.3.2大氣熱污染防治115
4.3.3熱島效應的防治116
4.3.4餘熱利用技術116
4.3.5新型熱污染控制技術118
4.3.6健全相關法律法規121
複習思考題122
5光污染控制工程
5.1概述123
5.1.1光污染及其類型123
5.1.2光污染產生的原因124
5.2光污染的測量及評價125
5.2.1光污染的測量125
5.2.2光污染的評價130
5.3光污染的防治管理132
5.3.1控制好污染源132
5.3.2加強光污染立法132
5.4光污染的防治技術133
5.4.1彩光污染防治技術133
5.4.2白亮污染防治技術133
5.4.3人工白晝污染防治技術133
5.4.4可見光污染防治技術134
5.4.5紅外線、紫外線污染防治技術135
5.4.6光污染防治技術應用136
複習思考題138
6電磁輻射污染控制工程
6.1概述139
6.1.1電磁輻射污染的來源139
6.1.2電磁輻射污染的傳播途徑140
6.1.3電磁輻射污染對人體的危害141
6.2電磁輻射污染的監測及評價142
6.2.1電磁輻射污染的監測142
6.2.2電磁輻射污染的評價142
6.3電磁輻射污染防治技術144
6.3.1電磁輻射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則144
6.3.2電磁輻射污染的防治措施144
6.3.3電磁輻射污染防治技術應用146
複習思考題151
7放射性污染控制工程
7.1概述152
7.1.1放射性污染的來源152
7.1.2放射性污染的特點153
7.1.3放射性污染的危害153
7.2放射性污染的測量與評價154
7.2.1放射性污染的測量154
7.2.2放射性污染的評價158
7.3放射性污染防護161
7.3.1放射性污染防護的基本原則161
7.3.2放射性污染防護對策162
7.4放射性廢物處理163
7.4.1放射性廢物的分類及處理原則163
7.4.2放射性廢物處理技術164
7.4.3放射性廢物處理技術應用166
複習思考題174
參考文獻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作者簡介

王寶慶,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研究領域:大氣污染控制理論與模擬;大氣顆粒物環境質量基準;空氣顆粒物個體暴露與健康效應;環境污染防治規劃與管理。科研教學經歷:主講本科生《物理性污染控制》、《環境風險案例解讀》和碩博士《環境風險評價》課程,學術與社會任職Asia-Pacific Chemical,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ociety (APCBEES),senior member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高級會員《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Development》等期刊審稿人《環境科學研究》、《環境工程學報》、《中國科技論文》等期刊審稿人,科技部重點專項評審專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學位論文評審專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