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牧場村

(貴州省威寧縣雪山鎮下轄村)

鎖定
牧場村位於威寧縣城的北部,雪山鎮的中部,距縣城43公里,距鎮政府駐地5公里。全村土地總面積1.9平方公里。地貌類型:牧場村屬高原中山地貌,地形起伏大。成土母巖主要是石灰岩,有鐵鋁質山地黃棕壤、棕壤、灰泡黃泥土等三個土類。由於石灰岩溶發育充分,其土層淺薄,加之人為活動加劇,大片耕地已逐漸向石漠化演變,是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區。全村平均海拔2250米,最高海拔2458米,最低海拔2210米,相對高差248米
中文名
牧場村
行政區類別
地理位置
威寧縣城的北部
面    積
1.9平方公里
人口數量
276人

牧場村氣候特點

新飛村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具有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的特點,冬季冷涼,夏季温涼,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年均温8.2℃,年總積温2993℃,年降水量1196毫米,年無霜期為210天。水資源貧乏,境內沒有河流,水源點少。境內無探明的礦產資源。

牧場村自然資源

牧場村土地總面積2826畝,其中,耕地面積1283畝,林地面積1437畝,在林業用地中有林地面積710畝,牧草地面積170畝,其他面積135畝(含荒山荒坡),土地面積大,人均佔有10.37畝,人均佔有耕地4.65畝。由於土層瘦薄,中低產田土面積1219畝,佔耕地的95%,坡地佔60%左右,部分耕地基岩裸露,土壤肥力差,廣種薄收。植被稀疏,生態環境脆弱。土壤酸性重。

牧場村生態環境狀況

全村林地面積1437畝,其中有林地面積710畝,佔林地面積的49%。全村森林覆蓋率為50.2%。部分坡耕地和荒草地水土流失較為嚴重。
第二節 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一、人口構成及文化素質
2008年底全村總户數為77户,總人口為276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266人;性別構成為:男性140人、佔52.63%,女性126人、佔47.36%;人口密度為145人/平方公里,低於全縣平均水平。全村現有人口中,育齡婦女61人,其中已婚育齡婦女46人,無孩1人,一孩5人,二孩26人。在已婚育齡婦女46人中,已採取絕育措施的36例,上環3例,節育率達85%。全村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1‰。有勞動力195個,勞動力受教育程度低,小學文化150人、佔54%,初中文化40人、佔14.49%,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5人。勞動力主要從事種植業和養殖業,外出務工的人員少。
二、基礎設施狀況
牧場村沒有通組公路,沒有農村沼氣池。
三、產業發展狀況
牧場村產業單一,只有種植業和養殖業。主導產業不突出,且小而全。2008年農作物種植面積1383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94畝,糧食總產量67.5噸,平均畝產85公斤。農民人均佔有糧食244公斤,良種推廣面積只有143畝,佔糧食播種面積的2.3%,科技含量低,耕作粗放。其他作物播種面積589畝(主要是綠肥和青飼料)。2008年末大牲畜存欄50頭(匹),豬存欄365頭,豬出欄84頭,在生豬存欄中有能繁母豬25頭;羊存欄80只,出欄20只,家禽存欄365只,出欄150只。年肉總產量7.5噸,人均27公斤,低於全鎮平均水平。2008年末全村總產值58.27萬元,其中,種植業產值13.72萬元,佔農業產值的28.5%,養殖業產值34萬元,佔農業產值的70.8%。農民人均純收入1728元。
--人口總數:286人 農業人口:284人 非農業人口:2人
--行政區面積:58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321.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彝族,苗族 發展口號:“威寧試點”“兩年提速”“推進雪山”
--所轄村:一組,二組,三組,總場組,豬場組 生產總值:59.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馬鈴薯,畜牧業,包穀 名特產品:馬鈴薯 辦公所在地:牧場村總場組
--自然條件:年均温8.2℃,年總積温2993℃,年降水量1196毫米,年無霜期為210天 資源:境內無探明的礦產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