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牝(讀pìn),是通用規範二級字。 [3]  此字始建於商代甲骨文。 [3]  本義是雌性的牲畜動物,後引申為陰性的事物。 [5] 
中文名
拼    音
pìn
部    首
五    筆
trxn(86)cxn(98)
倉    頡
hqp
鄭    碼
mbrr
字    級
二級字(編號:3601) [3] 
平水韻
上聲·十一軫 [2] 
總筆畫
2+4
注音字母
ㄆㄧㄣˋ
統一碼
基本區 U+725D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筆順編號
312135
四角碼
22510

字源演變

演變流程圖 演變流程圖
甲骨文的“牝”字是一個形聲兼會意字,這個字的左邊部件是一頭牛的象形(圖2),右邊部件是聲部“匕”(圖8),有的解釋説“匕”是表示雌性的符號,而在殷墟刻辭中,這個字的左邊部件還有用羊(圖1)、豕(圖3)、虎(圖4)等來表示的。
小篆的形體基於甲骨文,左邊為牛,右邊為匕。是表示雌性的牲畜動物。從殷商時代到東漢,文字的發展由多形、不定型到單一、定型,經過不斷篩選,從牛的“牝"字最終被保留下來了,在意義上也進一步概括化,由以前的牛、羊、鹿等多形表同義的情況歸結為一個意義,即雌性牲畜動物。《尚書·牧誓》中記載:“牝雞無晨。”其中的“牝”就是雌性牲畜的意思,“牝雞”也就是俗稱的母雞,母雞在早晨是不會打鳴的。“牝"用來表示雌性動物,但不用於人。
在現代漢語中,使用“牝”的場合和比例都減少了,甚至很難見到,取而代之的是“母”,例如稱母牛,而不稱牝牛,稱母豬,而不稱牝豬。 [4-5]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pìn
形容詞
雌性的

《書·牧誓》:“牝雞無晨。”
《易·坤》:“利牝馬之貞。”
名詞
溪谷

大戴禮記·本命》:“谿谷為牝。”

陰性的事物
negative
《素問·水熱穴論》:“腎者,牝藏也。”
《老子》:“牝常以靜勝牡。”

古代鎖具容受鍵的部分,相當於後來的閂孔、鎖孔
lock hole
《禮記》:“鍵,牡;閉,牝也。”

古時軍陣名

《國語·越語下》:“凡陳之道,設右以為牝,益左以為牡。”
宋·曾公亮《武經總要·制度·本朝八陣法》 :“右牝陣即黃帝五行之水陣,孫子之牝陣,吳起之曲陣,諸葛亮之龍騰,劉裕之卻月也。”


《字彙》:“牝,地也。”
[1]  [6]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畜母也。從牛匕聲。《易》曰:“畜牝牛,吉。”毗忍切。 [7] 

康熙字典

《唐韻》毗忍切。《集韻》《韻會》《正韻》婢忍切。並音髕。《説文》:畜母也。從牛匕聲。《玉篇》:牝牡也。《易·坤卦》:利牝馬之貞。《書·牧誓》:牝雞無晨。《詩·鄘風》:騋牝三千。《禮·月令》:遊牝於牧。
又古詩:哀壑叩虛牝。韓愈《贈崔立之》詩:有似黃金擲虛牝。注:牝,谿谷也。
又《集韻》補履切。音匕。義同。
圖9 圖9
又《集韻》《類篇》並婢善切。音楩。亦畜母也。《書·牧誓》《釋文》:徐音扶忍反。
又《廣韻》扶履切。《集韻》並履切。並音(圖9)。義同。 [8] 
古籍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左至右依次為: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左至右依次為: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書寫演示

書寫 書寫

書法賞析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i̯ər
王力系統
b
ǐei
董同龢系統
jed
周法高系統
b
jier
李方桂系統
b
jidx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ji
擬音/王力系統
b
i
擬音/董同龢系統
jei
擬音/周法高系統
b
iɪi
擬音/李方桂系統
b
i
擬音/陳新雄系統
ǐe [10-11]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小韻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開口呼
全濁
扶履切/毗忍切
bʰjei
上聲
開口呼
全濁
毗忍切/扶履切
bʰjen
集韻

平聲
開口呼
全濁
毗賔 (賓)切
bjen

上聲
開口呼
全清
補履切
pjɪ

上聲
開口呼
全濁
並履切
bjɪ

上聲
準 (軫)
開口呼
全濁
婢忍切
bjen

上聲
開口呼
全濁
婢善切
bjæn
韻略

上聲
婢忍切
增韻

上聲
婢忍切
中原音韻

上聲
真文
次清
pʼiən
中州音韻
上聲
真文
洪武正韻
上聲
全濁
婢忍切
b‘iən
分韻攝要

陽上






[9-10] 
參考資料
  • 1.    牝的意思  .漢典網[引用日期2013-07-18]
  • 2.    平水韻部·十一軫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2-05-11]
  • 3.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國務院[引用日期2022-05-11]
  • 4.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70
  • 5.    鄭春蘭編著. 魅力漢字[M]. 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2018.01:200
  • 6.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2113
  • 7.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45
  • 8.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649
  • 9.    韻書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05-11]
  • 10.    上古音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05-11]
  • 11.    中古音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05-1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