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牛頭河

(黃河支流渭河的支流(天水境))

鎖定
牛頭河,又名橋水、西江、東亭水、清水河,黃河支流渭河北岸在甘肅省天水市境的重要支流,發源於甘肅省清水縣境東南部旺興鄉牛頭山下蘆子灘。流經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麥積區,麥積區社棠鎮西南注入渭河全長84.6千米,流域面積184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34立方米每秒,年徑流量1.38億立方米,年輸沙量515萬噸,平均含沙量37.4千克每立方米。河道平均比降7.64‰。牛頭河干流呈左拐灣馬蹄形,所以主要支流均來自右岸,自上游到下游依次有湯峪河、樊河、後川河、白駝河、稠泥河。
牛頭河清水縣紅堡鄉城科村段小華山下,產龐公石,為歷史悠久的奇石。 [1]  牛頭河流域引水灌溉歷史悠久,建有桑園峽水庫、柳林水庫、東峽水庫等,形成東峽灌區、柳林水庫灌溉等灌溉工程,對流域內農業有重要的作用。
中文名
牛頭河
外文名
Tauren river
別    名
橋水
西江
東亭水
清水河
所屬水系
黃河支流渭河的支流
地理位置
甘肅省天水市
流經地區
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麥積區
發源地
甘肅省清水縣境東南部旺興鄉牛頭山下蘆子灘
河    長
84.6 km
流域面積
1846 km²
平均流量
4.67 m³/s
河    口
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社棠鎮西南峽口

牛頭河幹流概況

牛頭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牛頭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牛頭河,發源於清水縣東南旺興鄉牛頭山蘆子灘,在麥積區(原北道區)社棠鎮西南注入渭河全長84.6公里,流域面積1846平方公里,河道比降7.69‰. [2] 
在清水縣境,牛頭河自蘆子灘,向北經旺興、山門而折向西,經白沙、上鄭、永清、紅堡、小泉、豐望、賈川,自小泉鄉畢家裏出縣境,境內河牀比降7.69‰,境內長79公里,流域面積1255平方公里,佔流域總面積的68.4%,佔全縣總面積的62.65%。 [3] 
在麥積區境內,牛頭河,從清水縣南流入社棠鎮石嶺村,在社棠鎮西南入渭河。區內長6公里。 [4] 
牛頭河清水縣上游段 牛頭河清水縣上游段
牛頭河清水縣城段 牛頭河清水縣城段
牛頭河清水縣紅堡段 牛頭河清水縣紅堡段
麥積區社棠鎮牛頭河入渭處 麥積區社棠鎮牛頭河入渭處

牛頭河水文特徵

牛頭河一般7~8月為洪水期,正常流量4.67立方米/秒,枯水期流量0.3立方米/秒,1978年發生的最大洪峯流量1430立方米/秒,多年年平均徑流量1.85億立方米,最大年徑流量3.66億立方米(1964年),最小年徑流量0.42億立方米(1972年) 河水上游植被良好,含沙量小,多年平均含沙量32.8公斤/立方米,年最大含沙量726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輸沙量為195公斤/秒,年輸沙量614萬噸,冰期約60天。 [2] 
上游清水縣段,多年平均流量4.34立方米/秒,最大洪峯流量1600立方米/秒(1981年8月21日)。年徑流量1.86億立方米,年最大徑流量為3.37億立方米,年最小徑流量為3802萬立方米。其中境內年自產徑流量1.37億立方米。汛期5~6個月。 [3] 
據1964~1984年原麥積區(原北道區)社棠水文站觀測資料,年平均每秒流量5.88立方米,最大1430立方米(1978年),1972年曾斷流。年平均徑流總量1.85億立方米,最大3.66億立方米(1964年),最小0.42億立方米(1972年),年輸砂600萬噸。 [4] 

牛頭河主要支流

後川河嘴頭段 後川河嘴頭段
牛頭河為樹枝狀水系,流域內共有大小支流137條。其中一級支流75條,主要支流有柳林河、湯浴河、樊河、後川河、白駝河、稠泥河、箭桿河、車道河、太石河、南道河10條。 [3] 
後川河,東源古稱阿水,後改稱清水;西源古名秦水(今張家川鎮南北二水匯合後之統稱)。《水經注》記載:“(清水)又西與秦水合水出東北大隴山秦谷,二源雙導,歷三泉合成一水而歷秦川。秦水西徑降隴縣故城南。又西南自亥松多水出隴山,合而西南流徑降隴城北,又西南注秦水。秦水又西南歷隴川徑六盤口,過清水城西南注清水……”此河發源地有二:一支自張家川縣東北境沙柳坡西北平安鄉貓娃山下;一自張棉驛鄉卧虎山石廟梁之西。此二支水向南流至張家川,分別稱為南河和北河,流至張家川西南三四里許,南北兩河水合而為一,流經胡川、倉下村出境,由清水縣紅堡鄉出峽谷,流經後川村故名後川河,匯入牛頭河。 [5]  [3] 
全長61公里,流域面積371平方公里。張家川縣境內長37.83公里,流域面積317.76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24.22%。清水境內長22.3公里,流域面積164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8.15%。落差292米,平均坡降0.77%。年降水量600毫米,年徑流深100毫米,年徑流模數3.20公升/秒*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008立方米/秒,佔總流量的16.44%。多年平均徑流量3177.6萬立方米,佔總徑流量的18.9%。最大洪水流量166立方米/秒。共有支流86條,其主要支流有牛曲河、對渠河、堡子河、上成河、左家溝水、代家溝水、冶坊溝水、窯河溝水、孫家峽溝水、甘草河水和黨家溝水。 [5]  [3] 
樊河,古名清水。《水經注》載:“(清)水導源東北隴山,二源俱發西南出隴口,合成一水西南流歷細野峽,徑清池谷,又徑清水縣城東,俟其水西南合東亭川自下亦通渭之清水矣。”源出沙柳坡大河口西北羊肚子灘(《清水縣誌》稱張家川縣恭門鄉大壑口),向南流至小河峪、馬家溝、老庵寺峽、傅川、恭門、毛家磨。由天河村出境,清水縣北部新城鄉黃梁村,至上邦鄉李崖村出樊家峽注入牛頭河。流經清水縣樊家峽,故名樊河,匯入牛頭河。 [5]  [3] 
樊河全長49.5公里,流域面積298平方公里。在張家川縣境內長31.3公里,流域面積168.06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12.3%。縣境內長18.5公里,流域面積81.28平方公里。落差350米,平均坡降1.11%。年降水量640毫米,年徑流深125毫米,年徑流模數3.80公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0.666立方米形,佔總流量的10.9%;多年平均徑流量2100.8立方米,佔總徑流量的12.5%。主要支流有河峪水、馬家溝水、古土溝水、高家溝水、張良水、梁山河、黃家溝水、傅家溝水、鄧家溝水、趙家溝水、米家溝水、陳家溝水、李溝水和大河。 [5]  [3] 
湯峪河,古名温谷水。《水經注》載:“東亭水右側温谷水,西南注東亭川水,源出張家川縣境沙柳坡南麓磨子溝梁(《清水縣誌》稱張家川縣閻家鄉的隴陽坡),經車古峪、張家峽、閻家店、熱冶溝、傅堡等地出境。經清水縣新城鄉張河村石牛峽口流入湯峪河,經白沙鄉部分地區,至上邦鄉暖和灣村匯入牛頭河。屬常年河。多年平均流量0.436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374.97萬立方米。 [3]  全長35.5公里,流域面積190平方公里。清水縣縣境內長18.5公里,流域面積110平方公里。張家川縣境內長17.06公里,流域面積75.29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5.74%。 [5] 
湯峪河落差175米,平均坡降1.02%,年降水量650毫米,年徑流深145毫米,年徑流模數4.30公升/秒*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0.346立方米彬,佔總流量的.5.64%;多年平均徑流量1091.7萬立方米,佔總徑流量的6.5%,主要支流有鞍嘴溝水、神樹水、車古溝水、任家溝水、黑溝水、王家溝水、石牛溝水、温泉溝水、董家溝水、窯院溝水、楊家溝水。 [5] 
稠泥河,又名林家河。發源於縣北白駝鄉盧家窯自然村南,經遠門、土門、賈川3鄉,入豐望鄉境後注入牛頭河。全長22.7公里,流域面積151.35平方公里。因含沙量大而得今名。多年平均流量0.394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242.52立方米。主要支流有李溝水、鐵爐溝水、韓溝水、自家溝水、後溝水、高廟溝水、林灣溝水、土門溝水、蒼下溝水、董灣溝水。 [3] 
白駝河崔劉段 白駝河崔劉段
白駝河,發源於清水縣北玉屏鄉玉屏梁北麓,流經白駝鄉至紅堡鄉西城村南入牛頭河,支流有化嶺溝水、桐林灣水、東溝水、崔劉溝水、曹家溝水、麻池溝水、二寨溝水、唐城溝水8條。全長21.2公里,流域面積135平方公里。水量懸殊,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結冰期。多年平均流量0.364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147.5萬立方米。 [3] 

牛頭河流域概況

早在新石器時代,牛頭河流域及其支流兩岸台階地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屬於馬家窯和齊家文化遺存很多。 [6] 永清堡遺址、泰山廟遺址、小原遺址、蔡灣遺址、諸葛壘塬遺址、李崖遺址、白土崖遺址等人類文化遺址,多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遺存。其上層有周代文化遺存。另外,清水古城遺址、現代清水縣城、張家川縣城都分佈在牛頭河沿岸。天水著名景點小華山也位於清水縣牛頭河畔。 [7] 
清水縣中部牛頭河谷階地糧、果、煙、菜區,包括永清、上邦、紅堡等鄉(鎮)大部分村和小泉、白沙、太坪3鄉的部分村,面積27.73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9.2%。其中耕地16.74萬畝,佔全縣總耕地面積的9.6%。區內氣候温暖,光、熱、水適中,牛頭河橫貫全區,水資源較豐富。地勢平緩,土地肥沃,質地良好。人口密度大,宜林、宜牧面積小。是全縣交通、文化、教育和農業科技的中心,縣城地處本區,產、供、銷結合緊密,有利於農、工、商綜合經營,發展商品生產,開展技術服務,提高生產水平。最適宜種植小麥、玉米、大麻、烤煙、洋芋、胡麻。應發展以豬、雞、魚為主的家庭飼養業和以加工為主的工副業生產,並可大力開展交通運輸、旅遊、飲食服務等商貿活動。 [8] 
牛頭河下游天水市麥積區內,渭河、牛頭河、永川河交匯處有曬經台,傳説唐僧師徒西天取經行至三江口,見波濤洶湧,大浪滾滾,正躊躇間,突然河中冒出一隻大烏龜,直衝向唐僧。唐僧驚倒在地,悟空舉棒要打。烏龜高叫“且慢動手”,並表示願馱唐僧一行過河,但要唐僧到西天后問如來佛,他什麼時候能修成正果。唐僧許諾後,師徒們便坐在龜背上過江西去。10多年後,唐僧取經回長安,途中又到三江口。烏龜游到岸邊,唐僧師徒再上龜背。行至河心,烏龜問起相托之事。此時唐僧才想起烏龜之託,便愧疚地説:“我因取經事忙,忘了問你所託之話。”烏龜聽了,氣怒之下游走了。唐僧一行連同所取經卷跌入江中,幸虧豬八戒會水,盡力搶救,但好多經卷被水打濕。師徒們忙在江北岸(現今社棠鎮向陽村)一個平台上,展開經卷,曬乾後才繼續上路。 [9] 
清水縣城西牛頭河畔,也是傳説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病逝的地方。成吉思汗完成蒙古族各部的統一,在建立地跨歐亞的元帝國中出兵西夏攻秦州途經清水時,卒於薩里川,即清水縣城西牛頭河畔。 [10]  哀宗正大四年(1227)六月,元太祖鐵木真(成吉思汗)率部駐紮清水縣西江(今牛頭河)畔,秋七月病逝於薩里川(今紅堡川)黃色蒙古包行宮帳幕內。 [11] 

牛頭河治理開發

牛頭河河流改道

1976年開始紅崖觀至白土崖牛頭河改道工程,至1978年底,開挖樊河口至白土崖河道950米,襯砌河堤護坡320米,修築河堤1270米(佔設計總長度5050米的25%),開挖土方22.35萬立方米,石方7800立方米。工程投資141萬元,投工14.8萬個工日。 [12] 

牛頭河引水工程

東峽灌區,有張家川、上磨、胡川3鄉(鎮),區內有耕地面積4.2萬畝,其中川地9500畝,水平梯田3.2萬畝。灌溉分自流灌溉和提水灌溉,設計灌溉面積1.29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01萬畝,保灌面積1萬畝。其中,自流設計面積8040畝,有效灌溉面積6510畝,保灌面積6500畝。灌後單產300公斤,比建庫前旱地單產135公斤增產1.2倍。
灌區建設始於1972年至於1978年。共建成支幹渠6條30.9公里,各類建築物190座,襯砌渠道13.56公里,其中,乾渠4條、27公里,襯砌渠道11.36公里,建築物169座;支渠2條、3.9公里,襯砌2.2公里,建築物21座。灌區內修建小型提灌站9處18級,裝機1293.8千瓦,總上水量0.48立方米/秒。1988年利用水庫落差建起裝機容量55千瓦的小水電站一座,僅供當地村民照明使用。 [13] 
北川渠,位於後川河北河上游劉堡鄉境內,為有壩引水渠道。灌區為劉堡鄉的3個村,設計灌溉面積1000畝,有效灌溉面積300畝,保灌面積300畝。1968年縣人民政府投資1.55萬元動工修建,1969年竣工。渠道樞紐工程由攔河滾水水壩、進水閘、衝沙閘組成,渠道全長6公里,其中已襯砌0.32公里。設計引水流量O.15立方米/秒,建成渠系建築物22座,完成土石方0.90萬立方米。 [14] 
傅川渠 ,渠之源頭,位於樊河上游傅家川峽谷地帶,攔引河水,為無壩自流引水渠道。灌區中心點為恭門鄉傅川村,渠尾延至半川村,設計灌溉面積1200畝,有效灌溉面積800畝,保灌面積800畝。1968年動工修建,1969年竣工。設計流量0.3立方米/秒,總投工1.25萬個,總投資7.5萬元,其中國家投資4.09萬元。修建渠道5公里,襯砌3公里,架設鋼筋混凝土渡槽14米。灌區內修建渠系建築物26座,配設機井1眼,裝機12馬力。 [14] 
河北渠,1956年8月建成。初沿用磨渠,從河北鄉樊峽村引入樊河水,乾渠全長3.2公里,引水流量為0.3立方米/秒。澆灌城關鎮義坊、河北鄉李崖、樊峽、韓家莊子等村川地700畝。後因渠道淤塞、滲漏、坍塌,用木樁、秸稈臨時堵水入渠,常堵常毀,取水、引水困難。1987年6月,縣水利管理站勘測設計,國家投資2.26萬元,受益村組投工6560個工日,’進行修復改造,疏通乾渠2.98公里,建進水閘1座,修築渠首護岸河堤65米,維修及襯砌乾渠3.2公里,新建和維修渠系建築物34座(處),完成工程量3549立方米。是年8月,竣工後灌溉農田300餘畝。上述渠道已名存實亡,均未發揮灌溉效益。 [15] 
杜川渠,1956年9月建成。從紅富鄉杜川村引後川河水,臨時堵水進行灌溉。由於旱季水量不足,加之乾渠均為土渠,支渠不配套,效益差。後由國家投資,在渠首河道修建包括滾水壩在內的渠首引水工程,引水量達0.2立方米/秒,整修乾渠2公里(含襯砌1.3公里),修建各類渠系建築物17座,修築渠首護岸河堤110米,配套支渠6條長1.2公里。自流灌溉紅堡鄉嘴頭、杜川、安坪等村川地1040畝。為保灌區旱季進行正常灌溉,後在灌區內打機井3眼,建成小提灌站3處。 [15] 
城北渠,1956年12月建成。從牛頭河與東干河交匯處引水,流量1立方米/秒,乾渠長5.3公里。自流灌溉城關、紅富農田2500畝。1965至1968年,修乾渠長3.5公里,在渠末建成西李溝發電站1座,裝機1台,容量120千瓦。從1978年開始,國家投資10萬元,縣水電局3次整修、拓寬渠道,進行清淤、加大過水斷面,襯砌渠道長1.3公里,修築渠道建築物30座,建成以灌溉為主兼作供水發電的綜合渠道。 [15] 
暖灣渠,1957年7月建成(原名青年渠)。從療養院附近引湯浴河水。乾渠長4.66公里。1980至1983年,國家投資4.2萬元,受益村組投工3.5萬個工日,進行原渠道挖潛改造,加大幹渠過水斷面,並襯砌渠道4.5公里,修渠系建築物20座,開挖支、斗渠6條,完成土石方工程量4.3萬立方米,渠道引水流量由原來不足0.05立方米/秒提高到0.2立方米/秒。灌溉城關公社暖灣、馬溝大隊川地1100畝。 [15] 
嘴頭渠,1958年7月建成。從紅富鄉嘴頭村利用磨渠引後川河水,灌溉嘴頭村農田100畝。流量為0.3立方米形,乾渠長1.97公里。 1971年,水磨改建為水輪泵站,工作水頭3米,流量為0.72立方米形,安裝觚40—6型水泵和20千瓦發電機各1台,供嘴頭生產隊灌溉、安裝鋼磨加工糧油和照明使用。1978年,渠道取水口處河岸坍塌,水泵機組擱置兩年後拆除,渠道失修,停止使用。1987年2月,由國家投資2萬元,受益村組投工2萬個工日,進行渠道挖潛改造,修渠系建築物19座,築渠首護岸河堤95米,襯砌乾渠1.47公里,修配套支渠4條長1.04公里,完成總工程量2.1萬立方米,灌溉面積擴大到300畝。 [15] 
台子渠,1958年9月建成。從黃門公社峽12I大隊處引後川河水,流量0.3立方米/秒,渠道全長2.5公里。因設計和渠道塌陷問題,未能使用。 1983至1984年,縣水河北渠1956年8月建成。初沿用磨渠,從河北鄉樊峽村引入樊河水,乾渠全長3.2公里,引水流量為0.3立方米/秒。澆灌城關鎮義坊、河北鄉李崖、樊峽、韓家莊子等村川地700畝。後因渠道淤塞、滲漏、坍塌,用木樁、秸稈臨時堵水入渠,常堵常毀,取水、引水困難。
1987年6月,縣水利管理站勘測設計,國家投資2.26萬元,受益村組投工6560個工日,進行修復改造,疏通乾渠2.98公里,建進水閘1座,修築渠首護岸河堤65米,維修及襯砌乾渠3.2公里,新建和維電局兩次投資5.33萬元,由水利管理站對渠道重新設計和整修,疏通乾渠長2.5公里,修建渠系建築物11座,修築護渠河堤280米,襯砌渠首渠道1公里,投工3.3萬個工日,完成土石方工程量6.55萬立方米,灌溉峽口、台子、小河村川地825畝。 [15] 
社棠四清渠,民國時建有社棠鎮南渠,引牛頭河灌地。1965年“四清”運動中維修配套後改稱四清渠。乾渠長6公里,引水流量每秒0.2立方米,可灌俊林村川地1000畝。
社棠躍進渠,即古大方渠。民國時有引牛頭河灌地的水渠。1965年復修,引水流量每秒0.2立方米,乾渠長3公里,可灌社棠、柏林村川地800畝。 [16] 

牛頭河蓄水工程

東峽水庫,位於張家川縣城東6公里,上磨鄉境內後川河上游之東峽口。壩址上游主流長度10.6公里,控制流域面積64.8平方公里,河槽平均比降3.45%。庫區內共有較大支流14條,主流牛曲河長17公里,流域平均寬度3.6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3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907.5萬立方米。工程於1958年2月25日開工,至9月底填築壩高13.5米,完成工程量25.6萬立方米,佔總工程量的40%。
1962年秋,壩體南岸被洪水沖垮,1970年重新設計施工,1972年4月底竣工。其大壩為粘土心牆壩,壩高40.6米,壩長186米。水庫最大水面面積32.5萬平方米,總庫容520.83萬立方米,其中,調洪庫容159.93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74.9萬立方米,死庫容186萬立方米,屬小(一)型水庫,是張家川縣中部最大的蓄水工程。 [13] 
桑園峽水庫,位於清水縣城以東約15公里,牛頭河上游桑園峽出口處。1958年動工興建,1959年由甘肅省水利廳勘測設計院補充設計,確定在桑園峽峽谷出口處築壩建庫。設計壩高48米,總庫容1360立方米。按20年一遇洪水設計,100年一遇洪水校核。興利庫容863萬立方米,完成土石方工程量20萬立方米,灌溉農田6萬畝。由於存在着伴隨地震發生而斷層劇烈運動,毀壞壩體,造成災害的嚴重威脅”,1960年初停工。
1972年,天水地區水電處派技術人員,對桑園峽水庫工程重新勘測、設計,11月,向甘肅省革命委員會生產指揮部上報《桑園峽水庫設計任務書》。因地質條件差,工程未能批准。 [17] 
柳林水庫,位於清水縣牛頭河支流柳林河中游,秦亭鄉柳林村,距縣城32公里,控制流域面積30平方公里。 1969年8月,由下放到柳林公社柳林大隊苗家坡生產隊的賈宗淮(原甘肅省水利廳河西建設委員會高級工程師)設計並主持施工。庫區50年一遇洪峯流量為77.9立方米/秒,100年一遇洪峯流量為124立方米/秒。水庫由蓄水、行洪、引灌等工程構成,並有閘塔、輸砂閘、輸砂洞等設施。
1970年,清水縣水電局協同賈宗淮按照安全渡汛要求,進行補充設計及補建。1973年8月,工程全面竣工。總庫容82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54萬立方米,死庫容28萬立方米。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高15米,壩底寬82.5米,壩長112.8米,頂寬6米。灌溉柳林大隊及附近土地,有效灌溉面積1500畝,保灌面積1200畝。 [17] 

牛頭河水電工程

小泉電站,位於牛頭河下游清水縣境內小泉峽上峽口,1972年9月建成,屬縣辦國有電站。引牛頭河水,渠水流量3立方米/秒,渠長2.6公里,水頭高20米。安裝卧式水輪發電機組2台(套),容量400千瓦,主變壓器2台480千伏。配裝6千伏變壓器10台1280千伏,架設高壓線路20公里,低壓線路10公里,建成後與李溝發電站併網發電6國家投資65萬元,社隊自籌8000元,投工20萬個工日,年發電量13萬度。從1976年開始,先後投資15.99萬元,3次對機組進行全面系統的檢測、維修,保證電站的正常運行。 1985年,與35千伏大電網併網運行,至1990年底,累計發電量238萬度。 [18] 
清泉電站,位於牛頭河下游清水縣境內小泉鄉下寺村,引牛頭河水。前後兩次設計施工,1970年9月11日開始,修建引水渠道,長3公里,設計最大流量為2立方米/秒,裝機1台容量160千瓦。國家投資28萬元,羣眾投工5.2萬個工日,完成土石方工程量9.5萬立方米。 1975年,因資金不足,加之是從天水王家磨拆除的舊機組,經天水地區水電處同意暫停施工。直至1987年再次上報此項工程,經天水市電力局批准立項。新建U型漿砌石引水渠道2573米(含暗渠400米,尾水渠270米),裝機2台,容量400千瓦,架設10千伏輸電線路3公里。1989年12月竣工,電站建成後併入城關變電所115饋路,累計發電量165.12萬度。 [18] 
白沙電站,位於牛頭河上游清水縣境內白沙鄉白沙村南山之側。1969年4月動工興建,1970年建成。從桑園峽口引牛頭河水,渠道長2240米,水流量0.5立方米/秒,水頭高16米,安裝水輪發電機組1台,容量40千瓦。1970至1975年,年均發電量3萬度,供白沙公社機關單位及附近村莊用電。 1975年6月,35千伏大電網佔用線路後停止運行。1988年4月,開始將站址移到蛇山腳下。渠長2751米,渠系建築物17座(處),水流量1.2立方米/秒,水頭高20.8米。裝機100千瓦水輪發電機組1台,與35千伏大電網併網運行,年發電量57.6l萬度,渠水灌溉農田500畝。工程於1989
年12月竣工,經有關部門通過驗收後,投入發電運行。 [18] 

牛頭河特產資源

清水縣小華山山腳下及牛頭河谷地一帶,產龐公石。探明儲量15.7億噸,為火山岩石,質地密緻,堅而不脆,硬而不滑。以深綠色為主體,各色翠紋縈繞於石,形態千變萬化。其由來在縣境內傳説悠久。相傳三國時諸葛亮曾率軍進駐西城(今紅堡鄉城科村),要與魏軍決戰,不料大雨傾盆,牛頭河水急劇上漲蔓延,逼近西城,正當城內軍民處於危急之時,居住小華山的龐公急忙拿出仙人賜予的鑽天神鬥,對着狂濤迭起的牛頭河打開,許多寶物從中飛射而出,河水立時下降,西城安然無恙,其中一些在洪水中沒派上用場的寶物便化作五色奇石,遍佈於河牀及其兩岸。當地人為感恩於龐公,便稱之為龐公石。此後,人們對龐公石一直敬若神靈,常到河中摸撈。一旦得到上等好石,即焚香化馬,以示感謝。 [1] 
宋代山陽人杜綰所著的《雲林石譜》收入南北各地奇石110種,其中就有龐公石,當時已被採用供人觀賞。明、清時期,龐公石不僅被選為御用貢品,陳設皇家園林,而且觀賞之風逐漸進入尋常百姓家庭。1990年代初,在北京舉辦的清水“龐公石"展覽會上,它以獨特的石質、古樸典雅的造型,一舉轟動京華,觀者如雲,讚譽不絕。中央電視台在《祖國各地》節目中播出《中國一絕——清水龐公玉》後,龐公石行銷全國,並不斷遠銷海外,受到僑胞和國際友人的好評。龐公石工藝品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它的開發利用促進了清水經濟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1] 
參考資料
  • 1.    清水縣誌編撰委員會.清水縣誌.: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840-841
  • 2.    天水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天水市志:方誌出版社,2004:183
  • 3.    清水縣誌編撰委員會.清水縣誌.: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131-132
  • 4.    天水市北道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北道區志.:甘肅文化出版社,1997:90
  • 5.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誌:甘肅人民出版社,1999:176-177
  • 6.    清水縣誌編撰委員會.清水縣誌.: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175
  • 7.    清水縣誌編撰委員會.清水縣誌.: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841-844
  • 8.    清水縣誌編撰委員會.清水縣誌.: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398
  • 9.    天水市北道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北道區志.:甘肅文化出版社,1997:1027
  • 10.    清水縣誌編撰委員會.清水縣誌: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1
  • 11.    清水縣誌編撰委員會.清水縣誌.: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13
  • 12.    清水縣誌編撰委員會.清水縣誌.: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485
  • 13.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誌.:甘肅人民出版社,1999:401
  • 14.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誌.:甘肅人民出版社,1999:400
  • 15.    清水縣誌編撰委員會.清水縣誌.: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473-474
  • 16.    天水市北道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北道區志.:甘肅文化出版社,1997:384
  • 17.    清水縣誌編撰委員會.清水縣誌.: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474-475
  • 18.    清水縣誌編撰委員會.清水縣誌.: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488-48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