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牛惠生

鎖定
牛惠生(1892~1937年5月4日 [2]  ),男,江蘇上海人。宣統二年(1910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獲文學士學位。美國哈佛大學醫學博士。 [2]  醫學家。
中文名
牛惠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92年
逝世日期
1937)
畢業院校
上海聖約翰大學
哈佛大學 [2] 
出生地
江蘇
性    別

牛惠生簡介

牛惠生 牛惠生
當年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深造。獲醫學博士學位後赴新斐德福城聖路加醫院任外科醫師。
民國4年(1915年)回國,任上海哈佛醫學校解剖學講師。次年再度赴美,任波士頓加爾納醫院、兒童醫院、麻省普通醫院及霍布金斯醫院骨科醫師,加入美國醫學會及骨科醫師協會為會員。
民國7年回國,主持北京協和醫院骨科
民國9年,返滬開業行醫,兼任西門婦孺醫院、蘇州博習醫院、杭州廣濟醫院骨科醫師。後任上海紅十字會醫院總辦,中國紅十字會總醫院外科主任,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部及滬江女醫學院教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醫監理委員會委員長,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山醫院名譽院長等職。
1924年2月23日,與徐蘅結婚。 [2] 
1928年,他在跨越肇嘉浜的楓林橋(今屬徐彙區)創辦中國最早的骨科醫院——上海骨科醫院,這是當時遠東唯一的骨科專科醫院。醫院成立後,經牛惠生親手治療的病人有5600多人,其中,生計貧困、老弱病人346人不繳治療費,而且還得到了院方接濟的衣食。 [2] 
1932年9月,中華醫學會第一屆大會舉行。40歲的牛惠生當選為會長 [2]  ,任內實現與中國博醫會合並,消除國籍界線,加強醫界團結。

牛惠生醫德高尚

牛氏為中國最早的骨科專家之一,醫德高尚,技術精湛。
1912年11月,年僅20歲的牛惠生在美國波士頓一貧民區為一位猶太婦女接生,期間忍受飢餓長達20小時,終於保住了母女的性命。後來,這名婦女為孩子取名為“惠生”,以示感激。 [2] 
民國16、21年紅軍將領陳賡腿部負重傷兩次秘密來滬就醫,均由牛氏及其兄牛惠霖精心治復。民國17年,牛氏創辦中國最早的骨科醫院——上海骨科醫院,擁有醫師21人,病牀75張,全年住院病人近千人。一·二八戰爭期間,牛氏兄弟與宋慶齡、何凝香等積極組織救護工作,救治大批傷病員。民國25年,在杭州廣濟醫院創辦殘廢兒童院,專門收治無家可歸的殘廢兒童。民國26年,日內瓦萬國外科協會授予會員銜。
牛徐蘅女士回憶,對於病人,牛惠生無時不深思最佳治法。每次開刀手術前,他都要對病人反覆詳查多次,然後翻閲解剖學和外科的有關書籍、學報詳加研究,再確定手術程序。開刀手術的頭一個晚上,總要提前就寢靜息,禁止家人與其談話。開刀前數小時,必須親自檢查一切器械及消毒情況,故經其診治之病人、病家皆極滿意,不少病人與他成了好友。曾經有一位工人的兒子前來醫治,牛惠生為了保全病人的中指,前後花了一年半時間治療。其間,“衣之,食之,且教育之。”他説,“工人生活,胥賴二手,凡能避免截肢,須百計保全之。” [2] 
牛氏逝世後,家屬遵遺囑將所藏圖書資料及遺款1萬元贈予中華醫學會圖書館。

牛惠生部分發表論文

[1]牛惠生. 第一部分 童年和聖約翰的教育[C]//.宋耀如生平檔案文獻彙編.,2013:154-168.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