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牛土魟

鎖定
牛土魟,Dasyatis ushiei (Jordan et Hubbs,1925),魟科魟屬的一種魚類。體盤菱形,前緣斜直而稍凹入,與吻端成30-40度,主要棲息於島嶼及大陸棚的沙泥海域中。
中文名
牛土魟
外文名
Cow stingray
別    名
魴仔,牛魟 尤氏魟 牛土魟
拉丁學名
Dasyatis ushiei(Jordan et Hubbs,1925)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軟骨魚綱
亞    綱
板鰓亞綱
鱝形目
亞    目
魟亞目
魟科
魟屬
牛土魟
分佈區域
島嶼及大陸棚的沙泥海域中
科    名
Dasyatidae
科中文名
土魟科
同種異名
Dasyatis ushieri, Dasybatis ushiei
模式種產地
Mikawa Bay, Japan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
120 - 米
最大體長
202 cm DW
有毒魚類
經濟性
食用魚類
觀賞魚類

牛土魟世界分佈

西北太平洋。

牛土魟地理分佈

分佈於西北太平洋區,由日本北部至東海等海域。在中國台灣見於西部及北部海域。

牛土魟形態特徵

體盤菱形,前緣斜直而稍凹入,與吻端成30-40度;體盤寬比體盤長約大1.1倍,最寬處在體盤的中部稍後。吻長而尖,顯著突出;吻長等於體盤長的1/3或稍大,比眼間隔大3-3.4倍。眼頗小,微突出,眼徑約與噴水孔同大或稍大。口小,口前吻長比口寬大3-3.5倍。口底沒有乳突。尾中長,為體盤長的1.5-2倍;背側面之稜脊起始於尾棘末端至尾中段,而腹側面之皮褶延長,幾伸達尾的後端,且前部相當高寬;尾刺1-2枚。幼體光滑,稍大者背面正中具幾個平扁結突,長大者沿着脊椎骨之位置具一列棘。背面赤褐或灰褐色,邊緣較淡;腹面淡白,邊緣灰褐色。

牛土魟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島嶼及大陸棚的沙泥海域中,棲息深度約在120公尺以上。以底棲甲殼類為主要食物。屬於卵胎生魚類,一次可以產下好幾尾小土魟。尾刺有毒腺,是危險的海洋生物。

牛土魟漁業利用

為冷温性近海底棲中小型次要經濟魚類。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