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爭春

(西瓜品種)

鎖定
爭春是育種者: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用品種D1-5-2-5-4×H1-6-5-1-1選育而成的結球甘藍品種。 由申請者: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提出申請,2017年9月3日經省級農業主管部門審查,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複核,符合《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辦法》的要求,登記編號為GPD結球甘藍(2017)310009。 [1] 
中文名
爭春
植物界
十字花科
蕓薹屬
甘藍
品    種
爭春

爭春登記信息

特徵特性:春、秋栽培雜交種。植株開展度60釐米左右,外葉8~11片,冬性強,不易先期抽薹,品質優良,包心緊實。上海地區一般是10月上旬播種,翌年4月中下旬收穫。抗黑腐病,冬性強,耐先期抽薹。第一生長週期畝產2500千克,比對照雞心增產31.57%;第二生長週期畝產3750千克,比對照雞心增產44.23%。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育苗時間:長江中下游地區春季栽培於上年度的10月上旬播種,秋季栽培於7月下旬至8月中旬播種。2.定植:(a)大田備耕。定植前2周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4000千克,然後機械深翻;再加蔬菜專用複合肥20千克,進行旋耕平整,開深溝作高畦。(b)定植時間:幼苗5~6片葉時即可。株行距一般為30釐米×40釐米,每畝約栽3500株。移栽時應帶土塊。定植後三天內需早上、傍晚各覆水一次,促活棵。3.田間管理:(a)中耕除草:定植後應多次澆水,畦面板結,應及時鬆土,使畦面疏鬆,有利發棵。(b)追肥。定植活棵後一週追肥一次,促發棵,結球初期再施一次重肥。4.病蟲害防治:田間病害發生一般較輕,常見病害有灰黴病、霜黴病、軟腐病、黑腐病、菌核病等。在發病初期可使用多菌靈、百菌清、代森錳鋅農用鏈黴素、菌核淨等殺菌劑可有效防治。甘藍蟲害主要有蚜蟲、青蟲、小菜蛾和甘藍夜蛾等,可採用吡蟲啉、安打、除盡等殺蟲劑防治,預防為主,隨時進行田間觀測,幼齡蟲時期比較容易防治。5.採收:成熟後及時採收,一般2周內採收完畢。若不及時採收易發生炸裂,影響商品品質。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上海、江蘇等地春秋兩季種植。
注意事項:1.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作春甘藍栽培,播種時間嚴格控制在10月上旬,不能過早,否則易發生未熟抽薹。也不能過晚,否則冬季露地越冬困難。2.葉球成熟後及時採收,爭春甘藍葉球葉質脆嫩,不及時採收葉球易發生炸裂,影響商品品質。 [1] 

爭春贛審信息

品種審定編號:贛審西瓜2009008
品種名稱:爭春
選育單位:河北省新樂市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京M×GF2雜交選配的雜交西瓜組合
審定情況:2009年3月通過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徵特性:該品種為早熟有籽西瓜,中果型。果實發育期29天,平均單瓜重4.7公斤。該品種植株生長勢中,抗病性中強,坐果易,坐果指數1.2個,商品果率89%,果實整齊度好,果實圓形,果皮底色綠,上覆深綠色齒條帶。果肉粉紅色,肉質脆,纖維細,汁液多,口感好。果實中心含糖量為11.7%,邊糖7.0%,果皮厚度1.1釐米,貯運性中。
產量表現:2007-2008年參加江西省西瓜區域試驗;2007年平均畝產2588公斤,比對照西農八號減產2.5%;2008年平均畝產2549公斤,比對照西農八號增產4.6%。兩年平均畝產2568公斤,比對照增產1.1%。
適宜地區:全省各地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適時播種,適合露地或保護地栽培,以早熟栽培為主,畝留苗800株左右。採用二蔓或三蔓整枝,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每株留果瓜1個。底肥以深施有機肥為主,加強膨瓜期肥水管理。注意花期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開花後26天即可採摘,採摘前7天停止澆水。在各個生育時期,注意綜合防治病蟲害。
[2] 
參考資料